天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特征

来源 :盐业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0月4日-10月7日对天津蛏头沽、驴驹河以及高沙岭潮间带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5大类底栖动物30种,其中软体动物最多,平均栖息密度为26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14.84 g/m^2,蛏头沽潮间带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是三个区域中最低的。北塘河口至蛏头沽潮间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28,属于重污染区;临港工业区至独流碱河潮间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7,属于中度污染区,并且历史上存在的毛蚶、缢蛏等经济贝类已很少见到。此次调查发现大量泥螺。
其他文献
2011-02-26夜间到2011-02-28受西南暖湿气流、低空切变线以及北方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滨州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雨雪过程,滨州盐场平均降水量6.8 mm,这样的天气这个季节一般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了克螨特原药标样、工业品及本实验室合成克螨特原药中的杂质,并探讨了其成因.
根据Na+,K+,Mg2+∥Cl-,SO42-五元水盐体系介稳相图的理论分析,对昆特依盐湖卤水进行自然蒸发,研究昆特依卤水在自然条件(蒸发温度为12℃-30℃之间,大气压为77.33 kPa,海拔2 260 m
对海盐生产结晶单产进行了研究,剖析结晶单产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海盐结晶单产的办法。
分析了影响1-溴丙烷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作为1-溴丙烷稳定剂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指出采用复合型稳定剂是保证1-溴丙烷产品性能稳定的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