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形态学及解剖学比较

来源 :西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ganle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缫丝花与单瓣缫丝花的根、茎、叶、花进行了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两种缫丝花营养器官形态与结构基本相似,2.二者的花托-托附杯在形态上明显不同,缫丝花呈深碟状,单瓣缫丝花呈壶状,3.缫丝花的重瓣花瓣是由雄蕊和/或者离心皮雌蕊发生瓣化形成的。表明雄蕊,心皮与花瓣在起源上是同源的。
其他文献
研究白细胞介素-2与狂犬病毒N蛋白基因工程产物的免疫活性。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结果显示经基因扩增分别获得400bp和1400bp的IL-2和狂犬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构建了表达载体PLY-4IN,于工程菌中转化后。得到56KD重组
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现代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其引领下,医学教育课程、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明显的变革,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AmplifiedRstricitonfragmentpolymorphism,简称AFLP)是由Zabeau等1992年发明的一项新的DNA指纹技术,它结合了RFLP和PCR技术的特点,具有RFLP技术的可靠性和PCR技术高效性,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AFLP扩增片段的谱带数取决
生物技术领域十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罗明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现代生物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项关键技术,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现代生
团体辅导方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一项有益尝试,运用团体辅导模式可激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构建开放型教学课堂,更为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这种教
预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求知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学生上课前准备充分,有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上课时结合教师的讲解,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适当引入历史文化资源对实现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上要紧扣讲授主题、突出地方特点、彰显时代精神。在教学中引入历史文化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电教信息部在“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指导下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学科工作室建设为载体创新教研方式,以教学大赛为依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
紫标S系是杂交育成的具紫叶隐性遗传标记的、不育起点温度低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日长14小时/天,日均温24℃左右(19~27℃变温)人控条件下,以及在贵州贵定(北纬26°35’,海拔1006米)自然光温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