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新课标》都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要彻底转变那种违背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克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要顺应时代,注重实际,其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通过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还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等。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不能忽视。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批阅学生的作文,我常常发现学生生硬编造、空话连篇的现象,有的作文甚至忸怩作态、虚情假意。我也发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不是语文知识不够,而是缺乏激情,缺乏对生活感受能力,或者说不会运用知识投入对生活的观察思索和体会。这种现象的出现给我们老师有直接关系。
  总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常常进入这样一个误区:或认为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已经能够体现;或认为阅读教学任务重,而忽视了作文课的教学。在作文课上,死搬硬套地让学生大发感慨,无病呻吟,平时不加强训练,到时候岂能指望学生个把小时写成一气呵成的好文章?所以,作文教学改革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从事语文教学和作文训练多年,感受很多,这里从以下两方面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文教学应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和注重平时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一堂作文课,教师应当先明确这次作文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作文。《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文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作为教师,自身则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所感所想。
  我们都知道,想象再丰富的学生也会遇到有话笔下写不出来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只是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没有注意怎样读写结合,不知道如何写得具体、生动。
  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密切配合。阅读教材一般都是内容具体、语言典范的文章、通过讲读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写作的技能技巧。我在上阅读课文时特别注重课文的写作方法,如解释课题,有意识一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解释词语,培养学生造句和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回答问题,复述课文,可以发展学生的连贯性语言,朗读背诵,可以使学生充分吸取语文和思想的养料,培养运用表达方式方法的能力。长期堅持不懈的注重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还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句,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有话写不出来的问题了。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首先,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和思索问题,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学生所接触到人的事(包括社会的、家庭的和校园的)定然不少,有的由于没有留心注意,成了过眼云烟,有的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索角度有偏差,本来是很有深意的东西却给浪费环保这样丧失了很多的关注和捕捉的机会,脑子里空空如也,写起文章来,就只好叫苦连天或胡编乱造。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应对办法:一是讲典范课文,分析作者写景状物、写人绘形、表现生活现实深刻入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善于思索,并以此来启发学生国。二是在课外培养学生现场观察和接受的能力。如利用春游、秋游等机会,有意引导学生立足于一定的观察点观察角观察事物,酝酿情感,写出文章来。
  其次,要会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特别是善于抓住关键时刻产生的最真切的体验。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有生活基础的,但由于感受不深,或不善于捕捉一时刻的真切感受,行文时肤浅立意,无情可抒,粗制滥造,使文章失去了真实,失去了深度。我给学生讲过高晓生的《摆渡》一文蕴含的故事:由于作家没有拿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船夫不主他上船。面对苍茫的暮色和寒山冷水,想起家人等着自己回家买米做饭的惨淡,作家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作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船夫听后撑回了已到江心的船让作家上了船,船夫认为作家把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他,作家 也从中顿悟: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引申:没有真情实感是写不好文章来的,我们要会去感受生活,人生活中找动情的话语和动人的情感。果然,我在以后的每次作文练习中看到了这种引导产生的效果。
  再次,要善于唤醒学生曾经历过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中有些生活经历很值得一写,但一时想不起来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从而影响了作文的质量。所以,教师的作文指导应注意唤醒学生对曾经生活的回忆。开发其生活和思维的源泉。
  总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入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事物,那么,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让心灵的波动与生活的感受觅到一个安全的港湾”。而我们教师也会为自己作文教学的成功而感到欣慰。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早恋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早恋的中学生尽早摆脱。【关键词】早恋 心理健康 性 教育  一、中学生早恋的危害1.影响学习  有的中学生错误的认为:“两个人兴趣爱好相同,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还有的学生  认为“相爱产生动力,在学习上可以相互帮忙”,这些想法都不客观。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根本没有想到学习,成绩没有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型比赛”训练法在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特点,在青少年足球训练的不同阶段,使运球、传球、射门等足球基本技术以小型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关键词:足球 训练 青少年 小型比赛  1 小型比赛的概念及特点  小型比赛:“小型比赛通常指每个参赛队人数少于11人,场地规模小于标准比赛场(11人制场地),比赛时间相对短的足球竞赛活动。”小型比赛的特点:①较小的场地范围意味着队员之间的活动空间很小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学校课堂教学已经有很大的改观,然而,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和设计还不够重视。笔者根据自己的高三教学实践,针对目前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复习能力进行了探究与思考。关键字:高三英语 教学 复习 作业;  抓词汇抓语法  词汇语法齐头并进进入到高三复习,不少学生都以为复习词汇才是高三复习中的重点,但是,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其实词汇只是高考英语复习中的一部分
期刊
摘要:结构游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确实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更大兴趣,学起来更生动有趣。设计以环境为主题的搭建活动,也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建构技能。关键词:结构 游戏 教育 作用  一直以来引导幼儿了解认识环境的功能和外型,比较多的是采用参观、谈话、讨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幼儿开始时很感兴趣,过后很快就会忘记。在结构游戏中巩固社会环境教育的内容将学习加入到游戏中。幼儿学起来更加有兴趣、认识更深入。  一、通
期刊
搞好课堂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致目标。追求,应该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如机械释词、分解句子、肢解文段、“标准化”答题等,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这是阅读教学的误区之一。那么如何使阅读提高科技含量,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呢?本人以语文大阅读教学为理论依据,在阅读的“拓
期刊
摘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怎样提高写字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书写环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写字氛围会具有特殊的作用,对孩子们的写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创设 良好 书写环境 规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绿化作文,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说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关键词:作文 训练 生活  这是一堂公开课,写《记一件难忘的事》。上课伊始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感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教师工作的热点,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通过对初中语文语感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建设,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感培养 策略  一、引言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及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这使得培养语感成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满足了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网络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進一步提高。本文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网络环境 中学生 思想品德 教学策略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致力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关于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