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全面提升县域经济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蕉岭县委、县政府科学谋划,抢抓机遇,坚持包容开放,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度、大手笔打造蕉岭长寿品牌,抓住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发展机遇,围绕梅州市“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五大会战”工作部署,按照“一园两区三基地”发展思路,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如今,红色苏区蕉岭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美丽幸福新蕉岭初现雏形。
  近日,为一探红色苏区蕉岭县的真容,记者一行走访了蕉岭,目睹了该县的新变化、新风貌。
  转型升级,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真是今非昔比啊,二十多年前的蕉岭我记忆犹新,那时这里到处烟囱林立、烟雾腾腾。如今,却是山清水秀,美不胜收。”这是一位资深记者进入蕉岭县城所发出的感慨。老同志的话也是蕉岭巨大变化的一个见证呵。蕉岭县已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水泥产业历来是蕉岭的主要经济支柱。过去,长期以来立窑水泥生产主导着该县建材工业。它耗能高、成本大、污染严重、劳动强度大、科技含量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才逐步得到重视。近年来,蕉岭县致力于做强做大水泥产业,打造“水泥强县”,使水泥这一传统的建材支柱产业支撑起全县税收的“半壁江山”。更可喜的是,蕉岭县已走过半个世纪的水泥产业,如今正以旋窑生产、精细化工为主导,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向产业集群纵深发展,迈向年产1000多万吨的目标,建设成为粤东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
  针对全县目前的水泥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县委书记温向芳是这样概括的:“蕉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多重考验,可以用一个‘挺’字来形容,这个‘挺’就是迎难而上、克难攻坚。”温向芳说,“虽然当前保增长的压力依然不减,促转型的任务依然繁重,但只要我们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尽心尽力,攻坚克难,建设幸福蕉岭这一宏伟愿望必定会实现。”
  截至目前,全县已淘汰关闭落后水泥企业十多家产能共450万吨。县长陈伟明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虽然,今年来蕉岭受淘汰关闭落后水泥产能的冲击,水泥支柱效应有所削弱,但蕉岭发展建材有资源禀赋、品牌效应和技术支撑,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仍是该县工业的主导产业。“蕉岭县正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培育特色支柱产业集群’的要求,围绕‘建设粤东生态建材生产基地’的思路,加快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大发展。”陈伟明指出,蕉岭水泥建材产业的发展,要着眼长远,变先发为后发,变被动为主动。具体做来,一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涅槃重生。二要延长建材产业链条,优化存量。三要扶持新上旋窑水泥项目,做大总量。
  据了解,正是在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谋划、果断决策之下,蕉岭以水泥建材为代表的产业转型升级才得以逐步走出困境,走向复兴。目前,蕉岭县正加快建设步伐,推动40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的建设。两条日产1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的核准,日产5000吨旋窑水泥技改项目的立项,以及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精细化工等建材产业的发展,都进一步巩固提升建材产业的支柱地位;随着塔牌集团1.8万千瓦、皇马9000千瓦余热发电项目的申报立项,以及总装机20万千瓦的中广核风电、总装机15万千瓦的广东电力风电项目的测设工作的开展,加之做优酒业、做精竹木工作的有序进行,蕉岭的工业化发展已然由粗放经营向深加工、高端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工业跨越式发展,指日可待。
  招商引资,借力激活县域经济
  日前,记者在蕉岭县委办及县老促会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该县东北方向离县城不到一公里的正在规划建造的蕉岭生态工业园区。现场看到,规划中的园区长廊已经开工建设,道路拓展、土地平整、园区绿化、电网铺设等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放眼远眺,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园区基建工作。旁边,洋臣A家家具生产基地进厂大道已完成了大部分的路面铺设。蕉岭县招商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打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完备、规模庞大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蕉岭县政府全资投入近千万,积极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绿化等亮化工程建设,积极为吸引更多产业集聚能力强的企业进驻园区铺平道路。
  今年4月,中国家具十大时尚品牌——A家家具落户蕉岭生态工业园。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4亿元,将打造集中高档木制家具生产、销售、展示为一体的粤东知名家具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税收3000多万元。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蕉岭政府部门积极主动服务的工作作风及园区良好的环境,吸引公司进驻园区。目前,A家家具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底可建成投产。
  据了解,该县紧紧抓住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发展机遇,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打好“五大会战”的部署,积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能力强、效益高的蕉岭生态工业园。全力争取用地指标,统筹推进10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和205国道沿线工业长廊规划建设。着力完善“一平两化五通”配套设施,全面优化园区环境,集聚更多以电子商务、高档家具等为主的企业进驻。形成以生态建材、家具、新电子为主导产业,产业聚集能力强的生态工业园区;同时,及时跟踪重点入园项目的实施情况,提高项目的建设进度,强化服务企业效率,推动入园企业增资扩产、投产见效,不断做强做旺工业经济。截至目前,以金鹏精细化工为主导的新型建材产业已经陆续进驻园区,以傲农集团为代表的生物科技板块企业也纷纷落户。如今,“一轴三组团”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已初现规模。宜居宜业的环境、“保姆式”的服务、一把手亲自抓招商确保蕉岭招商引资见成效的做法,让一批上市公司、大集团、大企业纷至沓来。
