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描线性心得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描为独立艺术学科门类,单一色着未有色彩介入,其材质本身灰色质地的柔,颗粒质地的细,面面相关的意等等种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组合,是素描本身的特性与绘画的语言,同时对素描线性的探索不曾间断,而“似简非简”很好的诠释了素描线性其独到之处,线性传递的视觉盛宴,是对似简单素描线性的把握及转化,通过线性传达出的观念,技巧的掌控,为长时间探索建立转化最终将于纸面或画布,呈现出来。本文结合素描线性,分别从素描的质地,素描线性的运用,素描创作的意义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素描心得;素描意义;线性质地
  素描,对于学习美术者而言,估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常用于基础练习,入门必备,易于上手,方便修改,等特征,似乎,“掌握”不难,成为开始绘画之路的首选,入门造型的基石,对于素描的运用,也一直伴随绘画左右,随着大量素描的课程学习,让我们能用素描材质有一定的掌控能力,对所画之人或物得以细腻入微,运用自如且有一定的深度。当然常用也并不等于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一、素描线性质地
  当对素描的运用上升到一定程度,便会对材质有一定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并谈不上有一定的研究,因仅有课上的学习体会是远远不够的,不局限于课上,课下的专研时间有多长,如何专研自己的关注点,应该是每个素描领域关注者的表现。对素描领域专注的点和多种学习方法途径,因取物立意均有所不同,成了各不相同的关注与追求。对材质的运用方法也各不尽相同,不管表现素描灰色质地还是素描本身带来的颗粒质地,线性无拘束,还是面面相关的对比等,都需要细细去咀嚼,持续积累的深入研究,不断关注下的所感和心得的收获,素描材质同一材料,因表达的物,传达的意各异,创作形成的关系最终各有所得,我們以席勒的《掀起上衣的女孩》为列,画面内容初入眼易让人联想到淫欲,当然除此之外,不得不看到的是他对线性的处理,人物情绪的把握,情绪饱满,线条条纤细而多变,用线来带领我们欣赏整张画面,其笔下的女性人体是线的集合,亦是情绪的融合,用干枯简洁的线条,来夸张、收缩和起伏感强烈的形体,线性的处理造成人物形变,夸张动态姿势,服饰点缀,使作品传递强烈的视觉冲击,入目便自留三分。这不紧又让我们想起了克里姆斯的素描,看似狂放,寥寥数笔的勾勒,笔下女人体形象透气,生动自然流淌于纸面,看似简单易画,其实是个人对线的敏锐研究,展现的是对素描线性的强大掌控能力,并非易事,线性与思想观念相结合,营造出女性柔软的画面氛围,具有其个人的观念介入,其独特性富有感染力的绘画语言。用线性主观处理画面的构成,最终用素描线性成为绘画语言形成,亦是其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事实证明每一种对素描材质独特的关注探索运用,都有效地拓展了素描领域的语言丰富性。
  二、素描的线性心得
  对素描线性质地探索及运用,对材质质地的关注,探寻研究,并最大程度上去尝试,去“掌握”,于2013年开始,那时为油画的创作做准备,用素描画着种种奇奇怪怪的草图,最终因众多的线集聚一起,产生异变,吸引了眼球,由此开始了我对线的好奇,欲观其妙,线性成为了我的日关注对象,始终保持着持续探索,探究其内在的丰富性,得以保持对素描线性创作的热情,从线性的疏密、松紧、轻重、缓急、跨度,等方面来推进,它带来的感受与体验是很珍贵的,体验截然不同,线性传达的情绪,呈现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于是线性怎么走,怎么控制,如何从思想转换为观念,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用线性来推进作品的成形,运用线的疏密关系来传达个人的感受。将所感所得,依次转换展呈现于画布,线的长短、虚实,来表达我要表达的物,传达的情。似乎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素描线性质地的介入,用线诠释作品的内容,线性作为我们思想的载体,来推进作品创作,于是画面中线行于笔端,曲折而走,无拘束的将内心所感所悟,展示于画布之中,笔触形变,线与线交错,重叠,构成尘旧的怀念之感,似心象。
  三、结语
  始终相信只有对素描绘画不断的持续关注,才能有所得,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称得上对材质有所研究,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素描,为造型的基石,思想的载体,一切造型的源。
  参考文献:
  [1]【美】纳尔逊·古德曼著彭锋译.艺术的语言通往符号理论的道路.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100871,2013年.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100871,2006年
  [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其他文献
【摘要】:語用学作为一门较新的科学,它的相关理论使人们能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语言和使用语言。尤其是语言行为理论和语境理论,不仅改变着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教学。本文探讨语用学相关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次,英语教学中运用一定的语用学原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语言交际能力。  【关键词】: 语用学;英语教学;语用能力  【Abstract】:Pragmatics, a
期刊
