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作,将减负进行到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
王欢

  过去的一年,减轻中小学学生的课业负担,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在全国各地展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再次提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不获全胜决不收手。
  如何将减负进行到底,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给学生减负,应该说力度是空前的,但实施效果跟理想还是有差距。”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表示。
  她提出,减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学校、老师、家长都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更好解决“三点半后”难题


  放学了,孩子去哪儿?这个问题经常让一些家长发愁。从孩子放学到自己下班,还有近两个小时,再加上通勤时间,可能更长。多年来,这个“时差”催生了一批校外托管机构,也助长了校外培训机构的盛况。
  “家长有需求。”王欢长期在学校工作,跟大量家长打交道,她知道大多数父母在三点半到五点半的时间段里,不能照顾孩子。
  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还是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很多人选择了校外培训机构。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不要“荒废”了,还能学点东西,提高成绩。在很多学校门口,到了放学时间,就能看到校外培训机构举着牌子来接学生。
  “其实家长更愿意让孩子留在学校。” 王欢了解到,“孩子留在学校,他们是最放心的。”
  去年9月以来,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由义务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课后托管服务。很多中小学在三点半后开设了体育、文艺、科普等内容的兴趣班,或者组织一些活动。
  “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解决了一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王欢表示,但她也发现,学校解决学生三点半后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寻求更多的渠道和途径来解决。
  她希望学校能真正按照孩子的特殊需要,給孩子营造适合他们的空间。“但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到三点半,老师已经工作了近8个小时,很辛苦。”王欢说,“要给老师们一些鼓励,也给他们更多的开放空间和发挥余地,让他们更有价值感。”
  三点半后,学校主要是开设兴趣班或者看护孩子,这跟一些家长的期望是有差距的。王欢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家长希望孩子在这里能够有更好的成绩、更多的收获,这个时间段在这儿更有效率。
  她能理解家长的这种期待,但让她忧虑的是,孩子在学校已经上了六节课,非常辛苦了,三点半以后就很疲惫。“有的孩子三点半到五点半在学校一直是睡着的状态,再安排一些课程,他的体力是达不到的。”

给家长松松绑


  睡眠不足,上课精力不够,是现在中小学生的普遍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中国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研究中发现,学习日仅有两成多少年儿童睡眠充足。
  家长在晚上给孩子安排课外班,是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的重要原因。据王欢了解,有的孩子一个星期要上六七个课外班,“课内时间战线长,课外学习压力大,搞得学生很疲惫。”
  “一定要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王欢强调,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就要砍掉孩子晚上的课外班。
  但是做到这一点很难。王欢发现,现在的家长很无奈,他们的内心被“绑架”了。“人家的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也得学;人家学五个,我就要学六个;人家孩子都学,我家孩子不学也不行……”
  一旦被“绑架”,家长就很难自己松绑,对孩子的教育充满焦虑。“不管家长的学问有多高,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他们一定是从零做起的。”王欢说。
  她希望能有一些社会机制帮家长减减压,松松绑,帮助家长形成更好的育儿观、人才观,调整家庭教育方法。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正在编制,王欢非常期待,“我们要帮助家长消除顾虑,也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家校形成合力


