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的变体“、彐、寸”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字产生于金文。甲骨文表示手的字主要是“又”,写作“ ”,像右手形,用拇指、食指、中指等三指代表五指。由于“又”产生在“手”字之前,使很多跟手有关的字都是用“又”作意符。除了上期《“又 部件”构成的合体偏旁》一文介绍的“支、攴(攵)、殳、皮”等部首字,再如“取”字,会意字,从耳从又(手),表示用手割取左耳,这是上古人为了计功而在战斗中割取战俘左耳或在围猎中割取猎物左耳的反映;引申为用手拿东西,如“取药”“领取”。又如“叙”字,形声兼会意字,从又余声,余兼表茅屋之意,本义是铺排茅草为屋顶;铺茅草有一定顺序,引申为按次序排列;进而引申指有序地把话语说清楚,如“叙述”“记叙”。
  要重视的是,甲骨文演变到楷书,“ ”除了成为“又”形,还演变出了其他几种变体。我们掌握这些变体,不仅有助于理解相关字的构形理据,提高识字效率,还能掌握汉字文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又”变形为“”
  “”本是从甲骨文的左手形“ ”演变而来,音zuǒ,后来有些右手“ ”也变形为“”(如“友”字,甲骨文写作“ ”,以两个人的右手相交表示友好;小篆写作“ ”,变为上下结构,上部“ ”到楷书也写成了“”),使“”成了甲骨文左右两“手”共同演变出的同形偏旁。鉴于此,识字教学也就不用再费力费时地细辨左右而统一认作“手”。如“有、左、右、尤”、偏旁“厷”(音gōng,构字如“雄、宏”)的“”均可以看作是“又”(手)。
  二、“又”变形为“彐( )”
  1.“彐( )”
  “ ”(又)演变到小篆,写作“ ”,到古隶书有的写作“ ”,到楷书也有的写作“彐”和“ ”。
  “彐”“ ”虽为一义,却是两形。“彐”的构字如“灵、当、寻、雪”,“ ”的构字如“君、事、争、康”,两形在3500个常用字中构字合起来约70个,数量不少。但因两形近似,差别仅在中间一横是否伸出了右边,学生难以区分,经常写错。如何有效区别和防错呢?关键在于理解其微小差别的原因。
  根据字理,“ ”伸出右边的横代表小臂,“小臂”伸出,才能清楚完美地表示“手”的意思。可是,从构形的匀称美看,向右出了头的“ ”,给人以重心向右倾斜之感,于是,在楷书时代,就有了不让横出头儿的“彐”形(如“急、灵、雪”),这样,独立的字形显得匀称平稳了。可是,“彐”作构字偏旁时,并不都是独立存在的,有时中间会有纵向笔画(撇或竖或竖钩)穿过(如“尹、聿、争”),这时,中间一横不出头,其形又会显得重心向左,只有横向右伸出,其形才又显得匀称平稳。所以,“彐”的横是否向右边伸出,取决于中间是否有纵向笔画穿过。或问:“丑”字中间也有一竖,为何中间那横不向右出头?答曰:因中间那竖没有穿过“彐”的下部横,中间那横也就不能向右边伸出,“丑”字由此保持了纵横双向的匀称美。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字演变到楷体,有些字和偏旁为了构形美而牺牲了字理。
  2.“ ”
  “虐”的下部“ ”是特例。“虐”是会意字,上部“虍”(hū)指老虎,下部“ ”是“ ”的反写,即虎爪反过来的意思,合起来表示老虎不仅用口伤人,还反转虎爪玩人、伤人。本义是残害,残暴,如“虐杀”“暴虐”。这个字要理解的是:“ ”的中横为何能向左边伸出?这也是学生写字的易错之处。原来,“ ”的中横向左伸出是为了靠近“虍”的长撇,给人以两个偏旁相互呼应,整个字灵动活泼之感。如果中横不向左出头,则左下角两个偏旁的距离就显得过远,整个字有散沙之感。
  根据汉字的系统规律,讲“虐”自然要讲“疟”。繁体“瘧”是会意兼形声字,从疒从虐,表示人染此病,痛苦如遭虎虐;虐兼表音。本义是疟疾。简化为“疟”,省去“虍”,保留反爪“ ”,形义关系依旧清楚。
  3.“彐”也是“帚”“當”的简化偏旁
  “ ”是“又”的变体,在合体字中表示手的意思,“彐”却不一定。在楷书的规范简化中,“彐”形也是“帚”“當”二字规范简化的偏旁。所以,“彐”是不同的字演变成的同形偏旁。“彐”的“来路”多样,读音自然不能继续读为表示右手的yòu了,于是读音统一为jì。
  (1)“帚”的简化偏旁。
  这是以局部“彐”代替整字“帚”的简化方式。“帚”的金文写作“ ”,像用某种植物做成的笤帚形,上部是帚毛,下部是帚柄,中间的“冖”形是捆扎标志。本义是笤帚,扫帚。巧合的是,金文上部的帚毛“ ”演变到楷书也变成了“彐”形,“帚”作偏旁时,在有些字中就规范简化为“彐”,但依然表示笤帚、扫帚的意思,如,扫(掃,手持扫帚表示扫地)、妇(婦,女子持笤帚表示是做家务者)、归(歸,从帚表示女子出嫁即归为夫家的持帚人)。
  (2)“當”的简化偏旁。
  繁体“當”是形声字,从田,尚声,草书楷化为“当”,看颜真卿的草书“ ”,可知“彐”是由“當”中下部的部件“口、田”草写而成。“当”的上部“ ”和下部“彐”都不能表音表义,均为记号,因此“当”是合体记号字。
  4.小结
  “彐”是由“又”“帚”“當”三字分别形成的同形偏旁,在汉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妨碍了我们对一些字的准确理解。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记住以下两组简单的数据即可。在3500个常用字中,“彐”作记号偏旁的只有“当”一个字,表示“帚”义的有“扫、妇、归”三个字,其他字中的“彐”旁都是“又(手)”的变体,表示手的意思。
  三、“又”变形为“寸”
  小篆在“
其他文献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常见样式,有着鲜明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语言朴素平实;想象奇特,充满神奇色彩,艺术感染力强。毋庸置疑,感受情节的生动和体会奇幻的想象是这类课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很多老师仅仅着力于以上两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一些次重点的处理,以致课堂衍生出了一些灰暗角落:1.重情节的生动性而轻情节的复杂性,带来情节梳理的忽视;2.习惯性重视“高级语言”的品味,忽略朴素语言的欣赏
