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受精方式早期自然流产物染色体异常分析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临床早期自然流产组织的染色体异常分布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早期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比较体外受精(IVF)组(35例)、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31例)、对照组(自然妊娠及夫精人工授精组,36例)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

结果

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其中三倍体最常见,其次为微重复/微缺失、单体等。IVF/ICSI微刺激促排卵患者流产组织核型异常比例最高,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正常核型胚胎比例增加。共检测出20个CNVs,9个CNVs为基因组微重复,11个CNVs为基因组微缺失。

结论

不同受精方式不影响其自然流产妊娠物染色体异常率及异常分布,有意义的CNVs及其包含的流产相关候选基因将为进一步揭示自然流产原因提供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的发生及影响因素。方法取卵日收集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的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卵泡液和颗粒细胞,检测患者卵泡液性激素以及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将患者的颗粒细胞自噬相关基因与卵泡液性激素和临床结局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OS患者颗粒细胞自噬相
目的探讨控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移植胚胎数目对控制医源性多胎发生率行业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比较北京市人类辅助生殖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辅助生殖质控中心)提出北京市IVF-ET移植胚胎数不多于2枚的策略前、后,北京市各生殖中心移植胚胎数和多胎妊娠率变化。结果北京市生殖中心新鲜和解冻移植周期的平均移植胚胎数目逐年下降,分别由2013年的2.02枚和2.04枚,下降至2015年的1.91枚和
近年随着不孕不育人群的增加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门诊服务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不断完善服务模式、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本中心创新性地设立了新的工作岗位,即门诊医疗助理岗。该岗位由护士担任,用于维持门诊就诊秩序,保证一对一就诊模式,诊前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归类及安排常规检查,就诊结束后开立相关医嘱、进行宣传教育及交代注意事项,帮助患者预约下次门诊就诊时间等。门诊医疗助理
Hedgehog(HH)信号通路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并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激活,提示其活化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本文将对近年来HH通路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相关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目的研究不孕症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体外受精(IV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IVF的女性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自评调查,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842例女性患者,统计量表结果显示,29.5%的患者存在情绪问题,其中18.4%有焦虑情绪,21.6%有抑郁情绪。文化程度是不孕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专科护士临床培训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专科护士胜任能力。方法根据《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结合辅助生殖护理专科特点,制定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考核方法。第一期辅助生殖专科护士培训共招收26名学员,进行为期4个月全脱产系统培训,其中理论授课1个月,临床实践技能培训3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评价。结果26名学员通过培训,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及专家答辩等各项考核均合格,培训前、后所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涉及的伦理、法律问题日益引人关注。全球ART的监管主要有3条路径:通过政府建立权威的归口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监管路径;非官方的行业协会自身监管路径;ART中心通过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自身质量管理的路径。对ART的系统管理,可确保ART中心的良性发展,从而保障公众和不孕夫妇的利益。本文对国际上各层级ART的监管体系的形成和特点进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进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快速发展。本文从胚胎活检和遗传学诊断这2个方面,对PGD/PGS的实验室建立、人员培训及操作流程等方面做一综述,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具体评价指标。
目的探讨第3日(D3)胚胎质量对冻融囊胚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FB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7年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双囊胚FBT的1 21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移植囊胚所对应D3胚胎的形态学评分将患者分为双优质卵裂胚移植组、单优质卵裂胚组、无优质卵裂胚组;根据移植囊胚所对应D3胚胎卵囊球分为双8-细胞(8C)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不孕症患者的生殖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301例EMS合并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和非EP组,EP组术后随访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妊娠的96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的妊娠经过和围产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其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01例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