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生产与文化的传播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中国,参与知识的生产与文化的传播的行业、机构很多,出版业当在其中,出版人和出版社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缺少。然而,出版社中能传承百年者却为数不多。2012年,中华书局度过百年华诞,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周佳荣教授主编的《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一书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近代中国知识的生产与文化的传播不无裨益。
  一
  在笔者看来,出版社不仅是单纯的文化机构,以编辑出版发行各类图书、教科书、期刊为天职,更是出版人干预社会、表达诉求、树立社会形象的利器。1912年元旦在上海成立的中华书局,实际上就是出版人陆费逵、戴克敦、陈寅、沈颐和沈继芳等发现商机之后,谋求发展的一次成功尝试。
  辛亥革命爆发后,思想保守,具有保皇情结的商务印书馆掌舵人张元济断定“革命必不能成功,教科书不必改”。可是善于审时度势的陆费逵却集资2.5万元,与戴克敦、陈寅等人日夜兼程编辑拥护共和的教科书。民国成立后,把握时代脉搏的教科书一经中华书局出版,便迅速占领了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将商务印书馆甩在身后。因此,香港学者蔡思行指出:“中华书局的成立,正切合1912年中华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需要适合共和政体新型教科书的历史大势”[1]。斯言极是,如果没有陆费逵等人对政局变化的准确预判,就不会有中华书局的华丽登场。
  除了对时局的准确把握之外,中华书局的掌舵人还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杂志出版,打造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轻骑兵和先锋队。陆费逵观察到“一国学术之盛衰,国民程度之高下,论者恒于其国杂志发达与否觇之”。而杂志在知识的生产与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担负着与教科书并不完全相同的使命,特别是对不在校园中读书的社会大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看来,“杂志多,则学术进步,国民程度亦高。而学术愈进步,国民程度愈高,则杂志之出版亦愈进也。”[2]因此,中华书局成立不久,即于1912年创办了《中华教育界》。 1914年,又相继创办了《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等杂志。因为出版的这些杂志“销路尚佳,评论颇好”,所以在当年的12月,陆费逵于中华书局第五次股东会上报告未来的营业方针时,明确指出“除教科书外,希望较大者为字书及杂志”。可以看出,此时的陆费逵已把教科书、字书和杂志作为中华书局重点出版物。次年,中华书局又创办《大中华》杂志,邀请梁启超出任主笔,以3年为限。加之同年创办的《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中华书局推出了“八大杂志”。对于中华书局面向各界读者进行杂志编辑、发行业务的布局,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实业、儿童、学生、妇女等近代社会各个重要议题的作为,香港公开大学教授赵雨乐认为实乃“从最广泛的读者阶层,推拓至适切于中国的改革方案”[3],有利于启蒙社会大众。
  中华书局所创造的这种同时出版书籍与期刊的“书刊文化”,究竟在哪方面有别于报社兼办杂志及杂志社独自出刊的“报刊文化”呢?主编周佳荣指出,近代中国出版文化的发展与书店同时编印杂志是息息相关的,书店期刊对出版社的其他出版物起了宣传、推广和促销的作用,同时也聚集了一批作者向书店投寄和撰写文稿,其中不少文稿得以累计成书,编印单行本,成为另一种出版物。更为重要的是,书店借着创办杂志的关系,与众多作者以至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保持经常而密切的关系,编辑们在物色著书人选时,更是如鱼得水、知所取舍,[4]这既有力地推动了图书出版,又有益于图书与期刊的互动,形成某种优势,从而更好地生产知识、传播文化。
  在近代中国,书籍、杂志兼具了“商品”和“文化” 双重性格,对引进新知识和新思想,以至影响整个时代的文化与教育,扮演主导者角色。[5]中华书局在形式上与性质上,虽然是一个私营出版社,但对于国家的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也有所兼顾。这同样与陆费逵等中华书局的创办人及其同仁的努力分不开。正如舒新城所言:“因为要谋公司的生存,不能不注意于营业,同时觉得过于蚀本的东西,又非营业所宜。在这‘左右为难’的境况中,我们只求于营业中,发展教育及文化,于发展教育文化之中,维持营业。”[6]对于他们做好文化精神产品供社会大众阅读消费,借以发展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努力和贡献,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二
  显然,中华书局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与出版人、编辑、作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在不同的环节上参与着知识的生产与文化的传播,然而在以往撰写机构历史的时候,学者们颇为倚重机构本身所保存的档案资料、年报、内部和对外的通信、数据统计等等“客观”的文字资料,而以机构中的“人”作为撰写机构历史的主体对象,在已有的书写中并不多见。针对这种情况,蔡思行提出自己的看法,倚靠机构档案资料来勾画机构发展的历史,固然能客观并正确解答“何事”的问题,却没有解答“何人”的问题,机构历史的可读性将会有所减低。[7]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蔡思行以中华书局的掌舵人陆费逵为主线,利用陆费逵的笔墨、和中华书局共事的编辑、作者及员工的回忆文字,再加上民国时期出版的报纸和杂志作为旁证,撰写中华书局从创办至兴盛、从“民六危机”到二三十年代再到抗战前后的发展历史。这样的叙事模式和观察视角,强调“人”在历史变迁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华书局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危与机、对员工之情、对国家之义跃然纸上,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彭淑敏和曾汉棠的两篇文章,分别围绕陆费逵所著《教育文存》和《修身讲义》,探讨其教育思想、国民教育思想、修道养德思想等议题,有助于深化对陆费逵和中华书局历史的认识。
