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次实验看“发现法”的利弊

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发现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它的实质就是要让学生以“小科学家,小发明家”的身份,沿着老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发现”并获得知识,发现法倡导人布鲁纳认为它可以产生两个效用。一是“愉快”,即能使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兴奋感”从“化意外和复杂性为可预料和简单性”的行动中获得理智的满足。因此发现学习是比较生动活泼的。二是“迁移”能力的提高。这是指学生从发现学习中能获得这样一种能力,这个能力表现为在他遇到类似的但未学习过的问题时:其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即举一反三能力加强。为了检验布
其他文献
<正> 我们记P(a、b、c)=a~3+b~3+c~3-3abc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公式为: P(a、b、c)=a~3+b~3+c~3-3abc=(a+b +c)(a~2+b~2+c~2-ab-bc-ca), 这个公式在因式分解中,在多项式的恒
上期写这个题目,我担心文章长了没人看,问题才一展开,就匆匆收住了。事后,总觉得有话闷在肚子里,没有说透,终于忍不住,再补充一段。后退一步天地宽,不一定非要盯住汽油车去比
由于汽车的自身特点,汽车听音环境对听音效果具有以下一些不利影响。 (1)小空间。与一般的房间相比,车室容积只有几十分之一。例如日本产2000 L级车的容积约为10 m~2房间的1/
用平面几何知识去解决代数、三角的问题,就是把数量关系的刻划与几何图形的形象直观有机地联系起来,使问题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以充分的展示,并据此进
<正> 应用数学归纳法时,同学们的主要困难是怎样由“假设n=k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正确”。其中尤其对不等式问题、几何问题更感困难,为此介绍一些常用方法供参考。 1
<正> (一) 周传军六年制重点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第128页第17题是: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等于S,这个侧面与它所对的棱的距离等于α,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等1/2Sα。人
沧州市区警务运作推出了交警、巡警、治安警三警联勤的动态管控机制。基本模式:市局成立警务联勤专职领导小组,下设两个联勤支队,支队下设联勤大队,对市区警力进行重新组合,统一指
一九九三年1月1日青海省西宁市伊斯兰教协会召开禁毒动员大会,向全市穆斯林同胞发出了《关于禁止贩毒吸毒的倡议书》。1月1日云南省镇康县公安机关抓获毒犯2人,缴获海洛因13公斤。1月4日
<正> 本文介绍一些格点的基本知识,提供一此与格点有关的题例,它可作为中学课外活动资料。一、格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叫格点,格点又叫整点。它具有下述两个基
<正> 本文用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综合证法概述锡瓦(Ceva)定理引出的定理系,从而把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内心、旁心统一成三角形的广义重心,把相应的诸线统一成三角形的广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