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中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学校示范家庭、辐射社会,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1. 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一个人的中学时代正是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关键的成长阶段,接受的教育如何,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生命轨道和社会价值。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望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的过剩精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成长环境。校园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因此,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无论是在激励学生的志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修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都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的中心在学校,学校的生命在于校园文化。构建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经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两所不同的学校,即使上同样的课,用同样的教材,甚至由同一个教师上课,却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身处其中,人们能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这种差异性是由这两所学校不同的校园文化造成的。“校园文化是无形的向导。”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桥梁作用,也就是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作导引,使师生逐步确立科学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观,逐步改变生活和工作的理念、态度、方式、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环境和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起着改造作用,最终实现整个学校的教育改革。
3. 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创特色、造品牌,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学的战略理念。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构成学校的育人取向,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又是学校办学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而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上。任何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对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的统帅下,个性化地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努力。
4. 有利于减少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三种青少年亚文化在几乎所有的中学尤其是高中都有所表现,即学术亚文化、娱乐亚文化和消极亚文化。学术亚文化是由那些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想上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学生构成。娱乐亚文化是由那些热心于体育、约会、聚会和学生组织的学生构成。消极亚文化是由那些拒斥学校中一些学术和社会价值观的学生构成。学生中的消极亚文化(主要表现为暴力行为、消费攀比行为、课桌留言、不雅口头禅等)是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的,因为它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构建起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制和减少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陶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陶冶最为重要。这不但是经验之谈,更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原则。学校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传递,使学生获取文化知识,体验人生意蕴,进而陶冶自己的个性与人格。校园文化从空间形态上看,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这种环境和氛围对学校群体有独特魅力。
1. 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一个人的中学时代正是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关键的成长阶段,接受的教育如何,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如何,将直接影响其一生的生命轨道和社会价值。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望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的过剩精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活动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成长环境。校园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因此,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无论是在激励学生的志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修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都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的中心在学校,学校的生命在于校园文化。构建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为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经常可看到这样的情况:两所不同的学校,即使上同样的课,用同样的教材,甚至由同一个教师上课,却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身处其中,人们能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这种差异性是由这两所学校不同的校园文化造成的。“校园文化是无形的向导。”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桥梁作用,也就是以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作导引,使师生逐步确立科学价值观、崇高的道德观,逐步改变生活和工作的理念、态度、方式、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环境和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起着改造作用,最终实现整个学校的教育改革。
3. 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创特色、造品牌,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学的战略理念。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有机结合,构成学校的育人取向,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品牌和特色。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又是学校办学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而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上。任何学校一旦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就会对学校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学校全体成员在共同的办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的统帅下,个性化地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而努力。
4. 有利于减少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三种青少年亚文化在几乎所有的中学尤其是高中都有所表现,即学术亚文化、娱乐亚文化和消极亚文化。学术亚文化是由那些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想上重点高中或大学的学生构成。娱乐亚文化是由那些热心于体育、约会、聚会和学生组织的学生构成。消极亚文化是由那些拒斥学校中一些学术和社会价值观的学生构成。学生中的消极亚文化(主要表现为暴力行为、消费攀比行为、课桌留言、不雅口头禅等)是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予以消除的,因为它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构建起和谐的中学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制和减少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陶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陶冶最为重要。这不但是经验之谈,更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原则。学校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化传递,使学生获取文化知识,体验人生意蕴,进而陶冶自己的个性与人格。校园文化从空间形态上看,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这种环境和氛围对学校群体有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