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樱桃的男孩》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译/王惠云
  
  这是一间温馨的老式书房,一个男孩身体前倾,后面是深色的背景,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男孩的脸和手用色大胆、明亮。马奈在后来创作的《吹短笛的男孩》中也采用了相同的技法。虽然作品很典雅,但是,真正构成马奈风格的却是他对肌肤的处理方法,马奈在其后的作品中都是将肌肤画成这种金黄色。
  画中的模特儿曾给波德莱尔带来灵感,创作了散文诗《巴黎的忧郁》中的“琴弦”。男孩名叫亚历山大,15岁。马奈经常让他帮自己清洗画笔和调色板,偶尔也给他画画。亚历山大是个令人伤心的名字,一天晚上,马奈喊他却无人应答,最后发现他已在画室的墙角自尽身亡。悲伤的马奈在克里其宫附近又找到另一间画室。然而当他走进去时,猛然看到墙上有个奇怪的大钉子,他开玩笑说,“谁在这儿上吊了?”“你怎么知道”,门卫吃惊地问。马奈一听扭头就跑。
  这个孩子也是《带狗的男孩》的原型,马奈赋予他的灿烂笑容使他成为永恒。他拿樱桃的手体现了马奈对肌肤的独特画法——大胆并以深色衬托,马奈在后来的创作中对手的处理都是如此。
其他文献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名字,由英国导演、编剧、摄影师及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导演的美国影片《盗梦空间》,本名《奠基》(Inception),  影迷们在不满意其商业名字《盗梦空间》的同时,给出《全面启动》《潜行凶间》《心灵犯案》《记忆迷阵》《记忆魔方》等译名,仍意犹未尽。  很少有一部电影会拥有这么多的解读角度,这部迷宫般的电影为观众奉上的是视觉的冲击与狂欢,是智力的挑战与亢奋,是现实
提到贼,人们不禁想起那些偷人钱物,贼眉鼠眼的角色,但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却存在着这样的贼,他们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还会让人产生羡慕之情,这些贼既是电影中的 “雅贼”。他们从社会角落一跃而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更是有许多大牌明星,争先恐后,抢着“做贼”。2006年一部小成本制作的中国影片《疯狂的石头》票房收入超过一千五百多万元,更是把国人的目光聚焦到了这些“偷儿”们身上。世界电影史上也曾出现了许多
法国每年都要进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评奖,获奖的作品也琳琅满目,学院派的、新闻界的、出版界的、宗教界的,不一而足,当然少不了商业界的。这不仅为众多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传记作家提供了跻身于名人之列的机会,也为各出版社提供了一个激烈竞争以获取巨额利润的场所。一旦某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获奖,顷刻之间,销路顿开,印数猛增,财源滚滚而来。  在法国众多的文学奖中,最重要的有五个奖项,即“龚古尔文学奖”、“勒诺多
一、前言  李开复先生在《AI·未来》一书中提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美国和中国将会率先使人工智能应用落地,带动全球经济发展。[1]在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时代下,数字化和计算化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公民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决定个体成功的关键是“机器智商”(Human Machine Intelligence),即人类对机器的理解。[2]如果把机器比作人体,则程序就相当于
美丽的风光,印象派的色彩,编织般的效果,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空旷的田野使人感受到风的律动,云朵随风漂浮,纤细的麦子随风摆动,鸟儿顺风飞翔。天空、麦子和麦茬将画面分成三部分,这种简单的布局似乎不像印象派的风格,因为印象派追求的是不对称和景色的变化。而独特的风格、对真实事物的热爱正是梵高所坚持的理念,画笔要体现出真实事物的质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浮云、麦子、红色的小花以及麦茬形状各异、方向和色彩均不
I am no botanist but I have long found pleasure in herb-gathering. I love to come upon a plant which is unknown to me to identify it with the help of my book to greet it by name when next it shines
不久前,科学家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可回收的打印电子产品——由3种碳基墨水制成的晶体管,希望以此激发新一代可循环利用电子产品的研发,以帮助解决日益增长的全球电子垃圾问题。通常,制作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原料是硅片,而硅片很难再回收利用。据统计,全球每年的廢弃电子产品,只有不到1/4被回收利用。  在室温下将这3种墨水放在喷墨打印机中,打印出的全碳晶体管性能良好,可以广泛应用。这些墨水可被轻易打印到纸张
在今白俄罗斯斯摩棱斯克近郊有一处历史艺术文物保护地塔拉什金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原是一个豪华的大庄园,其主人是一位公爵夫人,名叫玛丽娅·杰尼舍娃。这是一位对俄罗斯文化艺术卓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然而她却名不见经传,连其准确的出生年月、生父何人也无从查证。仅知道她当姑娘时的全名是玛丽娅·冯·杰逊,而杰逊是其继父的姓。她曾就读于一所优秀的私立中学,毕业后因急于摆脱家庭的约束,草草下嫁拉法伊尔·
译/甄春亮    下夜班回家,我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虽然怕,也只得提心吊胆地走下去。后来,巷口有了一家小小的杂货亭。再到夜深时,经过巷口,杂货亭虽然早已关门,灯却是亮着,明晃晃的,一直到巷尾,也还有隐约的光亮。  又一次经过时,我问杂货亭的主人,怎么你老是忘了关灯?那个只有一只手的男人抬起头来,对我憨然一笑说:“没有路灯呀。”默然良久。我发现他的生意格外好。  曾听人讲过一个盲人的故事
1902年7月为了维持生计,当时一文不名的小诗人里尔克不得不为里夏德·穆特尔编辑出版的德国新艺术专题丛书写一本评论罗丹作品的小册子。当然很快证明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意图。因为与罗丹的接触为诗人彻底打开了诗歌观察、感受和创作的新视野。因为与灵魂世界的真实相比,作为客观存在物的雕塑要真实可感得多。它不仅具有形式,而且能够帮助陷入无形的精神危机的人确认存在,定义真实。而作为赋予手中艺术品以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