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教育 拯救“玻璃心”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真不一样,说不得、骂不得,变得越来越“玻璃心”。在幼儿园里,游戏玩不过别人,干脆就不玩;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就闷闷不乐;大人语气重一点,眼圈就红了……
  “玻璃心”从何而来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心理这么脆弱呢?孩子的“玻璃心”是怎么养成的?
  第一,过分保护。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你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很多家长会不自觉地过分关心孩子,什么都顺着孩子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致使很多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责任意识。这样的孩子离开父母以后,一旦遇到挫折容易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第二,过度赏识。在赏识教育兴起的今天,很多家长都陷入了一个误区,盲目夸赞孩子,不了解正确的激励方式,这让很多孩子患上了“表扬依赖症”。父母在家里抓住孩子的一个闪光点就无限放大,一点点进步,得到的就是家长的赞不绝口。在过度赏识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一帆风顺,禁不起一点挫折,一旦遭遇逆境,很容易变得消沉。
  第三,过高期待。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他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事争第一。由于家长的这种态度,孩子也事事争强,赢得起却输不起。
  加强逆商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很多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智商教育、情商教育,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逆商教育。所謂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如何将孩子的“玻璃心”变得坚强起来?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在班级里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是小伙伴们崇拜的小公主。在一次“三八”节的亲子游戏中,小女孩的妈妈玩游戏输了,只见这个小女孩突然哇哇大哭,大声地抱怨:“妈妈你为什么不是第一名?”对于这样的孩子,成人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并予以适当的约束,以增强其抗挫的能力。
  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首先,成人要正确接纳孩子的情绪。家长和老师要教会孩子遇到挫折先冷静,帮孩子找出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原因,跟孩子一起分析,商量处理问题的方法。其次,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遭遇逆境和挫折之时,兴趣爱好能帮助孩子适当转移注意力,及时排解不良的情绪,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好心态。最后,成人要加强对孩子的沟通引导。引导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在生活中多说“没关系”,帮助孩子减少压力,舒缓情绪,真正让孩子做到“输得起”。
  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家长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让孩子走出家长营造的舒适圈。孩子能做的事情,要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能解决的事,家长不要帮忙。要让孩子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样也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体会到父母的信任和尊重。
  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与同伴交往,是孩子接触社会的开始。在同伴群体中,孩子们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比如要求得不到满足、和小伙伴的意见不一致、遭到同伴的“不对等”对待等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磨练中学会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和合作。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知识的传授,还在于培养拥有健全心智、丰满人格的人。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逆商教育,让“阳光、开朗、积极、向上”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好品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教育局学前办)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计划—工作—回顾'是主动学习模式一日生活常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计划'环节是在'工作'前表达自己游戏意愿、做出决定的过程,幼儿主要阐述&#39
我们的先辈们很早就意识到了音乐的育人功能。从孔子推崇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施教,再到近代中国的教育先驱们把“学堂乐歌”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学科,都证明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乐,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与教育家主张“寓教育于音乐”。的确,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经过音乐陶冶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审美情趣
期刊
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文学的角度看,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都具有历史转折的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学界的研究和它的重要性还不相称。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并且结合大众传媒相关理论,从宏观社
本文从新经济兴起的必然性入手,探讨了新经济的两个核心构架: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并就知识经济与全球一体化各自的特征,深入讨论了两者对组织设计变革趋向的深刻影响,未来的组织
当今世界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危机事件的影响。本文对企业危机事件中的公众对象进行结构性分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协调利益攸关者、员工、媒体等公众对
以COVID-19疫情为教育背景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挖掘战疫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激发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引导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探索基于COVID-19疫情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核心素养的落实应体现在教学实践过程的点点滴滴,只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才是真正激发学习的动机。特别是当我们感受到这种探索的动力已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在全球素养培育研究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作为培育素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实践。在探索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