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是一种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侵袭性强,预后不良。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及时的疗效及预后评估对患者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随着18F-FDG PET/CT在淋巴瘤中的广泛应用,其在ENKTL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PET/CT在ENKTL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儿童致盲眼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早产儿视网膜局部缺血、缺氧环境促使眼内VEGF表达代偿性升高,进而诱导视网膜血管病理性生长。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可抑制眼内VEGF的生物活性,从而延缓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可有效治疗ROP。然而,ROP患者常伴有血-视网膜屏障损伤,导致视网膜微环境稳态失衡,抗VEGF药物易透过血-视网膜屏障及血-脑屏障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可能导致ROP患儿神
自适应光学(AO)技术能够实时测量和校正波前像差,使光学系统能适应外界条件变化,保持良好光学性能,在眼科领域逐渐受到关注。AO技术可以根据波前像差进行验光,提高主客观验光的效率和准确性;消除人眼像差对视网膜成像的影响,为视神经功能评价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改善视知觉学习训练的效果,为特殊人群提供视力保健和治疗方法;模拟和预测术后视觉效果,为屈光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个性化方案选择提供依据。AO与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等结合,可以实现实时眼底成像和视网膜血管成像,提供更高的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度普利尤单抗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其与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IL)-4α受体结合阻断IL-4及IL-13的信号通路,治疗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结膜炎及睑缘炎的发病率升高是其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不良事件,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眼表黏膜免疫调节异常、屏障功能受损以及蠕形螨定植有关。本文就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过程中眼表症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分析目前该药物引起眼表不良事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深入探索发病机制的方向以及诊治的相关注意事项。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系统良恶性肿瘤的有效疗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会影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使患者身体受到重大的损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移植后患者的死亡率。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眼部排斥反应的表现,60%~90%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伴发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可表现为干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症状,严重者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标准,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人工泪液、自体血清滴眼液、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局部应用以及泪小点栓塞和治疗用角膜接触镜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浸润性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危险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或随访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4例、女性89例,年龄30~79(60.2±8.9)岁。所有患者均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其中50例行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后经手术切除肺孤立性GGN,按腺癌生长模式分为2组:含有贴壁为主型腺癌(LPA)和(或)腺泡为主型腺癌(APA)和(
目的探究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辅助诊断糖尿病足(DF)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足部MRI检查的127例因足部疾患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44例,年龄16~88(59.3±14.8)岁。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的不同分为DF组(85例)和非DF组(42例);根据影像组学特点,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以3∶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76例)和测试组(51例)。在MRI的T1加权成像(WI)序列和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压脂序列
目的探究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1PET/CT代谢体积参数在不同风险分层的初诊前列腺癌(PCa)患者中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海军军区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检查结果确诊后行68Ga-PSMA-11PET/CT检查的85例未经治疗的PCa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9~88(69.1±7.7)岁。根据是否发生肿瘤转移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的风险分层将患者分别分为无转移组和转移组、低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以格里森评分(GS)8分为临界值,将患者
目的量化前列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植入标志物的可探测性,寻找最佳植入位置。方法(1)依次将标志物植入4种模式下盆腔假体内不同既定坐标组合处。(2)调取25例既往前列腺癌患者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对每次按照实验设计植入了标志物的盆腔假体分别进行25次照射,单次剂量约为60Gy,在每个控制点获取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平片。(3)利用兆伏级平片和自研算法计算每种坐标组合25次照射的可探测性分数的均值(),并寻找最佳植入位置。通过曲线拟合分析计算普适情况下最佳植入位置参数值a和b。结果组级结果:在所有组级坐标组合中
目的探讨龙虾肽酶样金属内肽酶(ASTL)抗体中和ASTL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ME-180、HeLa细胞,根据细胞处理方法的不同,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组。(1)将ME-18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4Gy)、ASTL抗体组、ASTL抗体 照射组(4Gy),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存活情况,并于照射后0、24、48、72h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近年来,核能与核技术在工业、医药、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暴露于辐射的风险增加,而临床上仍缺乏安全、高效的辐射防护药物。功能多肽在体内担负着重要的调节功能,且多肽类药物具有靶向性、高特异活性、药品安全性高、易于改造修饰等优势。因此,多肽类辐射防护药物的相关研究较多。笔者将对多肽类辐射防护药物的特性和设计思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多肽类辐射防护药物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