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我们迎来了。《MIDI音乐制作》改版的第一期,同时也迎接了杂志两岁的生日。笔者还清晰记得2004年的夏天,第一次到编辑部、第一次和曾总畅谈杂志未来的情景,转眼两年飞逝而过,杂志从最初的试刊号发展到如今全彩配光盘的月刊;读者从北京上海发展到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办公地点也从健翔桥的小屋搬入了三元桥的大楼。一切都预示着杂志正走入正轨化,更预示着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中国的电脑音乐行业,很多“第一”的头衔回忆都是苦涩的。第一个电脑音乐论坛一“四通利方一数字音乐论坛”(1996年建立,新浪网前身),转眼十载风云早已消散殆尽,只有中国第一批接触MIDI并有条件上网的专业人士还依稀记得;第一本电脑音乐图书一《电脑音乐的制作与技巧》(1996年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已经属于很多MIDI学者研究历史收藏之用;(两位作者早已淡出MIDI行业不知了去向):第一个电脑音乐专业网站一数字音乐实验室(MusLab)随着站长兼笔者偶像王巍的转行,而于新世纪初尘封到了记忆中:一直坚守电脑音乐技术阵地的中国第一代MIDI音乐人代表一胡戈,也随着“馒头”的大火而偏离了MIDI航线(可笑的是很多人至今还以为胡戈是搞视频出生的,殊不知96年就接触MIDI并开始大量电脑音乐技术研究的他,绝对的是中国第一代MIDI音乐人代表)。
众多的“第一”纷纷倒下并不能说明电脑音乐在国内发展的颓靡,相反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加入了电脑音乐制作的行列,MIDI的概念也越来越热门,这更让我们坚信中国第一本电脑音乐杂志——《MIDI音乐制作》一定会继续走下去,尽管遇到的艰难险阻,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有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能够体会,但无数读者的期盼和支持才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我们深知这个“第一”的重任和压力,不断努力来回报读者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能做到!
最后,希望《MIDI音乐制作》杂志能陪伴你一同成长,也希望《MIDI音乐制作》杂志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在中国的电脑音乐行业,很多“第一”的头衔回忆都是苦涩的。第一个电脑音乐论坛一“四通利方一数字音乐论坛”(1996年建立,新浪网前身),转眼十载风云早已消散殆尽,只有中国第一批接触MIDI并有条件上网的专业人士还依稀记得;第一本电脑音乐图书一《电脑音乐的制作与技巧》(1996年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已经属于很多MIDI学者研究历史收藏之用;(两位作者早已淡出MIDI行业不知了去向):第一个电脑音乐专业网站一数字音乐实验室(MusLab)随着站长兼笔者偶像王巍的转行,而于新世纪初尘封到了记忆中:一直坚守电脑音乐技术阵地的中国第一代MIDI音乐人代表一胡戈,也随着“馒头”的大火而偏离了MIDI航线(可笑的是很多人至今还以为胡戈是搞视频出生的,殊不知96年就接触MIDI并开始大量电脑音乐技术研究的他,绝对的是中国第一代MIDI音乐人代表)。
众多的“第一”纷纷倒下并不能说明电脑音乐在国内发展的颓靡,相反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加入了电脑音乐制作的行列,MIDI的概念也越来越热门,这更让我们坚信中国第一本电脑音乐杂志——《MIDI音乐制作》一定会继续走下去,尽管遇到的艰难险阻,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有参与其中的每-个人能够体会,但无数读者的期盼和支持才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我们深知这个“第一”的重任和压力,不断努力来回报读者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能做到!
最后,希望《MIDI音乐制作》杂志能陪伴你一同成长,也希望《MIDI音乐制作》杂志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