  在近代中国文化企业中,家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也很突出。丁洁就围绕常州人与中华书局这一主题展开了叙述,并通过展现中华书局出版人、辞典部部长、《辞海》主编沈颐,中华书局常务董事吴镜渊和印刷所副所长唐鸵三位常州籍人士在中华书局创办、危机和发展中的努力和贡献,揭示中华书局的早期发展与常州人的关系。
  在中华书局的百年历史中,香港分局所经历的峥嵘岁月同样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梁伟基通过发掘《陈君葆日记全集》中有关港局的记载,勾勒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港局的基本情况,包括港局的主要负责人及其关系,文化界、政界与港局的往来情况、港局的出版事务等,将不少重要的人物和片段呈现出来,为未来港局研究奠定基础。   在中华书局,不论是在上海,还是在香港;也不论是整个出版机构的发展脉络,还是图书、教科书、杂志的出版取向、价值观念,往往都受到其掌舵人的深刻影响。因而对相关人物做出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透彻地了解中华书局的诸多方面。[8]对此,笔者深表赞同,并且坚信如果能够对出版人、编辑、作者、印刷者、发行者、读者的互动多予关注和集中探讨的话,该书乃至新闻出版研究成果都将跃上一个新层面。
  三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勃兴与新媒体的出现,使出版物成为了思想家、文人、政客、作家、知识分子,以及社会、文化界、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9]出版人借由编辑、出版、发行等一系列活动,与作者、读者进行互动,并满足着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和期待。大量的思想主张、生活哲学、文化观念等凭借不同的文化载体传播开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政治观念与思维方式、知识系谱、社会文化的样貌。知识本身不断地被文化生产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并传播开去,成为公共知识和社会文化。
  教科书被视为近代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体和主要途径,对在校学生的影响特别大。然而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因为编者受到时代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建构的知识又成为一个特定时代知识场域,编著者去取资料的观点,也反映一个时代风貌,因此研究教科书表述的内容,不独注意其思想启蒙的作用,也要注意教科书内文本记载的时代面貌。“其中针对妇女儿童的教科书,更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甚为关注的课题。”[10]香港树仁大学教授区志坚从《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入手,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在字里行间发现教科书的编者意欲塑造女“国民”形象的努力。他还通过对女性身份的解读,探讨传统、观念和知识的变迁等深层次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区志坚将教科书中的课文与传统的女子教材进行对比,以解答新的文化生产对时代话语的回应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传统观念的现代化表达等问题。对比的结果是,《国文》内谈及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子形象,蕴涵着对传统女子读物内“男主外,女主内”观点的重新解读,认为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是由于两性“生理关系”与性格所致,“是把男子和女子分为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责任”[11],不仅要求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具有中外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商业知识、公共卫生及政治体制的知识系谱,还要承担起料理家务和奉献国家的双重工作,成为“融合国粹欧化”的“国民”和为家为国的“共和国国民”。他指出,《国文》建构的女子形象,既有传统道德观念在民初得以保存的一面,又兼具帝国瓦解的新形势下,对于重建女性社会形象的急迫需求,既复杂,又含混,认为传统与启蒙不是违背,而是相辅相成。区志坚还大胆地提醒读者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作一番亲身体验:若身处晚清至民国“转型时代”的中国,国家朝向现代性的发展,这种时回传统,时向“进步”的情况,可能才是一个真实知识界的面貌。[12]
  香港浸会大学学者侯励英对《中华妇女界》杂志的研究亦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华妇女界》是一份以女子为主要读者的生活消闲式刊物,内容涉及教育、婚姻、就业、家事等内容,其中不乏有关生活品位、文学消遣、奇闻趣事等迎合女性读者口味的文章。但是编者的主观意图却隐含在里面,即“透过文章的刊载和渲染,以及女性读者的响应,双方产生互动的关系,共同就女子政治、教育、就业、国事、权利等论题抒发意见,逐步凝聚了女性的力量。”[13]作者发现,《中华妇女界》致力于培育女子心智,所关注的是女子“为女”“为妻”和“为母”的角色,最终目的是让女子一来可以“修身”,二来能够“齐家”,独立自存,既不是家庭的负累,也不是社会的包袱。该杂志呼吁打破传统男女不公的现象,但也质疑女子平权的能力,认为必须考虑“男女固有特性及分业之原理”,而男女不需“强同”于一。它关注女子必须面对的问题,推动女子面向社会,但也宣扬女子须以家庭为重,强调她们为妻为母的天职。
