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中图像符号的认知与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像的符号化,是现代艺术与艺术设计绕不开的话题。文章通过对图像符号的创新与其文化内涵及属性的探究展开论述,使我们创造出的新图像符号既具有时尚气息又渗透民族文化精神。
  关键词:图像符号;内涵;属性
  [该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课题名称: 城市文化与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60024]
  “符号”一词更是现代设计的敏感的词汇,如装饰符号、文字符号、图像符号、色彩符号等等,均在我们研究之列。21世纪的今天,图像化的时代,图像在沟通人类信息和国际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图像已经成为我们认知事物的不可替代的方式,也是我们感知世界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大到户外广告,小到电子技术图像,遍布我们置身的各种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变化带来了这个读图时代。在二维视觉语言中,对于相关的视觉语言概念的分歧,本文更倾向于“图像”一词,因为图像的概念不局限,更宽泛些。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图像符号的表达更直观,特别是电子媒介图像传播的力度也无比巨大,它的优越性和诱惑力让人们无法抗拒,如影视剧、戏剧、绘画、形象设计、广告、摄影等都成为认知这一时代的渠道。多元的图像符号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并发挥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图像符号的文化内涵
  肯德基、麦当劳的标识设计,代表了美国文化的内涵和属性。这种以餐饮业的世界连锁形式,带来的文化传播,其影响的广泛性,在不同区域的本土文化碰撞中,显现了美国文化的现代影响力和强烈的象征性。法国服装、德系轿车、日本动漫、韩剧无不在艺术造型、品牌符号上体现本国文化的特质和传承发展。中国的紫禁城、徽派建筑、江南水乡、苏州园林、木板年画、敦煌洞窟艺术、官窑瓷器以及百年老店等,呈现的文化意蕴和设计艺术高度闻名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其内秉的本源文化特质,文化传承精神和达到的材料技术水平。图像符号的外在样式,视觉语言的传达方式,快速改变着文化传播的原有状态。古代语言、民俗文化、图像符号所内秉的意涵与现代思维观念已渐行渐远,新的图像符号在现代传媒和电子技术的可传播性要求下,就提出新的课题,这个课题就是如何在现代设计中最大化地传达文化内涵。我们看到2008年奥运会的徽标(图1)采用的是中国篆刻形式,在抽去了文字可读性的同时,篆字转变为意象符号,这个标志的设计源于中国传统篆刻形式,其采用的方式是保留其原本的样式,鲜明的红色,抽离其功用性和文字的可读性,于此实现了其符号性现代转换,跨越了区域文化辨识性的局限,在全球通用的视觉语言传达方式中,获得了有效传播。这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二、图像符号的文化属性
  功能性、实用性和时尚性设计是设计中基础的部分,它属于艺术设计中较低端的部分。由于当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教育的认识局限,大量的年轻设计者,并无法从专业学习过程中获得国际文化圈立足点的文化比较认识,致使在文化属性认识上和艺术高度认识上,缺失高端部分的思考。可以说设计领域,还没有形成文化的高度自觉。他们以功能设计、实用设计为基础,以时尚设计为审美目的,替代文化属性和艺术高度,造成设计供需双方的低端循环,反映出当下艺术设计领域的实际水平和现状。流行时尚的抄袭模仿之风,固然源于市场需求,决定着企业运作、生存和发展,也决定了设计者从业的现实。这从另一个方面严重制约了设计发展高度的可能。设计的文化自觉和艺术自觉,需要设计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质的自觉提高,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艺术探索精神,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深入认识和对高端设计的研究。本土文化遗存中,对于其内在的文化意蕴和属性认识,是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资源发现眼光。如果我们肯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全盘了解我们本源文化的历史,以资源发现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就会从中发现文化属性的意蕴传达。艺术的表象总是从内向外传递着文化意蕴,文化上的归属在文化全球传播中,才显现它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也在时尚的流行中显现独特魅力。文化属性的认识结合艺术的高度凝聚而历久弥新,时尚的快速变灭和过时,毕竟是此一时彼一时,并不具有图像符号的持久意义。紫禁城的文化属性、耐久性、象征意義、文化符号的传播性,均在文化意蕴和艺术高度上成为一个本源文化的象征符号。语言表述的符号化,文化的象征意义,即在于其可传播性,无论是图像的、语种的还是电子传媒的,均体现为时代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决定着图像符号化的可传播属性。这必然要求图像符号设计的更高要求,它既是传播功能的、可识别性的、文化属性的,也是风格化的、艺术象征的。故此,文化的高度自觉和文化属性认识,就必须作为设计中的首要考量、构想和终极追求目标。
  三、图像符号的文化传播
  电子技术、现代媒体在现代文化传播方式中成为主流渠道,文化的传播就需要适合于不同的传播方式,需要浓缩文化特性,图像符号就成为一个可传播的便利形式,类如品牌标志、商标、产品标识、国花国鸟、钱币图标等。理念象征、文化特色、民族色彩、文化属性、艺术趣味等,均以图像、符号形式浓缩于一个持久稳定的样式中。图像符号的文化承载和传播,就需要在其设计中,提高文化属性的高度自觉,艺术语言传达的准确性。文化性艺术性和功能性是图像符号设计的根本要素,文化属性决定着设计的外在形式特点,外在形式特点、艺术水平又决定着文化意蕴的属性传达。以功能设计为基础的图像符号,其内秉的文化属性和达到的艺术高度,决定着其在传播中的有效影响力。
