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第二学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法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阅读教学的模糊、低效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法作为一种阅读教学法,对解决阅读教学这一低效、模糊的痛点有较大的价值。本文着重分析了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教学策略。
  文学文本素材的基础性不言而喻,作家们把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独到的叙事手法技巧融入其中,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生动精彩的文学作品值得师生仔细揣摩、细细品味。小學第二学段的语文学习要求在阅读上已经由在第一学段强调朗读升级为对文本的学习,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如,在阅读诗歌、童谣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文本本身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掌握体会基本的习作技巧,那么,如何运用文本细读法进行引导教学就变得十分重要。
  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现状
  第二学段的学生在写作逻辑上还不够成熟,常常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教师又常常指导孩子“言之有物”,在内容上下功夫,忽略了“言之有序”的训练,究其原因,还是阅读教学的训练不够到位。若在阅读教学时运用文本细读法,从文本的结构、文章布局、语段侧重、基本文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构思素材、安排文章布局有个清晰的意识,其在写作逻辑上就会有较大的飞跃,变得更加成熟。
  第二学段文本细读法的教学策略
  了解文本的背景
  第二学段的学生由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较窄,所以对有些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背景不够了解,在解读文本、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方面有较大的障碍,而对于古诗学习来说,了解诗人的人生背景、时代背景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生理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的情感时,教师就应指导学生了解收集有关送别诗的背景知识、诗人王维的背景知识、诗歌中提及阳关的地理背景、古代交通的发展程度对远行友人之间的联系的影响等,在了解细读了这些重要的背景知识后,学生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诗人间浓浓的、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方面就会有比较深的理解和感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很深的意义。
  细读语言,品味关键的字、词、句
  文章的精华在于精彩的关键词句,学会把握关键词句对理清文章思路也有重要作用。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这篇神话故事时,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句的办法来把握故事情节,用“取火”“劝说”“惩罚”“解救”这四个关键词就能把这篇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概括出来,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发展情节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细读文本结构,剖析文本句段特点
  文章由段落组成,而段落之间各有侧重,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把握在学习整篇文章的结构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时,就应该紧紧把握住这篇文章的清晰结构。文章在结构上是清晰的总——分——总结构,在描写桂林山、水这两个重点段落时紧紧抓住了桂林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再结合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桂林甲天下”的风景写得生动无比,文章在结尾时的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将美景进一步升华。该文作为写景文章,无比经典,十分值得细细品读,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对于写景类的文章,脑海中就会有清晰的意识,即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再运用生动的写法把它表现出来。
  细读文本,紧抓写法
  好的文章在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且无比契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描写了聋哑青年画鱼时的动作,有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两种,作者在描写青年画画时,把实际看到的和自己想象的两者结合起来,用“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和“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两个想象表现出这两种画法的特点,这两种画法一快一慢,一个细致,一个粗犷,但结合在一起,正好把聋哑青年那种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的样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若运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进行文本细读的能力,学会汲取每篇作品的营养,帮助自己积累素材、写法,而文本细读法恰巧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若能将文本细读法与其他优秀的阅读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语文教师的教学将会变得更加事半功倍。
其他文献
维生素E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核桃坚果仁是重要的天然维生素E源。本研究对核桃属4个树种核桃坚果仁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香玲核桃胚组织为材料,采用同源序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需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仅在小学低年段就需要认识1600个左右,占总量的近一半。因此,低年段语文教师应重视识字教学,积极探究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  在观念上增强学生识字意识  低年段要学习、认识的字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要求会认会写的一类字
期刊
绘本最早起源于日本,英文名称是“Picture book”,是一种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两种形式的互动来表达情感、确定主题、讲述故事的读本。至此,小学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学生的英语阅读更加顺利、顺畅,就可以将该形式引进来,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有效教学的落实。由此可见,在当前,对英语绘本的应用路径加以分析十分必要。  英语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本研究以北京23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盆栽苗木为研究对象,研究苗木的光合、蒸腾特性及其水分利用率、耗水量,并对蒸腾耗水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了解园林绿化树种的耗水特性
“趣味田径”主要是指在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极具趣味性、游戏性的形式开展短跑、跳跃、投掷等田径运动项目的教学方式,具有适应性和安全性的多重特征,对学生田径技能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升、终身体育观念的培育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的作用基础上,从变通法、模仿法、故事法几个方面探讨了趣味田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小学体育一
期刊
英语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英语语感的培养,近几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出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先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语感,然后再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  本文着眼于初中英语先学后教模式问题展开探讨,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初中英语先学后教模式的阻碍  学生的自学能力令人担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我国的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师很
期刊
二胎政策犹如雨后春笋遍布大江南北,随之一个难题摆在大家面前:大部分独生子女不愿意父母再生二胎。以自我为中心的过度发展会导致孩子任性、霸道,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所以,通过家园配合研究如何去自我为中心在幼儿园阶段非常必要,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健康、科学、语言、艺术,我们可以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
期刊
目前我国数学教育的短板在于学生的問题意识普遍不强,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数学教师抓住一切机会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想问——敢问——会问——好问”的全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平时听完一堂课后,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语:“老师讲得太多了。”“老师‘扶’的太多了。”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做得“滴水不漏”,但我们总感觉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欲太强,学生在课上从来不主动问问
期刊
近年来,在西鄂尔多斯地区部分沙冬青群落开始退化,本文通过对西鄂尔多斯地区不同退化阶段沙冬青群落的群落结构、数量特征,沙冬青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