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记住的事情不多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来杭州旅游,我决定陪他逛逛西湖。朋友谢绝,说你在杭州生活二十多年了,西湖一定逛了无数遍,再逛一遍,多无聊啊。他说得对,西湖于我真的没有什么新鲜感了。不过,虽然我去过西湖无数次,但能记住的还真不多。
  回想一下,我刚来杭州时,第一次带着孩子去西湖边踏青,在草坪上放风筝,记得;某日傍晚,陪妻子环湖走了一圈,记得;有一次心情不好,一个人去西湖边坐了半天,记得;中学时的语文老师来杭州出差,请他在西湖边的一家小餐馆吃了西湖醋鱼,记得……此外,大多印象模糊了。也就是说,虽然我常去西湖,会惊叹西湖之美,但是,过不了多久,其情其景就淡化了,忘却了。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历历在目的,往往不是因为西湖,而是与谁在一起的经历。
  所以,这一次,我执意陪朋友再游西湖,为了让西湖能在我的记忆中再留下一个烙印,因为我相信,這一次的西湖之旅,我会记住它。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很多,而我们最终能记住的,其实并不多。
  无时无刻,我们不在经历。有忧伤,也有快乐,有苦痛,也有甜蜜,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平平淡淡。每次我们在历经这些的时候,都以为它是难忘的,甚而是刻骨铭心的,但很多事情,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被时间悄悄抹平了,不留蛛丝马迹。
  有一天,因为工作上的一个事情,挨了领导的批,弄得心情很不愉快,回到家,仍然郁闷难消。妻子安慰了半天,也未能帮我排解。一旁的儿子忽然没头没脑地问,爸,你记得去年的今天,你做了什么吗?我愕然地看着儿子,同时脑子里飞快地往回倒片,努力回忆,以为去年的今日,一定发生过什么大事,或难以忘却的事,却想不起来了,一丁点也想不起来了。不知道儿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便问儿子,去年的今天发生什么了?儿子笑着说,你自己都不记得了,我哪知道啊?爸,我只是想告诉你,没什么大不了,用不了几天,你就会淡忘甚至彻底忘了现在的烦恼,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你又何苦为难自己呢?
  儿子的话,让我醍醐灌顶,工作上的失误和教训要汲取,患得患失之心真的没必要,你不必也不会记住它一辈子的。
  人生路很长,很多事情,你可能记不住;有些事情,你不必记住;还有些事情,你想记也记不住。那些你忘却了的事情,多半是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而那些你能记住的,永世不忘的,就构成了你人生的主干。
  据说,极少数的人有一种特殊能力,就是自动记忆功能,他所经历的,都会像事无巨细的日记一样,牢牢地刻在脑海中。这种超强的记忆能力,带来的却不是满足,不是幸福,而是无尽的痛苦,因为太多的记忆,充塞着他的大脑,反将那些重要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快乐的信息,冲淡了,混淆了,淹没了。
  我们能记住的事情,未必只是幸福的快乐的,它也可能是苦难和磨砺,我们没有忘记,不是说我们要去刻意选择或屏蔽,而是因为它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那部分,是值得我们在垂暮之年咀嚼和回味的,也是我们真实地活过的证据。
  对我们来说,这一辈子是否充实,回望一眼,也许就能一览无余。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经常有老板抱怨,最好的员工离职了。他们确实应该抱怨,因为没有什么比优秀员工离职更具破坏性的了,公司为此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老板们往往能说出优秀员工离职的千百条原因,却总是忽略问题的关键:他们离职,不是离开工作,而是离开老板。这实际上可以避免,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新的视角和额外的一点努力。那么,是什么让优秀员工要离开自己的老板呢?  1.工作量过重  工作量过重会压垮员工。能者多劳,这是老板们在对待优秀员
她从书架上瞥到这本书,她轻轻摩挲着书的封面,眼睛莫名湿润了。她拿着书去收银台结账,拿出了和这本书定价相同的钱。售货员张嘴说了一大堆,她心慌得厉害,拿了小票匆忙逃离。书店外的阳光有些强烈,她伸手遮了遮阳光,然后看了看小票,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八折优惠。这才明白,刚刚那个售货员是在告诉她,这本书打八折。想到这里,她懊恼地低下了头。四周是诡异的安静,至少在她感觉是这样。今天出门,她忘了戴助听器。可是戴了有
