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芹是以创业者的心态做投资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刘芹认识8年,看着他进步。
  他以创业者的心态做投资,和所投项目的联合创始人没什么区别,所有事都参与,而不像很多投资人,高高在上的。
  迅雷上市,很多股东进来后,邹胜龙和刘芹开会、商量事情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刘芹是我见到的中国投资人里知道公司细节最清楚的一个。
  我们遇到一些事情问刘芹,他不会教你怎么做,而是举具体的例子,说我们以前经历过,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他做投资比较矛盾。他是武汉人,很精明,谈投资条件,他谈得很细,不会吃亏,说得你没法接受,但最后还是得接受。他同时又有大智慧,该让的利益不含糊,该支持的一定支持。当公司进一个新合伙人的时候,一般投资人会跟创始人说你又找一个人来分我的股份,刘芹不会计较这个。
  他投过的公司最后都跟他关系非常好。原来我在上海做手游,他投的。因为内部纷争,很多投资人撒手不管,最后一个月的工资都是刘芹出的,是他自己的钱。我觉得这在投资人里是绝无仅有的,非常打动我。刘芹看我很努力,也有希望,只不过是内部的原因导致项目失败,他愿意拉我一把。那个时候我焦头烂额,处在人生最低谷,刘芹陪着我收拾残局,一直扛到最后。这早已超过一般投资人对你的承诺。我对他的感激和信任是从这样的事情上建立的,包括邹胜龙和李学凌,都在最艰难的时候得到过他的支持,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他判断人有一套他的东西:深入沟通,如果觉得创业者想做事情,有动力有能力,他就会下注。
  小米开始融资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很多人都有机会投,但大多质疑雷军做硬件能行。最后投的人比例还是挺小的。刘芹很坚决地投,我当时问他,很多人和雷军聊了很久没投,你投成功了,是不是你的运气?他讲,雷军这个人肯定很有能力,做小米这个事情,雷军心放得很空,准备好了失败;连雷军都敢去输——他输了这个项目可能名声就完了——我作为投资人为什么不能陪他赌?
  包括YY和UC,当时前途也不明朗,刘芹看的还是李学凌、俞永福、何小鹏、梁捷这些人。
  至于陈氏家族,我接触过一次陈启宗,还是蛮震惊的。
  有一年冬天在黄山开晨兴投资的会,在酒店里,他穿了一个crocs洞洞鞋,挺朴实的,说他儿子在上海还骑电瓶车上班。
  他很有修养,讲了很多人文的东西、对房地产的见解。我问他为什么不做住宅,只做商业地产?他说他们家族有一个哲学,住宅那么贵大家买不起,不赚这个钱,商业地产,大家是能拿来赚钱的。
  他还讲了香港的房地产历程。小时候他爸爸带他参加很多房地产界的聚会,当时香港房地产市场很好,大家都很high,但最后剩下来只有两三家。他经历了很多起起落落,他说并不是在热潮里你处于高点就能走到最后,要好好做自己的事情。
  他做一个酒店项目,这个项目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但他带着一帮人去选凳子什么的,试坐。这些细节还是让我挺佩服的,他那么有钱还是那么认真。
  晨兴也是,低调务实,遵守自己价值观,很多看起来很赚钱的项目都没投,比如游戏,到后边很少投的。他们更关注产品是否有长久价值。他投了几个与游戏相关的,也是看好创始人本身,以后有机会把游戏卖了赶紧干别的。
  你跟晨兴的几个人接触下来会觉得非常舒服。他们团队都非常友善,极度低调。晨兴浸染了陈氏家族的文化。
  ——采访 整理/ 本刊记者 柯实


其他文献
创业者在创业路上难免遭遇沟沟坎坎。看专家如何对企业开展紧急抢救,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甭管你是入行不久的创业菜鸟,还是经验老道的创业高手,在创业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困难和障碍。以下所收录的3家企业,虽然都有很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在企业发展道路上都遇到不少的阻力——或是归属感不强的员工,或是惨淡的互联网流量。相应地,《Entrepreneur》杂志的专家团队对三位创业企业面临的问题作出诊断,并对症
期刊
