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肿瘤高危人群筛查的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应用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筛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血清肿瘤标记物组合对3 766例恶性肿瘤高危人员进行检测,对肿瘤标记(CA125、CEA、Cyfra21-1、CA19-9、AFP、NSE、CA72-4、SCC、CA153)升高人员进一步行颈胸部CT、腹盆部CT或内窥镜检查,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未明确诊断者进行长期随访(大于6个月)。

结果

经过随访,共发现肿瘤患者69例,其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6个月内诊断为恶性肿瘤20例(62.5%),6个月至1年诊断5例(15.6%),1年至2年诊断4例(12.5%),2年至3年诊断2例(9.4%).COX分析显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程度(RR=2.308,95%CI:2.517~2.475,P<0.001)、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RR=7.727,95%CI:3.008~19.836,P<0.05)和有相关临床症状(RR=7.879,95%CI:2.357~26.384,P<0.05)是筛查肿瘤标志物升高人员患肿瘤的危险因素。

结论

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肿瘤筛查人群应答率高,危险因素调查是肿瘤筛查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以及数量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如何选择变得至关重要。故此,网络话题发现技术应运而生。通过该技术,将海量的网络信息按照具体的话题进行归类,既方便了人們获取信息,又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摘要:DV影片的后期編辑是在拥有前期拍摄素材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和加工。该文以Premiere7,0影像处理软件为例,对家用数字DV影片的采、编、录等制作全过程进行介绍,重点探讨PC机后期编辑DV视频的特点、方法。  关键词:视频DV编辑Premiere7.0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046-02    近年来,随着视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安防系统即电子封条式安全防护系统,是嵌入式以太网在网络仪表中的典型应用。在目前众多收费仪器仪表中,存在着很多篡改、破坏仪表计数值的现象。传统的封条在状态统一管理和监
本文以内置光学编码器的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PMSM)为控制对象,进行了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三相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是具有数字化、控制精度高等特点的电机控制系统。通过IRMCK201,成功地实现了对电机控制的数字化处理。系统硬件采用PIC16F877作为通信工具;控制电路以IRMCK201为主控芯片,通过电机光学编码器状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实现速度外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