  由此观之,该杂志的编者所重视的依然是女子的家庭角色,讴歌的还是“贤妻良母”等传统女性观及其典范。因此说,它只是对传统的一些女子典范诸如“忠贞”“孝敬”“克勤”“俭朴”等加以沉淀和重塑。[14]然而,它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重新解读即对传统观念的现代表达及其背后隐藏的意义值得关注。实际上,编者是冀望通过既有性别制度,通过男性对女性进行自上而下的规范和劝导,塑造以传统女子典范为蓝本的“新”女性,这在近代社会性别关系调整中似乎是进中有退。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退”也正是历史进程中难以跨越的地方。这也再次证明,在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中,充满矛盾、冲突,有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现代很难一下子挣脱传统的捆绑,即便是在新式出版机构中,也还在传播着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文化。
  四
  出版与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的关系耐人寻味,值得深究。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输入,中国文化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文化在经历近代文化再造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双重挑战和抉择。如何理解西方文明与“现代”、如何定位中国文化和“传统”、如何“融合国粹欧化”摆在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出版人的面前。出版人不仅掌握了知识、文化承传与创新的载体,而且自觉或并不自觉地充当了知识、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者和工具,将自己写进历史。出版社通过知识生产、文化传播的各种实践活动,不仅展现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而且参与缔造了中国人的知识系谱、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近代民营出版业的勃兴,主导了20世纪中国的知识革命,变革了传统知识生产的模式,亦改变了编者、作者、读者和文本书写之间的关系。借助出版研究的独特视角,我们得以窥见知识生产之于时代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及其独有的魅力。
  注释
  [1]蔡思行:《时代的追忆——不同的“我”与中华书局》,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4—35页。
  [2]陆费逵:《宣言书》,《大中华》1915年第1卷第1期,第1—2页。
  [3]赵雨乐:《民国共和体制的抉择——从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说起》,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3页。
  [4]周佳荣:《中华书局与民国时期“书店期刊”的风行》,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76页。
  [5]同注[2]。
  [6]舒新城:《中华书局编辑所》,《图书评论》1932年第1卷第1期。
  [7]参见蔡思行:《时代的追忆——不同的“我”与中华书局》,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9页。
  [8]参见丁洁:《中华书局研究述评》,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1页。
  [9]赵雨乐:《民国共和体制的抉择——从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说起》,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13页。
  [10]区志坚:《建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性“国民”——陆费逵的教育思想及〈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42页。
  [11]区志坚:《建构“男勤于外,女亦勤于内”的女性“国民”——陆费逵的教育思想及〈中华女子国文教科书〉》,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58页。
  [12]同上,第179页。
  [13]侯励英:《以“修身”、“齐家”为己任——〈中华妇女界〉对传统女子典范的重塑》,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34页。
  [14]侯励英:《以“修身”、“齐家”为己任——〈中华妇女界〉对传统女子典范的重塑》,周佳荣主编:《百年传承:香港学者论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54页。
其他文献
自然国学丛书,李赓扬、赵沛霖、徐道一等著,海天出版社,2012,2014  作为我国第一套关于自然国学[1]的学术研究著作,《自然国学丛书》现已出版两辑共16种,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改变了历史上传统国学研究只有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内容,而没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面研究内容的局面。这样的担当同时也决定了该丛书的灵魂与最大特色是学术上的创新,唯有学术创新,才能从新的角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
