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育模式下职高音乐课堂的建构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如何在情感教育模式下构建职高音乐课堂进行研究,希望以此拓展职高音乐教育的深度,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音乐之美、生活之趣。
  【关键词】情感教育;职高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人才上升通道的多样化,中专、职高院校走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但由于职高院校从建校到发展时间都十分有限、招生起点又低、办学质量也一直未受到社会各界的全面重视与肯定,这些无疑都是职高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忧患。作为艺术类课程,职高音乐不像其他知识课与技能课一样有着十分明确并且功利的目标。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与真实表达,所以在职高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传授基础的乐理知识,更应该带领学生通过聆听音乐、鉴赏音乐、品味音乐故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在课堂教学中,职高音乐教师应该创新并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情感教育为中心构建职高音乐课堂,让学生的心灵接受音乐的浸润,让学生的精神得到音乐的激励,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当前职高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职业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情感教育缺失的问题。由于音乐课不属于考试的必考范畴,课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许多学校并未对音乐课程有太高的重视度,音乐课程也是一再被压缩。这就导致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完基础的乐理知识都是一件难事,就更别奢望让学生与词曲作者产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了。还有的音乐课直接沦为了学生的自习课,难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意义。即便有的同学热爱音乐,愿意花时间对音乐进行探索,也会被打上“不务正业”的标签,这就使得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更加困难重重。
  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因此受到极大的磨灭,不少老师已经不再对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展开思考和研究,放任学生自由发展,教学中的引导缺位,音乐教育自然就丟失了自身的深层意义。
  二、情感教育模式下职高音乐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营造轻快的气氛,使学生放松地体会情感
  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舒缓紧张的精神,以更加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进入到课程的学习中。也唯有这样,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才能够与音乐产生共鸣,在学习音乐时产生更多的思考。在构建课堂愉悦氛围时,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情绪为学生做示范,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不自觉地对音乐展开自主探索。在授课时,教师要注重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的能量,微笑教学、和善提问,双手可以根据歌曲韵律作出相应动作,让这些细微的身体语言带领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实现音乐课程的深入学习。
  (二)发挥情感引导,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共情中感受音乐
  职高音乐教师在课堂中的情感示范作用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没有负担与压力的课堂环境,还应该扩大自身情感的影响效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点点深入理解音乐、融入音乐。这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务必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音乐所涉及的相关乐理知识以及音乐背后的故事、作者的情感、时代的背景。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保证高音乐素养的输出,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情感带领学生沉浸在音乐中。以中国古代音乐器乐作品的赏析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作为教学内容:
  1.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曲子后可以判断它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吗?
  以提问引出古琴这一中国古代传统乐器,让学生关注古琴的韵味特点。
  2.提问:在以古琴演奏的音乐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小组交流完毕后,教师引导:我听到了离人的依依不舍,谆谆叮嘱,离人相互的哽咽之声,听见了送之再送后的忍痛挥别,掩面而泣,让人感到十分哀伤。
  学生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后也都有相似的感觉。但对于他们而言,如何组织语言将这种情感阐述出来是有些困难的,教师此时以自己的理解为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抒发内心之感。
  3.为学生补充音乐背后的故事:这首歌曲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古琴曲,这首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此时教师再出示《阳关三叠》的琴歌歌词《渭城曲》,教师带领学生尝试和着音乐进行朗诵,学生也能够更加沉浸在音乐的情感中,体会音乐中蕴藏着浓浓的惜别之情。
  教师的情感示范对个人的音乐素养要求是极高的,但凡有那么一点偏颇,都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所以作为音乐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打磨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中形成强大的情感带动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直观的音乐情境中深化感知
  音乐创作往往基于特定的情境,只有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才能够更加深入。而过去我们只靠语言来表述这样的情景未免会显得有些苍白,如今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优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多彩的民歌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在播放歌曲的同时播放歌曲mv,在欣赏歌曲《兰花花》时,学生听到的是高亢的陕北民歌,看到的是黄沙漫天的黄土高原。在欣赏歌曲《小河淌水》时,学生听到的是婉转的云南山歌,看到的是明月高照、溪水潺潺的山间晚景。在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学生听到的是简朴明快的赫哲族民歌,看到的是“歌在船头、唱在浪中”的欢快劳作之境。歌曲中表达着或喜或悲的情感,在视频与图片的转化下,每一个都让学生感同身受,他们的情感也正是由此得到了加强。
  (四)结合流行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经典乐篇固然对学生的情感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由于时代的鸿沟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学生常常感觉那样的音乐让人昏昏欲睡。所以教师不妨在课堂中多加入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一是由于“江山代有才人出”,近年来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不断涌现,也有这深刻的教育意义;二是流行音乐更加朗朗上口,也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兴趣,能够快速激发学生情感,使他们产生更为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同样是表示离别之情,古有《阳关三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泣如诉;今有《再见》“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也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表达不舍;中有《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依依惜别;外有《Seasons in the sun》明媚又哀伤。古今中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表达的都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伟大情感。所以教师大可不必将教学拘泥于经典音乐赏析的牢笼中,积极运用流行音乐对课堂作出突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在当前生活中不断寻找美、发现美的音乐情怀。
