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恰当运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sxh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故事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探究性、启发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教学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通过相关历史故事的引入,创设历史情境、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引导思考,让学生在对历史故事的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历史故事 课堂 穿插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2
  历史是一门融合了知识性、文化性与传承性的学科,回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每一段文明的演变都是通过历史故事的形式而流传的。历史故事不仅是历史事件和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历史课程知识的重要补充。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历史故事教学法,能够融合历史史料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
  一、选用历史故事的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发展、探索和主动建构,高中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故事将原本单调的文字知识加以形象化和充实,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然而历史故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适合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历史故事时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是真实性原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用的历史故事要以史料为依据,对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故事要经过仔细的研究,去伪存真。其次是针对性原则。所选用的历史故事要符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再次是生动性原则。历史故事的选用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既要有生动的情节,又要有新鲜感。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故事的细节之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最后是精简性原则。高中历史课堂时间短,筆者所在地区文科选修班一周5课时,教学任务重,教师在选用历史故事时要尽量精简,在课前对历史故事情节做好删减,文言文还要做好翻译,为实现高效历史课堂做足功课。
  二、历史故事教学的主要策略
  1.开篇设置悬念,巧用故事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引入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在对故事细节进行描述中教师可以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对故事的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选修改革模块《商鞅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引入“商鞅逃亡时被拒绝住宿”的故事,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加历史故事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展示商鞅为秦立法,却为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所排斥,而且在晚年逃亡时又因自己所颁布的法令不能住宿。商鞅虽死但秦法不败。可以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商鞅虽死,秦法犹存”的现象?商鞅变法对秦朝统一六国有什么影响?学生带着问题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2.穿插历史故事,调动课堂氛围
  高中历史一堂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而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高中历史课程本身的叙述性和知识性特点,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历史故事,运用历史故事的新鲜感和趣味性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注意力。历史故事的合理穿插会给原本单调的历史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它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辛亥革命,教师可以将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进行比较学习,增进学生对五四运动性质和意义的理解。在课堂讲授时,教师可以引入“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正义要求”的故事,通过幻灯片展示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等材料。讲到五四运动发生和取得初步胜利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1919年5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发生的历史情景。通过历史故事的穿插,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探究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善用故事拓展,做好课堂总结
  一堂高效的高中历史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和丰富多彩的过程,也要有全面深刻的总结。教师在课程知识点讲解完毕后做好故事拓展,不仅能够补充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起到总结和深化课程内容的作用。通过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课堂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思考,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例如,在学完必修三的古代文学后,可以补充“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苏轼和他的三位妻子的爱情”等文人轶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对这些比较新鲜的历史材料的品读和感悟,进一步总结唐宋文学的不同特点,从而达到巩固课本知识、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能够营造多样化的历史课堂氛围,激发高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历史故事设置悬念、调节氛围、做好总结,真正发挥历史故事的积极作用,促进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要]以《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探究为例,结合教材与学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中职语文自主探究课教学设计,并对本课教学加以反思。  [关键词]中职语文自主探究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110  教材学情  【教材】  《鸿门宴》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拓展模块)》古诗文赏析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节选自《史记·项
[摘要]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112  当前,我国的中职学生数量已
实践教学管理是一件长期困难的问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本研究注重对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各要素的系统分析,通过建立高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促进高
[摘要]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但空间思维能力还较差,如何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图片教学图说中东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22  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中介绍了“中东”这样一
[摘要]游戏在课堂上的开展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能体现素质教育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因此地理教师应适时开展游戏教学。  [关键词]游戏课堂地球公转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24  谈到学习,学生们常叫苦不迭;但是谈到游戏,学生们欢欣鼓舞。如果能巧妙地把游戏应用到教学
《狱中日记》描写了狱中的非人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憎恨,表现了胡志明主席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反映了他对人民革命的必胜信念与大
在分析评价漯河市城区2006-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运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该区2011-2015年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漯河市城区SO2浓度有显著
[摘 要]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英语也愈来愈重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加强英语知识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以及重视词汇在英语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其增加了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知识的负担,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探讨如何利用词块法在教学中的优势,把词块法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来加强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词块法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学生 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
[摘要]持不同观点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有不同的做法:效果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非效果论旨在尊重人;平等的原则要求将学生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学生的自由和选择,主张不同的学生具有同等的价值,但需要清晰平等和公平的内涵。把不同的理论作为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可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  [关键词]效果论 非效果论 平等 公平 教例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