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曾经听过一节有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3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動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4让师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美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美的事物能唤起人们的愉悦。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的教学,充分揭示数学美,能使学生对蕴涵于数学知识中的美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在《角的认识》一课时,学生说出许多生活中的角,我也随机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角,说明角无处不在,有了角,我们的生活才能多姿多彩。在讲《对称图形》时,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距离学生较远,不能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的优势,让学生欣赏教师从搜集的大量具有对称现象的美丽图景,如“埃菲尔铁塔”、“法国凯旋门”、“印度泰姬陵”、“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意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各种对称图形,这种审美心理活动能启迪和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触发智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感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教师工作的热点,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通过对初中语文语感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建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感培养 策略  一、引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使得培养语感成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满足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网络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進一步提高。本文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学生 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致力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关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关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新课标》都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要彻底转变那种违背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克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要顺应时代,注重实际,其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发展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的是在长期学习语文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重复或练习,逐渐养成并巩固下来的一些好的行为方式或动作倾向。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处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读、写、听、说、思,使语文素养有效地持续发展。关键词:语文 良好习惯 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开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钥匙.“优秀是一种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的是在长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重复或练习,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具有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在音乐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具有激发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习效率的优势。近年来,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组织过合作学习,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难免遇到一些问题。怎样合理的利用合作学习快速达到学习目标呢?笔者试图结合自己五年的一线教学经历,浅谈一下自己对初中音乐课堂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关键词:初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教育成果,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育在以前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初中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为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措施。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在
期刊
摘要:说话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际中最为常用的手段,交际则是语言类课程教学的本质和最根本目的。在学校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在于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其中的“说话”功能——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最直接、最普通的标准。尤其对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而言,“说”的能力是初始化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说话能力呢?这是一项教学相长且不容忽视的发展性课题。本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培养孩子情感的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其智商,更取决于其情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也要注重孩子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可以在一个充满关爱、兴趣以及温馨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如何实现情感培养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广大小
期刊
摘要:在我国很多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都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必须要做到“探究、合作、自主”相结合的形式,但是很多教师都只是在形式上做到了小组合作,真正的实效性却很低。本文通过对当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关键字:初中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 开展  在数学教学中,不管是知识、能力都应该在主体和环境中能够经受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