  (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升华情感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音乐实践也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渠道。例如在国庆节时组织学生排练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定期组织艺术节,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舞台,提升他们的自信;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关音乐社团,如吉他社、音乐剧社等,让学生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强化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透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可能性,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感得到不断的升华。
  三、结束语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职高音乐老师也应该积极探索借助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的教学路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渗透情感教育,努力促进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才能促进职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加强,保证他们全面且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职高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J].新课程(下),2015(01):69.
  [2]鲁永鑫.中专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培养和情感教育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44):108-109.
  [3]王飞.中职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科幻画报,2020(07):260.
  (作者单位: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与发展,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战略之中的重中之重。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各种方面的问题都不太定型,这时候的老师应当起到教育,引领的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要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这第一个扣子是由老师来扣的,一个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老师的积极情绪也会感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对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整合,即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是当今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推动优质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有效获得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德育教育为主要线索之一,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更优质的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现代主义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兴起,艺术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过去再现客观世界的艺术形式感到不满,追求绘画技巧与审美,希望摆脱传统艺术束缚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后现代主义源于后工业社会中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现代主义者创造新的艺术语言,用全新的色彩组合或新颖的构图安排等革新传统。后现代主义者则
期刊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了解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将游戏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疲劳期到来之前集中精力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英语  引言  小學英语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
期刊
【摘 要】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微信、小红书、抖音等小视频火遍全中国,短视频的传播得到全民性接受,不管男女老少,都被这种简短的视频所吸引着。而我们的学习倡导的是与时俱进,教师也在不断的跟上时代,利用时代之便输出教学。笔者从大数据推送的方向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休闲之余可以完成物理的自主学习过程。  【关键词】中学物理;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微课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发展规划纲要 2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前阶段,许多小学教师也已经关注到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正确思想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文主要从小学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对小学德育教育展开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德育;时效性分析;班主任  在当前阶段,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关注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的学习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学常常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因此,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将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物品和数学联系在一起。将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度思考。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构建自主探究课堂,让学生们自由地进行交流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课堂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自主探究;
期刊
【摘 要】现在的教学提倡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标准,我认为应该是让学生学到一定的东西。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堂课要有效果,无疑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地将注意力放在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上。因此,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了关键内容,换一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哪一个学科,这都是很关键的方面。在小学语文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认为游戏教学的成分是必不可
期刊
【摘 要】音乐课是学生表达情感和接受美育的过程,歌唱环节更具有针对性和参与性,但长期来,音乐老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歌唱环节没有很好的对学生声音进行塑造,有的老师对换声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针对性的训练,所以,唱歌课没有达到它理想的目标。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教学探讨。使音乐课成为真正的艺术课。  【关键词】变声期;假声与换声区;气息与通道  混声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不过
期刊
作为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校不仅仅有百年的历史,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是走在了教育队伍的前列。在朱晓颖校长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带领下,我校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早在2016年,益智课程就是我校七大特色课程之一,而受益的是我们的老师,更受益的是我们的学生。  思维教育对学生的好处,学生思维处在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邏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