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历史渊源考证新探(一)

来源 :戏剧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二人转自清雍正年间于辽宁锦州诞生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几经兴衰,风风雨雨走过了三百年的发展历史.鼎盛时期要属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进入21世纪,受到某些人士所谓“农民文化革命”赞誉的“搞笑二人转”出现后,真正的二人转走向萧条.在今天再谈二人转历史渊源,它的文化意义宗旨就是考证二人转母体,追寻二人转源头,厘清二人转文化之根.并对二人转提出几点新的观点看法.全文分为10个单元论述,即:一、东北二人转形成的源与流辨析.首先,对二人转历史渊源已经考证成果概览,然而辨析论证,搞清楚二人转与莲花落等几种艺术的关系.二、二人转发源地在何处.考察论证弄清二人转发源地及诞生的历史年代(1734年),锁定二人转创始人与第一传承人.三、二人转母体是何种艺术而形成.二人转母体是金代章宗朝(1190-1208)满族先人——女真人创制的集说唱歌舞表演于一体的民族艺术打连厢(即霸王鞭),全面而简略介绍打连厢艺术的起源发展及今日状况,艺术特点.让更多的人认识打连厢艺术.四、打连厢是二人转渊源之母.以打连厢艺术特点,分析二人转创始人孙大娘向徒弟王蹇传授的技艺,(包括琵琶、三弦、笛、箫、花棍、竹板及蹦蹦唱词,并从中认定孙大娘是当年的打连厢艺人.五、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生长的温床.二人转创始人孙大娘将打连厢这颗艺术种籽播入到东北大秧歌艺术温床之中,吸纳大秧歌的艺术元气衍变成二人转.其过程首先论证大秧歌的形成与打连厢的艺术关系,从大秧歌的霸王鞭论证,出现了清人《杨宾上元夜》之词,最终定位于东北大秧歌与东北二人转血缘相通,同宗同族.六、二人转的传播与发展.二人转属于民间自发艺术、草台班子,建国前没有任何官方出手组织,且时有被打压.但其传播面的广泛及发展速度却十分惊人.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什么?七、二人转传统剧目形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演出流传下来的剧目)有戏可演.这些剧目的形成因素及来源.八、“千军万马,就是咱俩”“跳出跳入”的演剧手段,尚没有第二家姐妹艺术,辨析二人转“独家艺术”之说.九、几种新的艺术观点:1.二人转应当归属民间民族戏曲类.2.二人转应该是满汉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不能把它完全归属汉人文化.十、二人转在祖国戏曲舞台上的创新作为及对中国戏曲、曲艺的特殊的作为.二人转诞生以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以它的山花野草般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神奇而感人的艺术魅力,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流传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耸立在祖国的艺术百花园中.并先后数次走出国门,去往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戏曲艺术舞台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然而,对于二人转的渊源历史,讫无确切统一.二人转的研究者们和一些专家学者,在二人转的理论研究的园地里,尽管是废寝忘食挥汗如雨地调查考证数十载,都取得了可惜可赞的科研成果,但说法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条统一性的活水源头,这对二人转实在不公.作为今天的二人转研究战线的工作者们,就应该在前贤们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和吸收同代人研究的新发现继续为二人转寻找“生身之母”,将二人转的历史梳理清楚,留给历史,留给后人,这是当下二人转人应尽的一份责任.笔者试将多年考证所获及二人转历史之见的“自圆之说”,形成文录发表于此.以供有识之士在研究二人转作为点滴只字参考,并诚恳希望得到同人和读者赐教.
其他文献
鲁迅晚年出版著译,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成为首选.1935年8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鲁迅译高尔基著《俄罗斯的童话》,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化生活丛刊”第三种.同年1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鲁迅译果戈理著《死魂灵》,列为黄源主编的“译文丛书”第一种.1936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出版鲁迅的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列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一集第二种.此外,鲁迅翻印的《死魂灵百图》也委托文化生活出版社发行.凡此种种,都说明了鲁迅对巴金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欣赏和信任.
期刊
2016年3月海豚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全集书信日记卷》(1-2)中共收录书信748通,真实再现了丰子恺同师友及家人的交往详情.笔者最近在雅昌拍卖图录上新见丰子恺书信三封,为《丰子恺全集》失收,查阅《丰子恺集外文选》《丰子恺研究资料》《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缘缘堂集外佚文》(上、下)《丰子恺年谱》《丰子恺著译系年》等相关研究资料均未见.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三通佚简进行整理和释读.
