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灵活性思维,发展科学核心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对于发展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灵活性思维对于学生们日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灵活性思维,我们可以从“视觉转换,学会迁移”“自主设计,深度探究”和“求异求變,克服定势”这三个方面对学生们进行培养。
  一、视觉转换,学会迁移
  学生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学会把自己的视线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从问题的各个方面来看待问题;学会迁移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改变自己思考的角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与培养自己的灵活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中第二节“声音的传播”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对于看待声音的传播方式学生们固定地认为日常生活中声音的传播仅仅就是通过空气来传播,很少有学生会提出声音也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来传播。为此,我让学生们去参照他们经常玩耍的纸杯传话活动去思考:声音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声音是否可以在太空中传播。学生们就会开发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声音可以通过纸杯传话,那么声音就可以通过固体来传播,相应地,声音也可以在液体中传播;而在太空中由于没有介质,声音无法传播。这些事实现象学生们会自己去考虑,并且迁移到其他方面再次进行思考。有的学生们还会想到声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把自己的思想迁移到与问题核心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自主思考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这对于学生们的开创性思维有很大帮助,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去建立自己灵活的思维,培养自身的科学核心素养。
  视觉的转换与思想的迁移对于学生们发展与培养自己的灵活性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可以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锻炼与掌握灵活性思维。同时视觉的转换与思想的迁移可以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发展科学核心素养。
  二、自主设计,深度探究
  自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并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深度探究,是培养学生们灵活性思维的一大利器。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的去思考、讨论、验证,可以在一个更大的程度上开发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们思考的范围更加宽广。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二小节“热的传递”的时候,学生们对于热的传递没有一个详细的认知,或者说对于热的传递这个方面不知从何下手研究。为此,我提醒学生们生活中冰是如何融化的,而冰又是怎么形成的,让学生们就这两个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并深入探究一下热的传递是怎样的。学生们有的会把冰放在实验台上自然融化,有的会用热毛巾捂着融化,还有的会把冰放在温水里融化,然后思考其中热的传递是怎么样进行的,热是从何处传递到冰中让冰融化的。学生们会发现冰是在不同的介质中融化的,包括气态介质、液态介质以及固态介质,那么热就是在冰与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冰也是固态物质的一种,那么也就是说固态物质可以与气液固三种性质的物质进行热量传递,依此类推的话气、液形式的物质是否也可以进行热量传递。这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
  自主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对于学生们科学能力的一个考验。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们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在发展科学核心素养上迈出更大的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三、求异求变,克服定势
  培养灵活性思维不能让学生们的思维陷入一个定势,要让学生们追求其中的不同,这样才可以拓宽学生们的思维面,发展和培养学生们的灵活性思维。这种求异和求变更是可以帮助学生们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教学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空气中有什么”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空气处在一个恒定的思考中,空气中只有我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与二氧化碳。为改变学生的这种固定思维,我让学生们去寻求他人帮助来知道空气中有什么气体,同时思考空气中这些气体的来源。这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打破学生们自己思维定势的第一步,让学生们再考问题之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就像询问空气中有什么的时候,学生们刚开始只会回答说氧气、二氧化碳,而这么做之后学生们会告诉我氧气中还有氮气等等,随着空气的污染现在空气中还有硫化氢气体等。这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他们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去寻求是否还有其他的回答,去找寻自己从没有思考的东西。这种进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灵活性思维,发展他们自身的科学核心素养。
  求异求变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是一种科学的创新性思维的挑战。它可以帮助学生们跳出思维的局限,帮助学生们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范围思考问题。可以在培养学生们灵活性思维的同时,帮助学生们发展科学核心素养。
  灵活性的思维对于学生们的好处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们灵活性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们的科学核心素养,拓宽学生们的思维范围,帮助学生们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们以深入探究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去思考、去探索科学的天地,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努力创建农作物“三避”技术示范基地,改善浦北香蕉的果实外观,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次数和使用量,提早香蕉上市时间,促使香蕉产业增产增收。
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重过程,注重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围绕一个课题展开研究、学习,得出结论。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它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对现有学习方式的一种补充。
近年来,通过观察实验的方式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成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教育模式。观察实验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而且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以带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因为我国教育部门对观察实验的规定还不明确,因此对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观察实验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遵循小学科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观察实验,可以让学
以雷公藤甲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多种雷公藤提取物在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确切,已得到广泛认可。为了有利于临床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本文复习了近十年来国内外的最新
<正>腰肌劳损为慢性腰部软组织劳损的统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之势。笔者运用生姜擦法配合推拿、TDP治疗腰肌劳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对于慢性神经痛模型鼠的行为、疼痛程度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即PKC)的影响,初步探讨右美托咪定的镇痛机制。方法将50只成功建立模型
小学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全面教育的课程,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它具备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条件。作为事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充分挖掘学科德育资源同时,及时抓住德育教育契机加强德育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小学科学课蕴含的德育功能  1.培养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首届中国核桃大会组委会从全国133个参评核桃产品中评选了金奖产品10个和银奖产品20个,其中云南核桃产品获得金奖5个和银奖9个。据了解,首届中国核桃大会于2008年9月2713在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