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学习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比如主动学习、健康心理、品质品德等。可是,还有一个因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却往往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或者他人所持的观点能够进行反思并提出质疑,同时还要进行独立分析的思维过程。
  1、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
  目前,在很多中学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教师仍然坚持只要是课本上写的就是正确的。这些教师在讲课时,着重点都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与艺术特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并能够正确地解答那些阅读问题,而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正确很少关心。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质疑,讲课时以一个知识的传播者的形象出现,不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意见,即使有讨论活动,也会把学生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学生的思维无法发散。还有一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即使有学生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或者课本上内容有质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但不予以表扬和鼓励,反而大肆批评和挖苦,从而大大挫伤学生批判思考的积极性。而学生呢?他们在这样的教育之下,就会形成一种观念,凡是老师讲的、书上写的都是正确的,根本不用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形成一种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维的习惯,对课本和教师绝对信任,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很多学生在考试完以后,不是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而是急于翻找标准答案,这样的做法就是对课本过于迷信,而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1、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权威者、传播者和灌输者变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软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敢于挑战、敢于求异、敢于质疑的批判性学习氛围,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问题式的立體化、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主动地、理性地提出质疑,不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智特征,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批判精神的思考者、挑战者。以这种师生观为纲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教学课堂不再是单一的、一元化的,而是立体化的、多元化的。
  2.2、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认知心理研究表明,一切思维活动都是从问题开始。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且是以处理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只有具备了质疑的前提,学生才有机会磨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然而,目前很多学生还不具备向教师提问的勇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和时间。“提问的空间”指的是教师不要什么事都把答案过程给学生讲得一清二楚,而要重在指导科学思维方法,过程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提问的时间”指的是每一节课都要留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质疑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矛盾等引发学生的质疑心理,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2.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操作环节
  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也就是说我们要先设计一些有艺术性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质疑是关键。二是让学生会争辩。课堂上教师要少一点权威,少用考试来驱动学生学习。当然,课堂讨论也不是越多越好,它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充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努力促使学生接受发散式的观点和进行自由式的讨论。不过要保证在学生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在进行对立的讨论、辩论活动时,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或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学会批判性思维。三是要鼓励求真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好的教师是要教人去发现真理的。
  2.4、创设想象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的确,依靠想象力我们可以拓展思维空间,使探寻超越现实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批判创新。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沉浸于这种假设的角色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组内成员首先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判断,最后进行整合完善,形成小组的见解。在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对自己教学的质疑,要加以鼓励和支持。不但如此,还应身体力行,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对事物的批判性求同求异,不断提高学生的解析能力和评价推理能力,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不同层次上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讨论我国现行的残疾人保险保障的现状,阐述了残疾人保险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论文集中对我国残疾人保险保障制度的不足,以及残疾人商业保障的补充功能的缺失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我国残疾人商业保险的改革思路,根据我国残疾人商业保险的现状因地制宜的提出了今后工作研究方向和建议。本文共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国内外残疾人保险的相关研究综
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才是素质教育制度下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关键。在此大环境下,小升初的毕业考试卷年年有新意,这就要求老师的复习策略要转向新视角。  新视角一:过好基础关  此基础非彼基础也。以前的总复习千篇一律都是从拼音、汉字、词语、俗语、句子、标点等方面按部就班地进行,只求走完过场,无法让学生查清漏洞,补实缺陷。因为时间有限。  我这儿说的基础是在老基础的肩膀上,走得更实,走出新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和数学是两门最主要的科目课程安排也以这两门为主。在两次的见习活动中,我特别留意的是小学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认字词和将句子表达准确。而小学生刚刚接触到的礼仪、书法等问题都是与语文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老师做班主任正好兼顾二者,使语文教学得到更好的落实。下面就我见习所观察到的这两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作个总结。并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建情景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面对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明显地感受到了前
作为阅读,尤其是语文阅读,你的前方是什么?是蓬莱仙境还是朦胧烟雨?是山重水复还是柳暗花明?这确系值得语文工作者深究。阅读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云散雾开的康庄大道吗?还是迷蒙气霭的混沌世界?对此,答案不一。在如今的高中教学中,我们都倡导教学要活灵活现要开放发散,而对于唤起学生最性灵的阅读,不应该是单一而呆板的,它的前方,应该是目的地明确但停驻点飘移的。它应该多姿多彩多种多样,方能呈现语文学科的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多维教学法,是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的有效教学途径,它可使学生思维的角度更加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更加深刻巩固。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授的注入式、平面式
期刊
期刊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都把个性化教育放在教改的显著位置上。推行个性化教育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证明了个性化教育的巨大作用。我国的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整齐划一”,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导致学生思维受到限制,创造力受到遏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特别是母语教学,决不能把学生限制在呆板的框框中,不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技术。我们在语文教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各领域均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上层建筑中的文艺院团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领导方式也发生了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