VC之所以关注这“6分钟”的呈现内容,其实是希望看到创业者在完成6分钟DEMO故事背后的能力。    DEMO CHINA 是中国创新项目面向风险投资商和媒体进行展示的第一平台。DEMO CHINA 2007前期路演活动历经全国六大城市,九个场次,沿途吸引了600余个极具潜力的创业项目参与。2007年9月6日-7日,由主办方严格筛选出的23个创新项目,在DEMO CHINA 2007上面向500余
期刊
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其实跟投资是相通的,是因为他踩到了趋势的大潮上。如果真成了,也得掂量掂量自己,你的高度还是一米七,这个浪潮的高度可能有一百米,这一波浪起来,所有浪上的公司都已经到了这个高度。  你可能是先知先觉踩到了这个浪潮上,有的人是后知后觉,无意中踩到的。无论如何,真的到了那个浪尖上的时候,你应该搞明白,哪些是你的能力,哪些是机遇。有时候人不容易想明白这些事,很多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就会犯错误,
期刊
石建明曾在微博中说,“陈乐宗博士是带领我和刘芹进入投资行业的导师。他对科学的追求和对人性的理解及自信奠定了晨兴的文化基础。”  1986年,陈启宗、陈乐宗兄弟在美国创立晨兴集团。1992年,晨兴进入中国。  陈氏兄弟的父亲陈曾熙,1923年生于一个富豪家庭,战前留学日本,学习土木工程,战后与其弟陈曾焘在东南亚婆罗洲一带(婆罗洲岛分属马来西亚,文莱及印度尼西亚)经营建筑生意,后到香港承包建筑工程,创
期刊
刘芹投我们的方式很独特,基本要敲定的时候才见的我。2009年秋天投的我们,2009年夏天我们才认识,我跟他的友谊是在这之后才建立的。  他和我们总裁李亚认识很久了,是十多年的朋友。十多年前刘芹去纽约出差,李亚受朋友所托接待刘芹,于是相识,李亚的阳光、正直、善良、专业和早期在美国对互联网的深刻了解,让刘芹对李亚有了很好的印象。他也知道李亚是我多年好友,是我多年前在华尔街一起混过的哥们儿,所以刘芹觉得
期刊
刘芹对于行业的关注度和理解,是投资人里做得非常不错的。如果他自己不懂业务不懂创业者的话,创业者时间长了也不愿意和他交流。  刘芹非常聪明的一点是能跟创业者成为朋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管是我,邹胜龙,还是学凌。正因为他能跟这些人成为朋友,大家多了很多对行业的交流,能引发他更多对行业的理解。  同时他很有原则。他非常支持创业者,也会很清楚地跟创业者说明他的不同想法和背后的原因。这一点既很重要又很聪明
期刊
我60年代去美国,开始是学习,后来就留下来。Morningside1986年在美国成立,主要做的是PE,还没有做VC。1992年晨兴进入中国。  1993年,我带着老婆小孩一起搬到了上海。做投资,隔山买牛是危险的,在中国做,一定要完全融入中国社会。整个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心态,都是你做投资必须要掌握的。搬到大陆这个决定,现在回头看还是正确的。  开始的时候,我们也算不上什么基金,也没有
期刊
刘芹的丰富经验给了我很大帮助,而不是所谓的“资源”。  钱就是钱,谁投都一样。我也做过5年的投行+PE,创业将近3年,认识很多投资人,不管是谁投我们了,我们要些什么样的帮助,牵线搭桥总能帮我们介绍。但Richard(刘芹)经历过这么多cycle(从开始到结束完整的投资周期)以后,在大的方向上帮助我很多,特别是管理上的问题。比如公司快速增长,第一波老员工未必适合B轮、C轮之后的增长曲线了,这种关系怎
期刊
昨天雷总和大家分享了关于他的一些创业总结,提到了所谓的台风和猪的理论,其实本质上是讲战略的意思。沿着这个战略的话题,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  在战略选择上,首先要客观冷静捕捉大的市场机遇。我觉得小米的雷军10年前就一直在思考和捕捉这个机遇。那天晚上他和我打了12小时的电话,我们很快就做出这个决定。我比较理解他为什么想干小米,我开玩笑和他说:”我就一直在等着你什么时候给我打这个电话,说我晚上睡
期刊
小孩子的思维跟我们的相反,他们没有生活上的逻辑。当初《奥比岛》的房间没设计洗手间,美术组画了浴缸后,策划组说装不了。美术组说要不你放到商店里,大不了他不买。结果那一星期里,销量最高的就是浴缸。小孩觉得浴缸漂亮、好玩,就把它买回来放在床边。  2008年,我们经历过很多类似的产品研发后,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自认为了解孩子,其实不了解,或者了解得很肤浅。当我们面对的用户跟我们自己不是同一类人时,一定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