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红高粱》

来源 :影视帝国·秀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
  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作出了思考。该片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畅快淋离。
  相比于《英雄》中分块式的色彩划分,《红高粱》就显得不那么繁复。整部电影似乎只由黄色和红色组成。在黄土高坡上,黄沙漫天,特别是颠轿这个段落,几个轿夫连唱带跳,带起了滚滚尘土。身为西安人的张艺谋用泼墨式的表象风格向它们表达着热爱之情,那些黄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对象。而红色则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我奶奶”的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红彤彤的炉火,还有最后日食时那彻底变成红色的世界。这份鲜艳的色彩的出现,更能表达出陕北人的热情与豪爽,呈现了中国农民向上的精神状态。
  《红高粱》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对生命的礼赞。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虽然也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但并不是完全像《黄土地》等探索片那样淡化情节,靠纯粹的电影视像语言的震撼力来直接表达导演的意念。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
  影片自身有一条完整的故事线,但这条叙事线大部分由画外音来完成。影片一开始,还是全黑的画面时,声带上就传来了“我”的叙述;“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视点,这个“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由于他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按理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又使得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具有被叙述的意义。因此,这个视点是非常奇特而又新颖的,它使导演在处理全剧时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视点参照,非常自由而又具有全知性。同时,他的叙述的特点把故事拉远,又具有历史的间离效果。在此视点基础上,导演在这开场白中道明了故事的虚构性。“日子久了,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从而非常自如地把故事纳入非现实的时空之中。画外音在影片中出现了12处。而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周围环境、时间转换等几个主要情节转折点,几乎都是由画外音交待的。如我奶奶与麻风掌柜李大头的关系,高粱地的“鬼气”,新婚三天新娘回老家的规矩,李大头被杀,秃三炮绑走我奶奶的过程等。画外音这部电影中还承担了一种“预叙”的功能,如抬轿出发时画外音就告诉观众,轿把式将成为我爷爷,这就增设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使画面故事的进展更富有张力。
其他文献
由娄烨导演执导、郭晓冬主演的电影《推拿》已在柏林首映,影片获得国内外媒体的赞誉,许多影迷开始期盼该片在内地上映。片中,郭晓冬饰演男主角王大夫,为爱挣扎、自残剖腹,温情、直白、残酷,用120分钟还原出一个“看不见的小世界”,从盲人的角度,为人们引导诠释光明。  看点一:时尚大叔的盲人首秀  无论是《新结婚时代》中的凤凰男,还是《暖》、《颐和园》等电影中的文艺范,郭晓冬在大银幕小荧屏上都留下很多经典角
期刊
她是大家公认的“公主专业户”。她因《孝庄秘史》中的小玉儿被大家所认知,又因《贞观长歌》中的阿史那云让大家过目难忘,她更期待着新剧《中国往事》、《胡笳汉月》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伴着轻轻的脚步声,白庆琳走入了我们的视野,脸上总是甜甜的笑,一句轻柔的“你们好!”让人觉得亲切得像邻家的小姑娘。怪不得当因演出《贞观长歌》后某家媒体给她命名为“内地版野蛮女友”,导演急忙澄清说“白庆琳在平时生活中是一个很亲
期刊
《红高粱》叙述的主要是一支民间抗日武装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但这不是主要的。作为这篇小说精神主体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带着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  正是这种生命意识使那个陈旧的抗日故事重新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红高粱,就是这种生命意识的总体象征。它可以称之为《红高粱》的“生命图腾”。小说用这样充满激情的语言描写红高粱,赋
期刊
本年度最值得歌迷期待的一张专辑,金曲歌后蔡健雅全新专辑《Goodbye&Hello》是她全程参与创作和制作的一张专辑。整张专辑既是蔡健雅音乐历程的完整展现,也将她积极面对挑战与试炼的勇气和信心一一表白。但是Tanya作为创作人,却因为自己的创作惹上了自己跟自己唱对台的麻烦——同期发片的唱片中有不少她自己的创作。    首次担当全创作全制作大任 蔡健雅笑做音乐女超人    以唱作人身份进入乐坛的蔡健
期刊
1.纸牌:廖凡跟妻子离婚后,坐在宾馆里打牌,随后又在床上缠绵,但镜头只对准了他们的手。在手边,散落着几张扑克牌。另一个场景中,桂纶镁从廖凡的裤子里翻出了一大堆杂物,其中就包括一把纸牌,并且是用皮筋勒好的。  首先,离婚了还要做爱,并在火车站试图继续强迫,而在做保安时,同事给他介绍对象,他居然当大家的面对女子上下其手,说明廖凡这个角色有性瘾症,并伴有暴力倾向,非常容易就会被勾起欲望。这也就为接下来他
期刊
《八大豪侠》中来去自如、侠胆义胆的英俊飞贼——风一阵  《纽约人在北京》中善良、幽默、情感交织的时尚农民——双喜  《A计划》中重情重义、身手不凡、好讲笑话的小水警——红豆糕  不知不觉中,“润物细无声”,郑晓东走进了千万粉丝的心。  郑晓东无疑是众多女性朋友所欣赏的现代标准男人:风度而又幽默,帅气而又温和,一张英俊明朗的脸,流露着质朴和纯真,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他风声水起。    将功夫喜剧进行到
期刊
“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不负责”,这是林申在电视剧《麻辣婆媳》中饰演的“吴英为”对女友问题的“四无原则”。前不久,因电影《意乱情迷》来上海宣传的林申,自然逃不掉媒体对其感情问题的“拷问”。  有网友形容林申的面容:“这是一张极其有抱负的脸孔,镶有一双相当容易受伤害的眼睛,有一天他很可能成功,但是会不会愉快就不能保证了。”  这句话点出了林申作为九个月大就登上银幕、在摄影机前长大的孩子的宿命,他把
期刊
《红高粱》是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发表于1986年,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作品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唯一入选《当代世界文学》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
期刊
萧红的故事,在导演许鞍华的心里,酝酿了20年。  早些年,她曾在香港寻找编剧,想写萧红和丁玲。两位女作家的一生,有个人命运,也有文学创作,基本上,镶嵌在民国文学史里,是一种血肉关系。写这么个故事,既需要查阅大量史料,也免不了要去实地探访历史遗迹,涉及工作庞杂,且相当耗时。那会儿,没有香港编剧愿意写。  2003年,许鞍华在内地结识了李樯,头回见面,两人却一见如故十分投契。在闲聊中,许鞍华说起,自己
期刊
该片是根据央视早年的一则“打拐”新闻改编而成,讲述一对夫妻因为关系不和睦,儿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却莫名其妙的走丢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找孩子的父母,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在得知要拍摄这样一部沉重又具意义的社会题材的作品时,张译还没看剧本就决定出演。张译与陈可辛导演再度合作,彼此信任,很有默契。张译表示,首先是发自内心的被影片中的亲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