期刊
书写当代美国黑人历史,关切黑人群体的民族文化身份建构的黑人剧作家奥古斯特.威尔逊,在其剧作《藩篱》中,以独特的视角,精心安排的戏剧空间符号,舞台内空间的布置和舞台外空间的延展与交互,借助文学再现空间内部的异质性和颠覆性,依靠黑人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在与主流文化的交错“间隙”中捕捉自己的空间,建构美国黑人民族文化身份.
张资平是创造社“四巨头”之一,一生留下大量作品,其创作的《冲积期化石》是新文学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早期小说更是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人道主义思想为文坛所称道.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不能被抹掉的一笔,目前国内对于张资平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究其原因,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关于张资平的文献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是重要一环①.比如关于张资平和前期创造社的关系,目前只有张资平《曙新期的创造社》(《现代》,1933年第3卷第2期)一文比较简略地提及,很多地方都没有具体展开.笔者新见到的张资平回忆文章(包括《胎动期的创造社》《创造季刊时
期刊
近期翻阅旧刊发现庐隐的三篇佚文《我感到更深的寂寞了》《河畔》和《我也来谈谈妇女问题》,其中前两篇均为悼念石评梅而作,这三篇作品都未收入《庐隐全集》(王国栋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以及其他庐隐作品集等,现将这三篇佚文辑录并略作说明,以供庐隐研究者参考.
期刊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彭燕郊是作为“七月派”诗人被定位的.然而“七月派”活跃的时代仅是彭燕郊诗歌创作的起步阶段,他70年的创作历程和丰硕成果不是“七月派”所能涵盖的.彭燕郊192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1939年开始发表诗作.在漫长的时光里,彭燕郊与诗歌不离不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诗情和创造力,即使是在经受牢狱之灾的时候,也仍然采取“默记”的方法坚持着诗歌创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无论是就创作时间跨度之长,还是就创作的不断求新求变而言,彭燕郊都是一个奇迹.彭燕郊是“五四”以来的新诗现代化的着力实践者,他的诗歌体现
期刊
由于种种原因,创造社“四大天王”之一张资平有关创造社酝酿、成立与发展,壮大、聚合与分化以及内部错综关系等的文字记录,在研究界受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及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关于同一事件的回忆.至今,研究界能看到的张资平追溯创造社的文字大概就是收录在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之一种的《创造社资料》(上、下).此书收入张资平《读〈创造社〉》和《曙新期的创造社》两篇回忆文章.前者首次刊载于1932年1月15日出版的《絜茜》月刊,后者首发在1933年6月1日出版的《现代》月刊第3卷第2期.这两篇文
期刊
谢冰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具的作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她曾先后两次赴日留学.在其第二次赴日时,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竹内好、武田泰淳等人慕名前去拜访,双方由此相识相交,结下了宝贵的友谊.中国文学研究会于1934年8月前后正式成立,主要成员包括竹内好、武田泰淳、冈崎俊夫、增田涉、松枝茂夫、小田岳夫、实藤惠秀等.1935年3月,研究会机关刊物《中国文学月报》创刊.当时日本国内研究中国的期刊基本使用“支那”一词,《中国文学月报》是日本第一个冠以“中国”之名的杂志,因此也受到中国文人的肯定.郭沫若为期刊
期刊
近日,在整理我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用线订的手稿本,封面写着“传记材料”四个大字,里面第一页的题目是《不是一帆风顺》,约有一万字,中间还夹着几张写有片段文字的小纸片.从文末所题时间看,正是胡风一案平反一年之后,父亲还在病中,母亲虽迫切想要重返写作,但由于要照顾病人,这愿望一时还难以实现.本文虽说是“传记材料”,但实是详细回忆了 自己的文学之路和经验教训,对文学创作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期刊
近十年论述哈姆雷特性格延宕的论文竟有二百余篇,众多人提出忧郁与延宕就是哈姆雷的性格特质.其不知忧郁与延宕并非哈姆雷特的性格,亦非其精神实质,而只是他在一时一事上的策略性“应激反应”,“理性”才是其性格核心,前者之于后者,不过雾霭烟岚之于巍巍青山.“哈姆雷特之谜”背后有着莎士比亚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刻考量,法律理性与程序正义是哈姆雷特伟大行动的深层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