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文化学习中的继承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出现,一直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我国的人民对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追溯到中国的远古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具备了音乐的审美能力,并开始发明了许多的乐器。直至今天我国的音乐已经发展到如此的成熟地位,学习并继承我国的音乐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音乐文化;学习;继承性
  一、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音乐文化在远古时期的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最早发源于中国的远古时代,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用骨头制造简单的乐器,考古发掘出当时的原始乐器就证明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欣赏已经创造的能力。
  (二)中国音乐文化在夏、商时期的发展
  夏、商这两个朝代是奴隶制的社会时期,这个时期事物音乐已经脱离了原始社会的音乐的性质,音乐更多的是为奴隶主们所占有,当时的音乐性质逐渐地从原始社会的对神明图案的崇拜信仰转为对自然的歌颂,例如,当时的夏禹治水,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使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于是便出现了讴歌夏禹治水的音乐。再如当时的夏桀昏庸无道,生灵涂炭,商汤伐纣,建立新的朝代,还百姓了一个安稳的生活,于是人们便以音乐来传颂商汤的美德。还有当时的奴隶主们惊醒祭祀等等,都需要音乐,这些都在不断地推动着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中国音乐文化在西周、东周时期的发展
  西周、东周时期,奴隶社会逐渐衰弱,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在西周时期的宫廷里,首先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宫廷乐礼制度,音乐文化被第一次建立起制度。但乐礼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在享受音乐的时候有不同的等级,如音乐内容、音乐编舞等都不同。在周朝代时期,民间音乐十分流行,民间歌女的出现更是大大推动了当时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周代在乐器方面上的成就也是很大的,例如编钟的发明就是一种质的飞跃。在周代,十二音律的音乐制度已经确立,这时,人们已经知道在五声或七声音阶中应以宫音为主,宫音发声位置的改变就叫作旋宫,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转调换音的效果。这种转换音律音调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四)中国音乐在秦、汉时期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的音乐制度,搜集、整理和改编民间的音乐,也使用大量的乐工在宴请、祭祀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唱的歌词就被称为“乐府诗”。汉代在西北边疆还发明兴起了鼓吹乐,把不同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集中在一起演奏,还可以在马上演奏等,多用于军乐礼仪以及民间娱乐。
  (五)中国音乐文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
  商乐与南方的吴歌、西曲相融合,在北魏时期时,这种南北时期相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从而成为流传全国的最主要的音乐种类。汉代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地区的歌曲开始流传进来,中国的乐种开始渐渐地丰富多样了起来。
  (六)中国音乐文化在隋、唐时期的发展
  隋、唐这两个朝代,在政权上比较统一、特别是唐朝,政治比较稳定,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于是一些音乐、教育等等文化的发展便开始渐渐地占据到主要的地位,朝廷也比较重视。鉴于有以上朝代的音乐基础,隋、唐时期已经萌发了歌舞的形式,唐朝的人都善歌舞,尤其是杨贵妃的舞蹈跳得很好,配上音乐,简直就是一绝。
  (七)中国音乐文化在宋、金、元时期的发展
  宋、金、元时期音乐的发展主要是以市民音乐的兴起为主要的音乐内容,跟隋、唐时期的音乐相比起来,更为深入。随着集市商品经济等的逐渐繁荣,“勾栏”、“瓦舍”应运而生。在“勾栏”、“瓦舍”里,人们可以听到叫卖声、小曲声等等。这些“勾栏”、“瓦舍”的出现,给音乐创造了表演的场地,于是这个时期的音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八)中国音乐文化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明代民间小曲的内容及其丰富,而且人们都十分热爱音乐的学习,几乎达到了“不问男女,人人习之”的地步。
  (九)中国音乐文化在近代时期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内容多以革命歌曲为主,歌颂革命,拥护党,拥护人民。接下来就是管弦音乐的兴起,随着中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开始在寻找更多的音乐形式,内容也丰富多彩。
  (十)中国音乐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展
  当今时代的音乐更是琳琅满目,比如流行歌曲、说唱型的音乐、抒情的、伤感的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另外外国歌曲的引进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内容。
  二、中国音乐文化在学习中的继承性
  中国音乐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继承的内容包括记忆性继承、技术性继承、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性继承。
  (一)记忆性继承
  音乐文化的历史是有记忆的历史,我们要以记忆性的的形式去继承和发扬我国的音乐文化,不要忘记中国的音乐是如何从最初的最原始的最简单的音乐形式发展到现在的。
  (二)技术性继承
  继承我国的音乐文化中的技术精髓,我国的音乐文化中包含的技术性能是很高的,比如在乐器的、琴类的演奏上,音调的把握,不同的吹法和弹法,都会形成一曲不一样的乐谱。因此我们要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来进行技术性的继承。
  (三)创造性继承
  在继承中国的音乐文化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去学习和继承,不能呆板不知变通,要灵活地运用先人所留下来的音乐文化精髓,学会发现问题和创新,要有创造性地去继承,这样才能达到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
  (四)发展性继承
  中国的音乐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对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国音乐文化的继承也一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和继承中国的音乐文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融入自己发展性的目光和想法,相信就会创造出来更多新的音乐。
  中国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精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音乐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民应尽的义务,不仅要继承,还要科学地、记忆性地、技术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去继承和发扬。
  作者简介:杨虎,兰州文理学院音乐系器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其他文献
如何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三方面内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使建筑项目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施工企业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综合实际
对一个计量技术机构来说,随着计量业务的增长和拓展、客户送检计量器具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借助条形码技术,帮助计量技术机构提高检测效率、库存及计量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已成为内部管理追求的目标。我院对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延伸,开发了基于条形码技术的物流网络,实现了对送检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对于苏北农村学校而言,调查研究“校校通”工程实施6年多来
本文对阿荣旗复兴镇大泉山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从农户的生活条件住房的改建等发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若干问题。
在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土地流转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传统农林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新的病虫害防治模式出现,主要有植保专业户、植保专业合作社、植保服
发明专利的有效状况是衡量企业、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报2009》及中外专利数年库的数据,对比分析了2009年我国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是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文章对我国电力工业发展中具有智能电网基本特征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会计信息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资源,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为一
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消息,目前,中国境内泛亚铁路在建和近期拟开工建设里程将迭10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