  四、图像符号的艺术审美
  现代审美是以形式为基础的。在国际语境下,实现国际传播就必须借用国际通用审美形式,也就是现代形式语言。现代审美、现代形式源自现代艺术,这就需要对现代艺术的缘起和发展现状有一个全盘的了解。现代艺术带来的艺术进步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式体系的建立,二是实验方法的运用,三是语言传达的认知方式。审美方式的现代性,主要在于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快捷性,现代媒体的各种形式,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艺术的现代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多向可能性,同时也催生出不断的艺术思潮、新观念和新表现形态。
  综上所述,图像化时代的来临和迅猛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文化传播方式,不论纯艺术还是艺术设计,也不论新思潮新观念以及新艺术形态的层出不穷,最终的结果是以图像符号形式在全球化传播中,体现文化内涵,并强化文化属性,以增强鲜明的文化特质,突出其文化辨识度并提高艺术语言的世界通用性。故此,以图像符号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就要充分认识和发掘我们本土的文化资源,深入理解材料技术实物遗存中的文化意蕴,物化的文化属性。在现代设计中,实现文化属性和艺术高度的高端设计,在当代国际语境和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交汇中,实现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魅力的现代性传播。
  参考文献:
  [1]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
其他文献
根据央行调查显示,基金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仅次于储蓄存款的第二大金融资产,而储蓄存款不算投资,那么基金也就成为居民最为重要的投资产品。基金投资已经大众化,但基金知识却远
:新民主主义的“新”的基本内涵表现在新的革命时代、新的革命领导和新的革命前途 ,其历史意义在于它形成了解决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略和指导中国革命的新体系 ,其现实意义在
摘 要:所谓水彩画,顾名思义即在创作过程中离不开水和彩。水彩画是在彩色原料上利用水的调和而完成的绘画。这一绘画技法是从欧洲传到本国的,之后又开始在本国不断兴起和发展,最终使这一西方文化完美地融入了东方文化。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东西方人的审美观不同,导致水彩技法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在探讨东西方审美观对于水彩技法表现的导向性与差异性的时候,对西方审美观下的水彩技法与东方审美观下的水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短篇小说《邱园记事》中通过对邱园里四组游人的描写,巧妙地为我们展现了一战后英国人的生活现实,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伍尔夫的目的是探索人的心灵现实
摘 要:现代符号学主要受两条路线的影响:源自美国的实用主义逻辑符号学和由语言学派生而来的语言符号学。其中,现代语言学是现代符号学的主要来源和基础。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曾提出色彩与几何图形之间具有有机关联,图形即色彩的概念。试从伊顿所提出的色彩几何语言的概念的符号学角度进行分析,分别论述了约翰·伊顿在其色彩几何研究中反映出语言符号学中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的特点以及其色彩设计中色彩符号与几何符号的潜
绿色环保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打印行业的巨头,惠普IPG适时推出环保打印战略希望在绿色经济的浪潮中取得先机,但如何推广?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之际,如
继2006年的翻番行情之后,牛市、封转开效应与分红预期继续推动封闭式基金震荡走强。今年1月份以来,封闭式基金尽管依然强于大盘,但其震荡幅度明显加剧,表明在巨大的获利盘之
摘 要:无意识设计是从人类已知的但没有意识到的行为中提取价值来做设计。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无意识设计的研究却依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文章通过无意识行为设计来挖掘人更深层的需求,无意识设计能够为产品设计的功能、形态、材料、色彩以及购买喜好等需求来提供全新的不同设计思维与方法,进而能够将产品的美学价值和用户价值提升,针对不同阶段的消费者需求,通过设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设计思路进行
随着国内基金数量逐渐增多、品种日益丰富,投资者手中往往持有多只基金,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将成为趋势。怎样挑选基金、构建组合因个人的投资偏好和投资目标而异,主
银行监管和货币政策职能的分离,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弱化了银行化的货币政策,拓宽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范围,相应地引起了货币政策目标、操作工具及传导机制的转变,促使货币政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