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游戏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最重要的是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游戏运用中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必须研究和制定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遵守。二是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必须因材施教。
  【关键词】音乐教育 小学生音乐 游戏 心理特点 课堂气氛
  音乐能够带给人愉悦,音乐课却带给我们困惑,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如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我来讲更是如此,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不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但他们可以轻松的哼唱周杰伦的《双截棍》,每每到了音乐课上我都很难控制学生的思绪,比较唱歌跳舞,我相信他们更愿意去操场上踢球跑步,甚至我放一些流行歌曲,都比弹奏那些优雅或者说充满童真童趣的教学歌曲要更受他们的欢迎。
  是什么让音乐课成为副科中的副科?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距离音乐课越来越远,而在小小年纪就或被迫或主动的亲近良莠不齐的流行乐?课余课间这成为我深深思索的课题,我的小学时代音乐课还并不专业,我还记得我们的班主任,高瘦的数学老师用蹩脚的姿势边拉手风琴边教我们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情景,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相对专业的音乐老师却面对学生的漠然手足无措,究其原因,我想更多的是方法问题。这就不得不说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了。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尽可能从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游戏不同于其他一般的音乐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本身的体验与感受,剥离外在形式的虚繁,紧扣音乐的实质,从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小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所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首先我们要清楚音乐游戏具有哪些意义:
  一、音乐课相较其他的学科确实有独特之处。音乐课上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喜欢并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它是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而不是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教学。例如学生在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小猫钓鱼”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猫,把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小鱼”身上,“小猫”钓到“5”时,让学生唱“5”,钓到“4”时,让学生唱“4”,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些音符了。
  二、音乐游戏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联系语文课本中有关父母之爱的课文和动人的传统孝道故事以及《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在反复让学生理解文字内涵的同时,学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让他们真正的带着自身的感受与感情却学习,增强了他们的乐感,加深了他们对伦理道德的浅显认知,更是让他们对父母之爱感同身受,课堂效果十分明显。
  三、在音乐游戏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老师要做的就是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中,学生可以凭借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与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角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体现,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升。
  作为爱好音乐的教育事业的老师,我们应该仔细的去探究:我们的在教学活动中,该怎样去运用音乐游戏呢?我们并不是要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为了游戏而游戏最后也只不过是让学生觉得好玩而已,真正的教学目的反倒不能达到。因此我个人认为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必须研究和制定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且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服从指挥,否则的话课堂很可能一片混乱,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意外。
  其次,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必须因材施教,提倡对学生素质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研究不同年龄段的音乐游戏。低年级的学生童真未泯,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爱表现,容易被生动的情节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可以通过教具配合音乐游戏牵引他们的注意力。中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要在游戏设计中多对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方面的引导,随时掌握和调动他们的思维活动。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心理变化和身体变化都比较明显,应该多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不能强制性的规定他们去做或不做什么,尤其不能引起他们的逆反情绪。要进一步吸引他们成为游戏的创造者和发起者。
  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音乐游戏这个手段,让音乐课在轻松愉悦中,在唱、跳、玩中令学生热爱音乐,乐于学习音乐。
  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在运用游戏时,一定要和音乐教育相统一。学生不能在热火朝天的游戏中玩过就算,只是为好玩而好玩却获得不了什么知识。老师一定要明确音乐游戏只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在音乐课堂上要结合其他方法灵活运用。老师应该抓住音乐游戏的音乐性和趣味性去设计游戏,比如——音准训练游戏、节奏训练游戏、音乐感受力培养游戏等其他类游戏。要利用音乐游戏去发展音乐教育,发展音乐事业,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发展心的音乐,心的教育,用心去创造新。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发,我们的教育就顺理成章的成功了。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电力企业内部来看,开拓电力市场、增供扩销、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电力企业的中心任务,电力营销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从外部看,客户和社会各界对电力企业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服务水平已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当务之际。  如何实现95598由传统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中心向集约化的客户联络中心、问题解决中心转变,并能使客户与供电企业内部各环节达到信息共享,共同
大学语文可以利用其学科优势,着力培养高职生的阅读、写作、说话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真正实现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突出大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面临21世纪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重视。但是我国的教育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作为一个政治
近年来由电气打火引起的火灾事故呈现有增无减的态势。从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火灾事故来分析,电气打火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原因,为了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相继制订或修改了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我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工程中设计、安装以及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不断总结,形成了自
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成为独立的英语语言应用者,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课中把握时机.构建高效中学英语课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
【摘 要】对正压气力输灰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堵管、磨损和如何降低输灰耗气量问题,对该系统调试和优化运行经验进行分析及比较。  【关键词】气力输送;煤灰;密相气力输送;仓泵;沉降灰;粉煤灰;双套管  0.前言  气力输送是指在输送管道内借助压缩空气储能将物料按设计线路送至最终目的地的输送方式。其优点是输送效率高、设备构造简单、维护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所谓正压气力输灰系统通常气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右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达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对于美术老师来说,范画与不范画之间那个对教学效果更有效,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到底要不要范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些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 范画 美术教师  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范画好还是不范画好,存在着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老师的范画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留下了很多优美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职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
【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阶段开设的美术鉴赏课,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同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任务是艰巨的。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新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特别在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调整、教学行为改变、等方面都要进行转变,来适应新的标准要求,适应变化的新教育环境,为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材付出更大的努力。  【关键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