摘 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企业实现信息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正在实施的以企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企业普及和推广ERP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目前企业ERP综合性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巨大瓶颈,这给企业用好ERP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培养熟练掌握ERP综合技能的人才,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关键词 ERP;综合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c、s。  2.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個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过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来到拼音乐园。拼音小火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zh、ch、sh、r。  2.正确拼读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两个词语,认识“桌、纸”两个生字。  4.正确朗读《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1.亲爱的小朋
教学实录  一、妖长什么样  师:见过妖吗?  生:没有。  师:听说过妖吗?  生:听说过。  师:长什么样子?说说看。  生:妖会千变万化,有人类没有的技能。  生:妖长得有人的样子,也有兽的部分。  ……  师:总之,他们的来源不是人,但是又要装成人的样子来迷惑人,蛊惑人。总而言之,我们印象中的妖都是法术非凡,长得奇奇怪怪。  师:所以中国的古人对妖精是有定义的,(出示)谁来读读?  人之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脊、贼”等8个生字,积累“莫非、厉害、发抖、松手、粘胶、甘心”等词语,会写“漏、喂”等8个生字。  2.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揣摩老虎和贼恐惧的心理,发现规律,感受民间故事情节的有趣和语言的魅力。  3.能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地点转换复述故事,能发挥想象,选择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话生动详细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学习“漏”字,激趣导入 
婆家的村里有个女人叫作桃花。   名字很妩媚,人却长得一点也不桃花,反而是挺丑挺邋遢的,中年妇女,没啥特色,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也有,就是轻微的精神病,不犯的时候好人一个,犯病时就不好说了,有时候会唱歌,有时候会疯跑,有时候呢,也会骂人和打人,精神病嘛,不这样反而不正常了。   村人们都习惯了,便很少招惹她,免得她人来疯。   人来疯是人来疯,但即便疯起来她也是认得自己儿子的,除了儿子,谁也不认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温故导入  二、精读课文,体会“奇妙”  1.出示句子: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
摘 要本文在强调EDA教学和Protel99技能鉴定考核同样重要的基础上探讨与Protel技能鉴定相结合的EDA实训教学方案,包括时间安排、教材选取、授课计划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EDA技术;Protel99技能鉴定;EWB软件;模拟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6-0036-02  EDA Training Teachin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环节,所以,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被广大一线教师所重视。那么怎样的设计策略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很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帮助学生形成高品质的语文能力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策略一:梳理同一类事物比较阅读  这一策略适合通过写“变化”凸显某处景物特点,凸显文中人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