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最近一次调整与历次调整有着本质的区別,是我国汇价改革步入正轨的转折点。作者在自己多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关制约因素;提出了人民币汇率今后应向弹性汇率制过渡的观点;并且指出随着国内物价的理顺,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币汇率管理将趋向更灵活、更适应市场供求变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会使人民币汇价真正发挥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其他文献
《比较利益原理与利用外资决策》—认为利用外资同样受比较利益法则的支配,只不过利用外资所进行的国际贸易实现的是一种长期比较利益。本文论述了利用外资实现长期比较利益的规律,为我国制定利用外资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正> 商品经济和国际分工的发展要求扩大横向融通。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办境外投资企业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和金融业的热点。由于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到境外办企业,在起步时间、经营规模和战略目标上都有区别。反映在外汇管理的政策和办法上,既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我国境外企业的外汇管理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我国境外企业外汇管理的变革与现
<正> 世界经济自80年代以来,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性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谁吸引的外资多,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吸引外资纳入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作为强化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将其视为国内生产、对外交换的传统模式,向国际产生、跨国经营的现代模式跃进的关键环节。境外直接投资,也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方式之一,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境内机构向海外投资起步于80年代初。随
<正> 如何开发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世界一些发达国家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风险投资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风险投资的发展及特点风险投资是指对新兴的高技术及从事新产品开发的公司的投资。这里“风险”的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营和市场上的风险,而是指技术开发的成败和产品市场的前景,在开始投资时还无法确定和掌握的风险。风险投资是由风险资本、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三个部分组成的。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私人投资、政府投资及一些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此外,还有一些大公
<正> 利用外汇贷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是加速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出口创汇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外汇贷款指运用银行在国外组织吸收的外汇资金,以有偿的方式贷给企业,企业必须以外汇归还的贷款业务。外汇贷款项目从建设到还款涉及到计经委、财政、税务、外管、工商行玫、电力、供水、燃料供应、主管部门等各个方面的外部因素,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价格、成本等还款因素,受国内和国外各种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而各种因素的变化会给外汇贷款项目带来较大的风险。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看,外汇贷款业务不可能超
蔡德贵,现为山东大学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史哲》主编、《孔子研究》主编。1970年3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正> 由中国金融学会和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共同召开的中国金融学会对外金融研究会台资问题研讨会于1991年6月6—9日在宁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务院侨办、经贸部和社科院有关部门以及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40余人。收到学术论文20多篇。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针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1.今年5月份台湾正式结束对大陆敌对状态以后,对于较大规模地吸收台资
<正> 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导致了相互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强,并由此带来了对国际经济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当今的世界经济正逐渐走向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极为紧密的网络之中。正如日本经济学家宫崎义一所指出的那样:战后各国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它们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来实现的,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强要求各国在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上的协调一致与合作。1987年10月的股市大崩溃证明了世界经济的这一特点。它一方面证明了“虚拟”经济必然会对现实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及灾难;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要解决世界经济困难与
进入90年代之际,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变化:东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动荡之后正致力于经济转轨;两德统一,西德重建东部地区正付出越来越高的代价;海湾战争摧毁了一些中东国家由石油美元建立起来的巨额财富,为重建家园它们不得不举债海外;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出现经营困难,对外贷款谨慎,似乎出现了银行信用短缺的迹象;……这些变化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和方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人们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最近,本刊编辑部收到了许多关于这一问题的稿件,为此我们在本期特辟《国际资本市场专题讨论》一栏,我们热切希望专家
<正> 在西方国家比如在美国、英国和日本,人们对是否正在经历一场银行信贷短缺危机(Credit Crun-ch)存在着争论。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情咨文中指出:银行信贷短缺对加深和延长美国经济衰退已构成了威胁,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认为“信贷短缺是(美国)货币政策目前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相同的观点还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报刊上。他们指责信贷短缺是由于过度管制(Over-regulation)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资本充足比率的规定阻止了银行向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提供贷款而造成的。但是,《欧洲货币》第三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