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7623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去开发富有创造性的特色资源,在学校内部提供并完善一系列活动平台,为儿童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活动环境,提供自主、合作的活动渠道。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贯穿于小学生德育过程,有助于我们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儿童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指数,还能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心理学;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社团
  中图分类号:C970.4,[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47-01
  小学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如何使儿童的道德成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德育过程中来,意图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概念
  (一)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辅导等。詹万生先生等推崇广义德育。而檀传宝教授则倾向狭义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中学、大学延伸至两端的幼儿园和研究生阶段构成了德育衔接的纵向体系。本文主要从小学学校德育视角来探索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王道俊教授指出,学校德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
  (三)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对应,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以“人的各种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是从“坏”到“好”的心理学范畴。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人的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于帮助“普通人”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从“好”到“更好”的过程。
  二、办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学生社团
  (一)从儿童交往出发我们制定“儿童交往公约”,帮助孩子们在与他人建立起交往关系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冲突,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开办“开心果”心理咨询室,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富有韧性的心理品质,提高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小小法制院,从法律常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行为规范、安全自护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启蒙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广播站、电视台等校园媒体进行常规的德育宣讲;利用各种节日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文化氛围下,展示自己。
  (二)鼓励儿童在活动中成长。学生社团创设学生的甜蜜组织,成为一种校园休闲生活的方式,让孩子们乐不思蜀。快乐周三的日子,多个明星社团受到全校学生的特别追捧,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选择。我校的社团开展是负责教师进行社团活动宣讲介绍,学生自愿自主选择参加,有这样一系列的社团:IT精英社团,在电脑上创作乐曲,模拟足球比赛,抒写心情,舒展童心。“超级舒马赫”社团,探究科学神奇,感受科学奥秘,实践科学梦想。
  (三)学校有十位德育工作“领跑者”,他们带领学校的育人团队不断创新,不断前行。学校更关注青年老师的培养,孩子王成长营为青年教师的发展量身定制了活动空间和平台,青年老师们在这里学习如何与孩子谈心,遇到紧急事故如何处理等。
  三、积极心理学对小学德育班主任工作的运用方法
  (一)小学班级人数较多,班主任很难实施个性化德育,也很难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校管理层可以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实行德育导师制,班级的任课老师共同承担德育任务,充分体现学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模式。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多使用积极的讲话风格及评价方式。
  (二)作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让自己学习得乐观并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为小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群体层面上,学校道德建设中培养以美德为目标的团体或组织系统。优秀品德的形成依赖于良好的美德环境。
  四、小学道德教育工作反思
  乐观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获得。教育者使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以建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塞里格曼在研究中还发现,拥有更多乐观情绪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好。积极心理学的科学实证性可以帮助小学生德育更好地融入生活。生活德育论者强调德育应促使人热爱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實践中培养道德品质。德育的过程就是使人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
  小学的一线教师或是管理者应该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贯穿于德育建设中,真正将德育内化于心,外施于人,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助于培育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更多正能量的积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詹万生,刘显国.构建学校德育体系[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赵志毅.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
  [4]孙彩平.儿童德育境遇的转变及伦理困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6.
其他文献
期刊
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入风险投资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既直接降低风险承担,也负向影响风险投资退出绩效间接降低风险承担.利用1996年~2016年中国经济政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医院实习的150名社区护理实习生,采用随机方式分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的健
摘 要:现今,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由于某些原因,学困生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经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出现英语学习困难并不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低,而是因为学习方法、态度以及兴趣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主要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诱因展开分析,并探讨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心理障碍;诱因;方法策略  1.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加深,英语教育在我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初中英语教学也有了更为
摘 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书包”的特点,然后从让优秀资源得到共享,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力,以及写作能力几方面阐述了“电子书包”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书包;初中英语  1.前言  《英语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现代教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努力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不断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教师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一样的学习计划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只有家校携手共
期刊
1 还记得小时候听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吗?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小马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就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学英语复习中有重复教学、反复练习、题海战术复习的倾向,这样的复习课的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本文以小学六年级的复习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复习课中做到复习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