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浅议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學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6—8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这些问题具有目标性,问题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实践——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四、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单位:许昌县实验中学 河南】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17日,这一天,我不能忘记,我也忘不了。那天,我参加了江阴市教学新秀课堂教学决赛。上课的内容是前一天通知的,课题是苏教版四年级教材《空气中有什么》。由于我是兼职科学老师,实验操作是我致命的一个弱项,加上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我上了一堂失败的科学课。  下面就结合那堂课,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真诚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一、细心观察营造氛围  华东师大吴刚平教授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很多老师常抱怨自己的“苦口婆心”对学生收效甚微,甚至是适得其反、背道而驰。然而老师们可曾反思过,自己的“逆耳忠言”在批评教育时是否已经让学生无地自容,成为使学生产生“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心态。  一、如何正确认识批评的内涵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其加以评判,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把探索研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尊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了,应该说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确实给老师很大的自主权,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于是,众多新颖的教学设计出来了,教材不曾涉足的内容出来了……,令人眼花瞭乱,我也在困惑着,面对脑子里闪现出的各种设计思路,我该选择哪种设计进行教学呢?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两点:1、预设的探究目标是否合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实现;2、设计的活动能否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有乐趣、有收获。下面
著名心理学家康德指出:“概念只有同人们的已有知识发生联系时,才具有意义。”在教学中对应于学生,即教什么只有同他们现有经验中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方法产生联系,才能使得教学变得有效。但文本在内容和思想承载上通常反应创作时的社会与生活情况,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学生已有经验间存在着一条显而易见的时空鸿沟。这种差异存在割裂了从作者的“文本”成为读者的“作品”的纽带,导致文本与学生难以琴瑟和鸣,教学有效性就
一、让学生猜一猜,满足学生的探求欲望  课堂上,为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老师建议孩子们可以掂一掂身边的东西,比如盐、味精、红枣、洗衣粉等。(一包盐500克,一包味精1千克。)孩子们兴致很高,拿起来就放在手里掂一掂,又似有所体会地点点头,就象一个经验十足的商人。  这时,老师在讲台上各放了三只黑袋子:“这几只袋子里都装着东西,其中有一只重1千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孩子们劲头更高了,都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的教育技术日益先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与科技的结合。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的新兴教育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种媒体信息进行集合,交互式地处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视频等媒体信息,而且能够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面、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这一教学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丰富了学生获
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被普遍看成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然而因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似乎让人觉得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教师习惯用课件指导写字,板书渐渐在写字指导中消失了。这怎能不令笔者为教师对学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深感不安呢?  近日,听了一些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课堂上,很少有老师进行示范写字,他们有的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写字教学,有的虽然也示范写字,但也只是写两个
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不但要懂得如何去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而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一、推开学而不厌之门,开拓广阔天地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有16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的确,儿童生来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的脑海里永远装着说也说不完、盛也盛不下的奇思妙想。诗歌是凝练的,以简约的语言传递丰富的内涵,而儿童的外表与内心诗同样的生动与丰富。因此,诗意的课堂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精神领域的教育。它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其独具的魅力与光辉。  一、借诗习诗,让心灵在诗意中自由舞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
非洲村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