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社会实践应摒弃“作业”思维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engli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期间,一些学校特别是中小学,给学生布置了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的任务,有的还要求学生开学后提交报告,并要求由居委会或其他机构盖章确认。由于有些地方要和中考挂钩,所以这成为学生必须完成的假期作业。
  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公益精神,这种拓展教育资源的开放理念,是学校教育一个不小的进步。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课程化”“作业化”的思维来看待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像其他课程的作业那样,简单布置给学生后就静等收作业了。不过,和对待其他作业不同的是,学校对学生如何完成、有何实质收获等,却很少也很难进行翔实的考查和确切的认定。
  事实上,由于日常教育中没有或很少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示范,缺少强有力的督促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不少学生甚至家长面对这个特殊作业会感到无所适从,结果是以完成“书面作业”的方式来应付者不在少数。这不但培养不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志愿精神,反而容易养成弄虚作假的坏毛病,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看成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和内容,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从内心深处都没有视之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顶多当成现有学校教育的“派生需求”;直接原因则是,当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中,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教育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因此对学生也就没有足够的引导力。有的国家,比如美国一些大学招生过程中,除了分数之外,还特别看重考生是否有做义工的经历,不做义工,就别想申请好大学,更难进入名校。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差异巨大,我们虽然没必要简单模仿,但培养目标有相近的地方,比如培养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培养面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融入能力、培养对未来的担当意识等,这同样应该成为我们立德树人必不可少的追求。
  “世事洞明皆学问”,《红楼梦》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才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本大书是任何教科书都代替不了的。
  在“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二者之间,陶行知选择了后者。在这位人民教育家看来,打通了学校和社会的内在联系,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素材、教育的工具以及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拓展,学生更多接触和参与社会生活,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自觉养成服务社会的思想和能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今天仍不过时,其营养值得认真汲取。特别是在当前应试教育倾向还难以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引导和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随时随地学习,既能最大限度激活封闭的书本知识,也能获得更加完整的精神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 钟焦平/文)
其他文献
新华社消息 为建设“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四川省近日出台新规定,内容包括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建立专项基金等。同时,乡村教师评职称不作外语成绩要求,不作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  补充难、补充质量不高,是乡村教师队伍长期面临的问题。对此,新规定中提出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自今年起,四川省属免费师范生年度招录培养名额从2 000名增加至3 000名,重点为乡村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
期刊
全面放开二孩,合法生育二胎,一个显性的结果就是必将使得城市户籍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城市的承载能力尤其是教育承载负荷将进一步增大,政府、社会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对这一客观现实。面对人口政策的调整,教育优先发展仍是前提和关键。  首先,人口政策的调整,需要科学预测各级各类学龄人口的增加总量,提前做好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全面二孩”政策,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人口9 000万到1亿人口。
期刊
控制数量的同时关注人口素质的提高  很多人觉得,“全面放开二孩”的消息来得有些突然。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看来,这一决定体现了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30年前,《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号召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是基于当时人口增长过快、过猛的一时之策。而当前我国生育率已出现下降趋势,生育率是1.6。有研究表明,生育率在1.8才有利于经济长
期刊
“全面二孩”政策已于2016年开始实施,各类社会政策能否准备就绪呢?  首先受到考验的将是教育系统。对于教育规划的决策者而言,要规划增加多少学校和学额,既要看每年的新生婴儿数,还要看其长期变化趋势。由于“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更可能只是在释放整个社会对二孩的“积压需求”,新生婴儿数可能在短期会很高,但长期趋势却几乎必定是会一路下行。于是,教育规划的决策者要面对这样一个困局:要不要为这短期骤增的出
期刊
13年前,一张被做了手脚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让河南周口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她们都梦想上大学,当老师,但最终一个人如愿以偿,一个人只能选择出外打工。  她们都叫王娜娜,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改后名。  一次偶然的遭遇,真王娜娜发现,她当年高考并未落榜。她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冒名顶替了。  顶替者的父亲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承认,当年,为了让女儿读大学,亲戚帮忙搞到了王娜娜的
期刊
“全面二孩”时代来临,两个孩子谁来带,成为众多年轻父母的焦虑点之一。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养育孩子的重担将不可避免地落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隔代教育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此公众有什么看法?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 9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2%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隔代教育情况普遍。究其原因,76.7%的受访者表示是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
期刊
2015年,我们对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工作1~6年的毕业生开展大范围的调查,调查初衷是针对毕业生目前工作岗位对其能力需求,与所毕业高校重视的能力培养之间做一个系统的匹配分析。调查回收样本近5万,通过采取IP地址和应答时间控制对数据清洗,获得有效样本34 000多份。本次调查抽样尽管缺乏随机性,但是因为有足够的样本量,简单数据处理后的有关结论还是相对可靠的,所反映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调查结果表明:
期刊
在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昆明市人大代表、东川区明月中学党总支书记吕群,昆明市政协委员靳宇就“全面二孩后教育资源跟得上吗”等问题展开调查、提出建议。  据昆明市计生部门测算,2015年新出生4.4万人;2016年将达到峰值8.8万人;2017年下降为6.6万人;2018年以后又趋于正常为1.1万人。5年预计增加22万人。随着政策覆盖面的扩大,新生儿数量还会继续攀升,昆明市教育承载能
期刊
据媒体报道,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每节课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挤出来的时间上特色课或到校外实践。此举一出,拍手称道者有之,忧心忡忡者亦有之。大家的争论和困惑可以表述为四个主要问题:学校有没有课时决定权?课时“瘦身”有没有必要?课时“瘦身”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课时“瘦身”未来应该走向何方?  每节课的时长由谁来决定?作为教育发展的主导性法律,《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每节课的时长并没有明确规
期刊
琳琅满目的玩具商品  有人考证出“玩具”一词产生于宋代,见南宋《梦粱录》:杭州人家给孩子“抓周”,会摆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然后“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供孩子“抓周”的物件中就有玩具。  李嵩《观灯图》  玩具作为一种普通的商品普遍出现于市场,也是在宋代。我们今天翻开孟元老《东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