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执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应用中的思考

来源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接触式执法属于一种新的执法领域.上海已启动“智慧卫监”信息化项目,构建医疗执业行为的非接触监管模式,推进公共卫生监督闭环管理,推动卫生监督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初步实现卫生监督信息“一网观天下”和“一网管全城”.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指出非接触式执法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开展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开展的流程尚无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出台;②执法证据收集的有效性无法确认;③电子数据中时间因素;④与“一网统管”无缝对接需要解决存在部门信息壁垒、执法效率与执法效果不平衡、卫生健康部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听障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ik list,CBCL)对江苏省不同地区267名4~16岁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听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67名听障儿童中,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7.34%,其中男生30.87%,女生22.88%.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6~11岁组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较高
目的 分析音乐训练对3~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语言康复训练,研究组采用音乐训练的语训模式,训练周期6个月.比较两组被试音调感知能力、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儿童焦虑、抑郁性情绪状况.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旋律辨别及和弦辨别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F3音调、C4音调辨差阈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听觉能力、言语能
声源定位是人类感知环境的重要方式,也是听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听觉发育与其声源定位能力密切相关,而影响儿童声源定位的因素众多.儿童声源定位能力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行为学测试及听觉量表评估.行为学测试涉及角度辨别测试及角度识别测试,言语空间听觉质量量表-父母版问卷常作为评估儿童声源定位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儿童声源定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声源定位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