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学结合”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工作,在工作岗位中学习,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的目的。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典型特征,也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是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从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来看,很多从高职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很难快速走上工作岗位,即使找到工作,在学校学习的技能知识也无法顺利转化为工作技能。这种“工学脱节”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采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工作岗位的顺利过渡。
  一、高职教育采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高职院校主要向社会各个行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不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技能知识就可以实现,还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实战”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践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需要利用企业的管理经验、设备资源和企业的人才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够将服务社会、发展科研和培养人才三大职能进行有机的统一,从而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活力与生机,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高校和高職院校的扩展,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老师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未来会从事职业的岗位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方法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一项核心竞争能力,专业技能强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就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而这项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获得。因此,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环境下建立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有利于校企的资源共享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高职院校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挖掘优秀的人才是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而“工学结合”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教学目标,企业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而高职院校给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这样既能做到资源共享,又能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
  二、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树立“工学结合”教育理念
  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和提供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高职院校教育的实质就是为社会各个企业提供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只有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才是有用的人才。高职院校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确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企业的需求不脱节,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和校外的企业加强合作。“工学结合”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体现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学校中的“学”,还是企业中的“工”,都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去做,同时也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学做相融,做学结合,促进行为主体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牢牢树立“工学结合”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围绕这个教学理念有效开展教学。
  (二)校企相互兼职,实现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一毕业后就从事教师职业,这些老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就比较薄弱,缺少工作经验,甚至有些老师一边教学一边学习,这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也可想而知。高职院校要对此加以重视,可以和校外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相互兼职,实现资源共享。比如,让学校的老师去企业中挂职训练,或者让学生去企业中顶岗实习,同时,企业中的优秀员工或者管理人员可以来校担任实践活动课的指导老师,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一些科技研发工作。通过这种相互兼职的方式,将双方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校企共赢和资源共享。
  (三)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工学结合”中的“工”既包含校内的“工”,同时也包含校外的“工”。前者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工作,后者主要指学生深入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工作,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校外的企业并不欢迎学生进入企业定岗实习,一方面,企业不希望学生知道一些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学生的能力不够,担心学生实习反倒增加生产成本。面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纳入职业教育,并建立一系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法规,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优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需要对此加以重视,并积极探索,提高人事,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梁耀相.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08):23-25.
  [2]桑格基.工学交替——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重要途径[J].巴音职教,2007(01):19-22.
  [3]贺华,吴云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教育规律和企业规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2):1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军人战斗血性的培养对于对战斗力的生成具有“倍增器”作用,提升培塑官兵战斗血性的成效必须在盘活教育思路,找准教育落实新基点;打造强军文化,浓厚矢志打赢新氛围;破除和平积习,谋求真打实备新变化;完善制度机制,构建多维培塑新格局等方面下深功夫、实功夫、硬功夫,才能使军队软实力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军人;战斗血性;培塑途径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
摘 要:随着国家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进,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大力扶持,给很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重型机械制造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与挑战,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来保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产品材料定额是企业有计划按比例安排生产和进行平衡分配,编好材料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精益制造及生产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材料定额制定方法,结合在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代民族声乐正以日新月异地速度在不断发展。当前民族声乐的特点是科学性、实践性和时尚性融合于一体。而很多专家也提出了关于民族声乐中的“千人一声”和“千人一面”的问题,这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如果在民族声乐表演中加入“流行元素”的话,相信对于解决当前民族声乐演唱中千篇一律的问题都会有好的措施。将流行音乐中的最新时尚元素、流行趋势、风土人情和人情风俗等更好地加
摘 要: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同煤矿资源的利用及煤矿企业开采技术及其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进行研究。本文从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情况入手,重点就提高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技术措施 回采率  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作为评价整个煤矿开采作业区域采煤技术措施先进与否、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整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现在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与材料被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且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围堰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对围堰结构进行搭设,按照专业标准,做好每个施工细节管理,提高施工效果。为保证围堰施工质量,需要对钢板桩进行固定,并控制好其密实度,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提高此方面重视。本文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高校学生档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用人单位选用、录取、考核的主要原始材料和重要履历.本文阐述了学生档案在高校期间建立、归档、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要点
棉铃虫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每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浓核病毒是一种细小病毒,常特异性的寄生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大多数种类的浓核病毒对其寄主是高致死性的,前期研究表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稳定的电能,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220kV输电线路是供电公司的重要运行环节,其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可能受恶劣施工环境、施工周期、施工人员素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所以,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其施工安全管理要点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析220kV输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施工安全管
摘 要:光阴如江南女子纺出的丝绸,转眼间已经步入高中的大门,来到了大安职教中心,新的高中生活即将开启。有人说:“新的起点就是告别过去,拥抱未来。”有人说新的起点就是:“放下曾经的失败重新振作。”而我说:“新的起点就是总结初中发生的事情,计划着高中要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职业学校;上课状态;实习实训;思想变化  刚到校门,我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与美好的憧憬,步入大安市职教中心这座学习知识、技能的神圣
摘 要:中华制药工程是运用传统中药理论和当下药学理论、传统生产工艺和当下技术结合的新时代代产物。中药制药工程技术是保证中国中药产业进步和进入良性發展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的研究的领域应该按照质量可控、工艺规范、中试放大和装备标准四个要素的理念。中药产业走过了中药机械化、中药工业化和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当下的辉煌成绩和实践经验,来自于以前的经验教训,及时分析总结是重中之重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