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听语言在古诗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更大限度地为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内涵和外延提供帮助。多媒体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始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语言思维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体味诗歌意境。借多媒体的力量加强与深化语文课堂阅读和教学,让图、文、声、像等媒体成为古诗文阅读与教学的翅膀与动力。
  关键词: 多媒体 视听语言 古诗文课堂 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文以古诗文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就多媒体在古诗文课堂中应用的优点,尤其是视听语言对古诗文教学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等谈谈体会和认识。
  一、多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就是多种传媒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图像、画面、声音、动作的综合运用,展示一幅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这是电子传媒文化时代的主要特征。它具有单纯课本所不具备的可视性、可听性与直观性,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进入新篇章。
  二、多媒体运用在古诗文课堂中的优点
  1.运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在文言文课堂中创设情境,起到进一步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作用。例如:在周敦颐的千古名篇《爱莲说》一文中。作者对莲花的那份独一无二的热爱部分学生并不是十分理解。在课堂开始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莲花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莲花的魅力。在谈论莲花之美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对比讨论,从莲花的每一个外在特点探讨出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在对第二节进行分析时,可以将莲花、牡丹、菊花三种花的相关诗文各做比较阅读,细致了解古时候这几种花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多媒体工具在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的同时,有力又自然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情感,更加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2.运用多媒体的课堂相较于一般课堂来说,可以更大地增加课堂容量。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以多媒体材料特有的感召力,将学生的阅读带到课堂之外,感受课文的内在和外延。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荷专题时,在课堂上特意注意以朗诵为手段逐渐领会诗歌的精神内涵。课后,也可以以文学活动小组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学习名家朗诵,举行朗诵比赛,以此奠定坚实的古诗文朗诵基础。这样的活动设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益处的,但同样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多媒体的图视语言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积极的辅助作用
  古诗文一般会有三个特点:一是抒情性强;二是简洁明了;三是意味深远。所以,在鉴赏诗歌时,学生必须联系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再加上主动思考的思维,才有可能体会出诗文的意味。仅仅欣赏多媒体视频材料不可能代替大脑自己的思维。多媒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向作用上,而不是替代,不能喧宾夺主。例如:“柳叶”本身并无情感,但是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所寄寓的情感和思想是不相同的。如“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表现的是伤感春逝,伤感离别之情;杜牧的“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描写的是在外地见到类似于家乡的柳树,引发的思想之感;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则表现的是相逢早春的喜悦和开心。
  由此可知,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只有学生自主诵读文本、感受文本,才能通过自主思维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把视听语言的直观性与语言思维的深入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古典诗文的魅力所在。
  比如教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先播放一段富有清新自然的古曲,再用图片展示陶渊明的形象及他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事迹,再继续展示一片寂静的清晨美景,这些声画无疑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作者的情感,但还必须通过“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等关键句子的深层理解,联系作者的个性、人生道路,才可以更深刻地明白:全诗看似只有很写实的语句,实则包含诗人立志远离官场,成为一名隐逸者的生活态度。
  四、在运用视听语言的共性的前提下,尊重阅读个性
  理解离不开阅读,一篇古诗文的意境需要我们用一遍遍的阅读慢慢揣摩,文中的不确定性愈多,便愈能激发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交流。但是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更多的是运用视觉和听觉感官直接接受相关信息,这样极有可能阻断学生自己的思考。所以,多媒体材料准备的标准,应该是足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思维和想象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
  例如:在教《蜀道难》一文时,我们可以展现的多媒体资料是:蜀地雄伟壮丽的山川,千难万险的路途,以及当地在古时道路险峻的相关介绍。这时最容易形成的情况是:学生在视频、图片的影响下,一味地仅仅联想到诗人走这段山路的危险。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的是:(1)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以山路之险反衬了古代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征服大自然的充满神话色彩的描写,使读者不得不惊心动魄于蜀道开辟之难。(2)在绘声绘色叙述山行艰难可怕的时候,作者再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喟叹,极力渲染苍凉、悲愁气氛,烘托“危途难行”的主题。末尾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双关语,由大自然之险,写到政治之危,又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味深长的叹息结束全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
  只要我们合理运用好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为古诗文的学习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把相对抽象的纯文字的古文和立体化的感官机能融为一体。其中的关键是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引,不要让学生被视听材料剥夺了思考。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联想更深层次的问题,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妙之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的形式越来越完善,阅读方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当前,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读者电子阅读的数量和时间明显高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浅阅读”倾向,而纸质阅读更能加深人们的记忆,启迪知慧,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纸质阅读;电子阅读;比较分析  传统的阅读方式是纸质阅读,读者通过
摘要:把对素质教育繁多的概念演绎转变为广大教育实践者的切实行动,我认为是当务之急。实际上,该话题讨论仍然聚焦在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上。  关键词:初中英语;农村;转变观念;素质教育  在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下面我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期刊
工民建中的民用住宅、办公楼(梁、权、拄、基础),水工建筑中的厂房(基础、粱、板、柱).大坝、隧洞衬砌、渡槽、桥梁等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防渗等绝大多数由混凝土和钢筋混
环境公益诉讼是环境权实现的最后屏障,是一项以实现公共利益救济为目的的法律制度。可以追溯至古罗马时期并延续发展至今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其独特的属性,并被纳入我国法制
实践证明,在石油企业无论何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翻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我们不难看到,一个个血淋淋的事故都与安全教育培训有关;不
为研究丝氨酸蛋白酶HtrA对鸡白痢沙门菌在巨噬细胞内生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ATCC19945) htra基因缺失突变株(ATCC19945Δhtra),通过测
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对律师事务所的日常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律师事务所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本文就律师事务所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涵义及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
高校教师开设服务学习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学校类型、专业领域、课程类别等因素,了解高校教师开设服务学习课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学校类型、专业领域和课
摘 要:车床夹具的加工与设计过程,一定要确保加工质量,只有合理设计及组装组合工装替代部分专用工装,就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缓解工装生产瓶颈问题。同时组合夹具元件可重复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工装;夹具;组合夹具  笔者结合实际操作重点就夹具的设计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符合夹具的设计思路,并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