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花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五彩缤纷的桃花激发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他们纷纷吟咏桃花,赋予桃花多姿多彩的意象。
  一、报春桃花
  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唐代周朴在《桃花》中吟道:“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代吴融在《桃花》中写道:“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南宋词人赵鼎在《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写道:“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与他同时代的李持正在《人月圆》中吟道:“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北宋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绽放的桃花带来了春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二、美人桃花
  桃花花色艳丽,娇羞妩媚,因而古人常用桃花来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诗经·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开创了以桃花喻美人的先河。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對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浓郁的思念之情。唐代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
  三、悲情桃花
  桃花开放的时间短暂,生性娇弱,容易凋落,古人常借桃花诉说浓浓的悲情愁绪。唐代刘禹锡在《竹枝词》(其二)中写道:“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宋代陆游在《钗头凤》中吟道:“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诗人借桃花的凋零表现爱情的失意。南宋周密在《清平乐》中写道:“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借桃花抒发相思愁苦。唐代王建《宫词一百首》(其一):“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以花喻人,揭示宫女的悲苦命运。
  四、桃源桃花
  将桃花与桃花源联系在一起的是东晋陶渊明,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成为后人心中隐逸的理想世界,古人借此表达一种隐逸情怀。唐代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诗仙李白在《桃源二首》中写道:“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晚唐诗人曹唐在《题武陵洞五首》(其四)中写道:“殷勤重与秦人别,莫使桃花闭洞门。”宋代陆游在《泛舟观桃花》中吟道:“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心仪世外桃源的审美情趣。
  五、轻薄桃花
  桃花娇艳灿烂,当春而发,给人邀宠争欢、轻薄浮艳之感,因而受到古人的诟病。李白在《赠韦侍御黄裳二首》中写道:“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诗人嘲笑桃花华而不实。杜甫在《漫兴绝句九首》(其五)中写道:“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诗人认为桃花和流水一样轻薄无情。唐代李商隐在《嘲桃》中写道:“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日,却拟笑春风。”诗人认为桃花忘恩负义。苏轼在《咏海棠》中吟道:“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诗人对桃花不屑一顾,讥讽桃花庸俗不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国文人与桃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巧借桃花诉衷情。桃花丰盈的意象,深深渗进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
  [作者单位:湖北省英山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上网查找有关庄子的俄语资料,不期发现一组有关庄子的诗。翻译成汉语如下:  究竟谁是蝴蝶,谁是老庄?/是谁在做梦,生活在梦乡?/难解难猜!我从小弄不明白!/我只想把姑娘跟吉他区分开……说蝴蝶会做梦,并非事实。/说老人梦中飞,亦属玄虚。/说世界做梦,那倒是很有可能,/我们岂不都和庄子与蝴蝶相同?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笔触娴熟老到,耐人咀嚼与寻味,若非熟悉庄子的作品,很难写出如此神态超然的诗篇。  我急
期刊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文本当中,能读到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诗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这诗在你的眼前亮过之后,还能够让你的心隐隐作痛,那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疼痛是记忆的内核,人类总是对疼痛保持着深刻的记忆,这应该是人的本能的一种反应。诗人们常常将疼痛融入在诗行之中,试图让读者产生疼痛感,从而引发回应和共鸣。有些诗人一生都做不到,尽管写了很多诗,但读者一首也记不住。有些诗人一首诗足以俘获你的心,让你时常
期刊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红艳,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期刊
余显斌,从他的那本《紫藤花影》来看,绝对是一个孩子王。作为中学语文老师,他已经出版过十多本文集专著,这样的中学老师,为数不多。我曾经很羡慕朱自清做中学老师的时代,感觉那时的中学也是卧虎藏龙的。今天,当一切从分数出发的时候,如余显斌这样,潜心治学写作,认真教书育人,能够独树一帜,产生一定影响的中学老师,非常稀少。而这样的老师,是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希望。  《青春盛开的早晨》,没有说教的口吻,而是用俏
期刊
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不需要打车,出租车总是频频出现,一旦有急事打车,望眼欲穿也看不到空车,即使偶尔路过的空车也对你视而不见。  还有准备乘坐公交车,快到站点就看见自己要上的那一路刚好出站,你会加快脚步甚至一路小跑却赶不上;可有时在站台等了半天也等不到你需要的那路公交车,而不适合你上的车一辆接一辆地过。你可能会琢磨,还需要多长时间呢?于是就根据站点的人数多少加以判断。然后呢,仔细研究站牌的
期刊
【训练目的】  本单元的课文是中外人士的精彩演讲,读完这些演讲稿,无不被他们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和掷地有声的语言深深汲引和打动,激起了我们演讲的兴趣。选文作者无不是优秀的演讲者,从他们的演讲稿来看,他们了解了听众是哪些人,听众的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愿望和要求。且演讲中心明确,观点鲜明;演讲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感情;道理一听就懂,听众一听就被吸引;能用充满激情的语言
期刊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和谐相处,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瑶族是我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据传,瑶族本是炎黄子孙,大约是在战国时期,为避战乱,他们的先祖从中原迁徙至南方的两广和贵州等山区生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根据《盘瓠》、《渡海》和《长鼓》三个神话传说推断,瑶族先民曾是一支比较强盛的氏族,他们虽然历尽人间沧桑,饱经贫穷与磨难,但他们的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坚强与浪漫。瑶族著名诗人唐德亮与先
期刊
诗歌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位于祖国西北边陲的甘肃大地,多年来诗歌创作活跃,成就斐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诗歌大省。从1986年至今,已经有19位甘肃诗人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的“青春诗会”。他们立足于西部大地,根植于民族传统,无限真诚地热爱诗歌,集体守护着诗歌理想,以不同凡响的创作实力和锐气,引起全国诗坛的广泛关注。生活在河西走廊焉
期刊
当笔者翻开《小小说选刊》时,立即被《壶碎》这个标题吸引,我想知道壶碎过后发生了什么。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一位爱书的先生某日无意间打碎了教授的紫砂壶,教授只是笑笑,一只茶壶,无关紧要,多年以后却得知,那只被打碎的茶壶是制壶名家顾景舟的作品,价值连城。从此以后,教授不断地关注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把碎了的壶不断升值,他的人生却在不断贬值。于是他变卖了父亲留下的所有书,换回几十万元,却远远
期刊
有人说,大多男人生命里都会出现一个唐晓芙一样的好姑娘。她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清纯率性、耿直又洒脱。她无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总是能轻易撩拨起你的兴趣,点亮你的生活。总之,她是如此美妙而空灵,是你奔波半生好不容易才遇见的一个奇迹,可是这样一个玻璃娃娃你却抓不住她。  夏梦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牵挂让人着迷又让人自卑不敢靠近的女孩,充满了智慧跟热情,干净又纤尘不染。她像是一团火烧云,“又红又美”,燃烧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