许多人与朋友通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借你的耳朵用一用,我想说说。”意思是你光听就行了。不少人看心理医生,并没见好,但也仅仅就看一次。为什么?因为心理医生听得太少,说得太多。某知名心理医生有间工作室,咨询50分钟,收费800元。他认为,如果你能保证提供40分钟的专注倾听的话,那就值700元。一所大学竞选学生会会长,得票最多的不是演讲水平最高的,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也不是活动能力最强的,而是别人说话时
2020年7月11日,洪峰过境武汉前夕,武金堤张家湾街堤段,一群青年突击队队员整装待发,准备担负巡堤重任。队伍中有位身材高、留着寸头的小伙特别引人注目,他叫周亮宇,在巡堤小队中个头最高,年纪却最小。今年刚满18岁的他,是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他决心在大堤上,在汗水雨水洪水中,找到“长大的感觉”。  其实,早在2016年,周亮宇就曾萌生去防汛一线的想法,只因未成年没有被批准。当时,武汉一连下了十几
一部《芳华》让人们认识了年轻演员黄轩,其实从2014年崭露头角到2017年绝对主角,他接连被名导娄烨、许鞍华、郑晓龙、陈凯歌、冯小刚看中,《推拿》《黄金时代》《红高粱》《妖猫传》一部接一部,短短3年能有如此成绩,黄轩到底靠什么?除了他实打实的演技,还源于他“不会逢场作戏”的交际。“没关系”  黄轩刚出道时,星途运气有点背,先是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定下让他当小王子,却临时把演员换成了周杰伦
伟人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行得端,坐得正,专注于修身养性,数十年如一日,在历史的星河中,这个人一定拥有自己明亮的坐标系。  他是人们眼中的笨小孩。7岁丧母,父亲忙于公务,他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这让他养成了内向、木讷的性格。他是明代的文徵明。10岁那年,父亲为让他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访亲会友都会带上他。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见到的不是名宦,就是名士,也因心性使然,使得文
70岁的演员黄梅莹在电影《囧妈》中一改以往严肃认真的演艺风格,把卢小花这个“爱吐槽、爱多管闲事、爱耍小脾气”的中国母亲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她在长达43年的演员生涯中第一次出演喜剧,而且出演该片时,她已经5年没有演过戏了。  收到导演徐峥的邀约时,黄梅莹感觉有点意外,她对自己能否演好卢小花这个角色心里没底,原因是自己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大银幕上,更何况还是女主角和贺岁档的喜剧片。为了不辜负徐峥的
我们一般认为,做事拖拖拉拉的人都是懒惰的人。但事实上,不少做事拖拉的人一点儿也不懒惰,那么,不懒惰者会在什么事情上拖拖拉拉,又怎么样才能不拖拖拉拉呢?  一、在什么事情上拖拖拉拉  1.在社交上没耐心。拖拉者往往嫌社交太累。当第一次与别人交往时,谈话一般从鸡毛蒜皮的废话开始,他们容易被这些无聊的谈话弄得精疲力尽。因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在跟老朋友交流时,其实挺能说的,而且谈话内容很有意义。但是
纪录片导演萧寒说,自己一直在做“热眼旁观”之人。  有一年,萧寒从朋友老雷嘴里听到一个故事,拉萨有一个专门培养登山向导的学校,招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珠峰脚下两个县十几岁的藏族小伙和姑娘,他们需要完成4年训练,才能成为专业的登山向导。有个小伙,他的父亲阿古桑吉是寺里的喇嘛。有一次,小伙托老雷带几本经书给父亲。老雷一见到阿古桑吉就听他说:“登山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萧寒听了很感慨,虽然阿古桑吉在信仰里不
来自澳大利亚的90后的菲利普,在中国西南大学工作期间,不幸身染重病,学生们来看他。他说今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就是没有游历完中国,没有去黄山,也没去过泰山。一个女学生说,老师,你会好起来的,如有不测,你可以把眼角膜捐献给喜欢旅游者,让他带你去看看。  菲利普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捐献器官不仅能让患者受益,自己的器官还能复活,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在病床上立下遗嘱,要把身体能利用的器官捐献出来。他的父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