  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也是王欢一直强调的。没有这种合力,减负也难以彻底执行。这样就会出现学校把作业量减少了,家长或者培训机构又给孩子布置一堆作业。
  “减负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没有任何价值。”王欢说。她希望家长与学校合作,产生一致的力量。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是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分数,进而考上好的学校。
  “分数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他学习的一个结果,如果对自己的学习都不负责任,对自己的结果都没有一种态度,那他还能做什么事情?”王欢说。
  但她认为,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分数不是唯一的, 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他们更应该看到分数背后孩子的学习状况是什么,包括孩子对学习的理解问题、习惯问题、能力问题等,要根据分数分析出一系列指标,帮助学生找准克服学习困难的切入点。
  “分数背后的信息,和我们对孩子的帮助,那才是最重要的。”王欢说。如果家长和老师都能这样看待孩子的成绩,进而一起帮助他,孩子肯定能不断进步,并且健康成长。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送到校外培训机构,也许能提高成绩,但必然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其他文献
过去的4个月里,褚含涵在猫身上的花费超過5000元,其中除了宠物食品占的份额较大,玩具、药品、服饰的花费也在不断增加。  在褚含涵看来,在萌宠身上的花费是值得的,“除了上班时间,陪我最多的应该就是猫了。”  事实上,越来越多像褚含涵一样的年轻人,愿意为自己心爱的宠物购买高品质的用品,并把时间和金钱花在它们身上。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约有6700万只宠物猫,中国消费者对猫的喜爱
在四川鹽亭边远的山路上,村民常看到两类人,一是腰挂电工包,走村串户,保障供电的电工;二是肩背红十字药箱,身穿白大褂,上门为群众看病或查体的村医。他们或步行,或骑摩托,人一进村,鸡不鸣犬不叫。村民说:电工和村医,常来村里,家里养的狗都知道是朋友来了,跟着他们兴奋地跑前跑后,决不会狂叫“报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医疗制度已基本覆盖全部农村地区,哪怕最偏远的山区,也常有村医送医到农家。建立乡村
在重庆小范围试点中,将社区居民、商户、社区医院、三甲医院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为解决群众看病难提供了新的尝试。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在2018年12月24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时介绍,可持续性压力加大,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给医保基金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2017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分别有一些统筹地区出现当期赤字,个别统筹地区甚至出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歷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巴州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农业现有优势,在更高标准和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巴州地域辽
在北京微医全科,一场疑难病的远程诊疗正在进行。图/罗燕  8月15日,一场疑难病的远程会诊在北京微医全科进行。  64岁的赵女士患头痛、头晕20余年,一年前又突发耳聋,往返于山东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诊治,但一直未明确病因,治疗不见起色。  为帮助患者尽早康复,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微医互联网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朱海英,发起了远程多学科会诊(MDT)请求,与北京宣武医院神内科主任医师王默力、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这是10年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目标。随着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我国从学前教育起,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都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这是中国一个历史性时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表示。日前,《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0)
铜川市阿姑社村老村医宋增学,去年把村卫生室这摊活交给儿子宋恒时,刚好65岁。如今,村民都亲切地叫宋恒“小大夫”,村民对这对村医父子很尊重,特别是老宋,“号脉號得准着呢!”  当我和城里的朋友聊及村医时,他们却直呼:“现在还有人找村医看病?”“我们平时连县级医院都不想去,直接去大城市的三甲。”  他们不知道,当村民头疼脑热时,会第一时间让村医给瞧一瞧,开点药,抑或在卫生室里输点液,要不了两三天,小病
栗茹(中)创办鞋品牌的海归青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让很多原本计划长期在海外生活的华人选择回国。  栗茹就是其中一员。近20年海外求学工作之后,她选择回到国内发展。“离开中国这么久,我非常看好国家未来的发展。”栗茹希望,自己创立的品牌能带给国内消费者更多惊喜。进入时尚圈  栗茹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得经济学荣誉学士学位和社会学与社会福利学硕士学位。在同学眼中,栗
“一个班70多学生,挨着后墙坐,老师戴着扩音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孩子到城镇入学,大班额成为普遍现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发力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消除大班额计划,并明确: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对于人口大省来说,消除大班额
今年是《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近年来,各级信访部门做出了诸多创新,也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信访需求。但信访工作更多的是在基层,如何真正解决好百姓的身边事、闹心事,是基层信访干部的共同追求。  天津市蓟州区的信访干部马永东,就是众多踏实为群众排忧解困的基层信访干部中的一员。  4月27日,记者在天津市蓟州区信访办大厅见到了马永东。在整个天津市政法系统,马永东可是个“名人”,他不仅是从事30年信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