期刊
葵花走失在1980,张悦然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临界·爵迹,郭敬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  文学作品和人,和历史一样,延续的时间和占领的范围并不能说明它们真正的品质。划分作家作品,10年太短,从40、50、60、70后作家的铺垫影响,到80、90后的模仿和商业化运作,几十年间的写作风格、题材和内容上并无创新之处,像煞有介事地去归类总结显然为时过早,也并未看清80、90后与这个时代社
期刊
受访人:理查德·兰德(Richard Rand),阿拉巴马大学英文系荣休教授,现居巴黎,担任法  国著名的诗歌杂志Po&sie编委。兰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文  学理论。他是德里达和让吕克·南希的重要英译者。(以下简称兰德)  访谈人:曹一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以下简称曹)  一、解构的遗产:从德曼到德里达  曹:兰德教授您好!您是保罗·德曼最年长的弟子,是否可以请您先介
期刊
将“文化例外”坚持到底,这是法国文化部长奥雷莉·菲莉佩蒂一篇文章的主题,刊发于2013年6月14日的《世界报》上。之所以在此时推出这样的文章,是因为6月17日开幕的G8峰会,欧盟和美国拟宣布开启“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倘若达成,这将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无疑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对于此次谈判,法国坚定地将“文化例外”作为同意谈判的“红线”,为在欧盟内部达成一致,经奥雷莉
期刊
由孙康宜、宇文所安两位教授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文版(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6月第1版)的面世,引发了学界的热评,赞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在批评的意见中,以张定浩先生的《解构主义的招数》一文最为尖锐。张文将此书对解构主义文学史观的运用概括为两点:一是暗用德里达的“延异概念”:经典甫一出现并不是经典,它的经典性是被后世慢慢描绘出来的;二是所谓的“惯例与倒置”,即赋予一贯被认为是边缘性的东西以
期刊
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李炳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最近出版的《中国诗歌通史》打破古代诗歌研究的断代界限,从先秦直贯当代,堪称中国文学史研究尤其是中国诗歌史研究的皇皇巨著,是中国诗歌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代表了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的《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由李炳海教授撰写,全书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表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  以体论诗,体中求变  前人在先秦诗歌
期刊
最初翻阅《重新思考文化政策》一书时,不会想到去为它写一篇评论。这首先是因为该书与其说是一本闪现着思想火花的专著,不如说是一本带有综述性的教材,书里夹杂着来自技术决定论、品牌研究等不同视角的各种观点,议题并不集中。另外,笔者本人并不喜欢英国的文化研究,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作家尤其是第二代第三代学者有一种莫名的故作高深和含糊其词,而且通常站在一种调和主义的立场之上。这种模棱两可的含混极大地着削弱了这些学
期刊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尖锐的问题。如何持续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改革。本刊发表的一组文章,系一家之言,供读者讨论思考。  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里,对蒲鲁东的批评可以说是非常刻薄的。马克思指出,在法国,蒲鲁东理应是一个拙劣的经济学家,他却以卓越的哲学家称著。在德国,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哲学家,而他又以优秀的经济学家出现
期刊
民主的限制,赵鼎新著,中信出版社,2012  一、为民主辩护的两种思路  美国学者卡尔·科恩说,“为什么要有民主?这是如今民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最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最有效的为民主辩护是罗列民主在实践中的优点。我毫不犹豫地把这样的辩护称之为实用主义”,“它着眼于民主的效果或民主将导向什么,而不是着眼于民主的来源或根源”([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0
期刊
文字走向民众,文学大众化,文化民主化,作为现代以来的新传统,在中国已坚持百年,至今仍是值得坚持的大方向。说来容易做时难,对滚滚红尘和历史浪潮中的文人而言,这实在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历史的因袭甚重,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和士人保守的势力太过强大了。也正因此,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奋力搏击和锐进张扬,中国文学在五四以后都常有反复,如同中年人的失意、颓唐和保守。在这种对传统的逆袭中,沉闷和徘徊是自然的。其原因固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