【摘要】:巴塘弦子舞是一种优美而又抒情的藏族舞蹈,其中的伴奏乐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牛角胡是其主要的伴奏乐器,汉语称其为“弦子”或“弦子歌舞”。它活跃在藏族地区,为藏族人民做喜爱。表演时,由数名男性持拉弦乐器“毕旺”(胡琴)在队前演奏领舞。  【关键词】:巴塘;弦胡;琴手;律动;节奏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是川滇藏三省区的结合部,是一个以藏民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境内气候温和,川山秀美,千百年来,生活
期刊
一 羌族以及羌族传统民歌  羌族,自称尔玛,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汶川、理县等、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其它省市。现有人口约30.6万人(2000年)。羌族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万物有灵,多种信仰的灵物崇拜。羌族传统的民歌内容非常的丰富,题材也非常的广泛,是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集
期刊
【摘要】:在《历代名画记》中,关于谢赫所提出的“气韵”尤其强调。“气韵”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内在精神,“形似”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载体,“气韵”与“形似”二者相辅相成,合则两美,离则两伤。  【关键词】:气韵;形似;创作  张彦远,字爱宾,出生于名门望族之家,凭借其家庭传统的深厚积累及自身刻苦专研,成为唐代著名的书画家和书画理论家,《历代名画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史中第一部系统而完备
期刊
【摘要】:演唱者的舞台演唱是长期在课堂训练之后在舞台上进行演唱表演的一种形式。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舞台上的演唱,一些突发状况会使心理上的一些因素有一定的变化。当演唱者避免不了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时,正确地、及时地调整心理状态,会对演唱者完整地演绎声乐作品有所帮助,并影响着演唱者内心的感受。于是对于声乐演唱者在舞台演唱时的心理上的相关探究也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舞台;演唱;心理;  一、舞台演唱
期刊
【摘要】:戏曲为中国现代音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与中国现代声乐中互相交融、两者互相发展,为民族声乐领域奠定了基石。本文主要论述了戏曲唱法的润腔咬字在歌曲《故乡是北京》上的借鉴与运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戏曲唱法、京歌唱法的润腔在历史沿革中的发展;二、对《故乡是北京》歌曲的唱腔研究与结构分析;三、对《故乡是北京》的润腔剖析以及对曲中的风格、韵味等细节进行分析。  【关键词】:故乡是北京;戏曲
期刊
【摘要】:诗与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门类,二者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意境上,或是在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与共通性。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各自有着独具特色的审美的特性,二者在互动过程中经过很长的历程,诗画的融通形成中国独有的民族风貌。本文通过诗画交融产生的背景、发展与其深远的影响来进行简单的阐述,来了解中国文化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唯美意境。  【关键词】:诗画交融;意境;气韵生动  一、中国画中诗画
期刊
【摘要】:毕加索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在拍卖行中价格斐然,但是,它为什么这么贵?因为它是艺术,什么是艺术?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提及的问题,也是艺术史学家,一直研究和不断被解释的问题。而为什么要谈及艺术家,因为艺术家在引导着艺术的走向。  【关键词】:艺术;艺术家;艺术的走向  《维棱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艺术史的开端,宗教崇拜是艺术发展的推动力,基督信仰是欧洲艺术的摇篮。一直到中世纪,宗教与艺术一直捆绑
期刊
一、发展现状  动漫一直都是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如今,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因为将近有4亿的观众为我国的青少年群体,而这些青少年恰恰成为了这些动漫的爱好者。如今动漫衍生品已经延伸至服装、日用品、文具、收藏品、主题乐园、出版物、食品饮料等领域。  中国的衍生品市场一直充斥巨大潜力,但是现状不容乐观,国内动漫发展不成熟,而且又受到外国动画及其衍生产品的冲击,这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国的动漫衍生品
期刊
【摘要】:泸顺起义精神主要包含首创精神;大爱精神;知行统一;大局意识;团队奋斗精神。新时期需大力发挥泸顺精神的时代价值,吸泸顺精神之精髓,助力精准扶贫;扬泸顺精神之风帆,促社会和谐;传泸顺精神之意蕴,提个人品质。  【关键词】:泸顺起义;精神内涵;时代意义  一、泸顺起义概况  1926年12月至1927年5月,在四川顺庆、泸州、等地相继爆发了由共党人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泸顺起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