  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群策群力,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积极引进大项目、大资本,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国家水泥制品落户蕉岭的优势,加快建材产业发展步伐。目前,油坑建材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项目已正式投产;总投资3.4亿元的塔牌集团200万吨水泥粉磨站技改等项目已向有关部门申报。总投资3亿元的傲农公司饲料生产线、总投资5000万元的年产2.5万吨玻化微珠及500万平方玻化微珠保温板首条生产线、总投资7800万元的固特实业超声波系列产品二期工程、总投资5100万元的皇马公司旋窑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一线天岭南酒庄项目、总投资4.3亿元的A家家具公司增资扩产项目顺利推进;中广核风力发电公司、粤电集团公司风电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蕉岭县一系列招商引资之所以令人刮目相看,效果显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科学的决策和非凡的魄力。“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以及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不懈努力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必将拉动蕉岭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我县提供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工业园区的发展成型,将彻底激活我县的经济。”当被问到工业园区将对蕉岭起到什么作用时,县招商局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   发挥优势,打造长寿经济品牌
  到蕉岭的人也许都会被该县无处不在的绿化所折服。“我们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9.26%。”蕉岭县政府的一位同志这样介绍道。79.26%,正是因为这超乎寻常的森林覆盖率,因为这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生态及饮食习惯,造就了蕉岭特有的长寿养生饮食文化。而这些,则恰恰是蕉岭赢得“中国长寿之乡”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些因素,又为蕉岭发展长寿经济奠定了基础。
  2011年7月,蕉岭被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是广东客家地区第一个长寿之乡。去年以来,该县充分依托“中国长寿之乡”金字招牌,致力发展长寿经济。养蜂、冬笋、茶叶等长寿食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制定了长寿食品质量统一标准,评选出灵芝、蜂蜜、冬笋等为蕉岭“十大”长寿食品。组建了以延源长寿食品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长寿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确定了“延源”商标为“长寿食品”统一标志。记者走访延源长寿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时,该公司的总经理郭玉英告诉记者,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使长寿特产如今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香饽饽。她说,为了进一步弘扬本地长寿美食文化,蕉岭县成立了餐饮行业协会,举办了一系列颇具意义的评选活动。此外,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把长寿经济做大做强,积极建设精致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生产开发原生态长寿农产品,带动广大群众种养特色农产品增收致富。
  今年5月,梅州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梅雁集团与该县成功签约,在蕉岭县广福镇投资50亿元,整体开发原广福农场,计划把广福农场打造成为粤东北(梅雁)集现代农业、生态工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经济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据了解,该工程今年6月动工,初步规划种植油橄榄面积达一万亩。据了解,油橄榄1亩可种植30棵,3年试挂果、5年产果,5年期油橄榄每亩可产果750公斤、产油180公斤左右,每公斤橄榄油市场供应价180元,每亩可实现产值3.3万元以上。6至10年后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果1500公斤以上、产油300至450公斤,每亩可实现产值5至8万元。
  据了解,目前,蕉岭县已开发长寿食品70多种,年产值可达2亿元,带动9000多农户户均年增收5200元。长寿经济可谓给蕉岭的农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长寿经济也必将让蕉岭老百姓的致富梦得以实现。
  厚积薄发,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在蕉岭,我们了解到,去年6月,碧桂园控股公司成功摘得位于蕉岭县逢甲大道西侧地块,正式进驻蕉岭,蕉岭成为梅州市首个成功引进碧桂园项目落户的县(市)。如今,一年过去了,桂岭新区,那一幢幢设计新颖、风格独特洋房和高档的别墅拔地而起。桂岭新区合理的布局、宽阔的大道、优美的环境以及日益完善的配套设施,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蕉岭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有几大原因: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道路规划比较好,交通便利;第三就是蕉岭‘长寿之乡’这一闪亮的招牌。蕉岭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我们没有理由不选择这里。”蕉岭碧桂园项目罗总经理说,“我们的目标是为蕉岭人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中高档的住宅区,提升该县的品位。”据了解,去年以来,蕉岭县精心编制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此外,蕉岭县扎实推进福星大道区域规划建设,引进碧桂园集团参与城南新区综合开发,加大桂岭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力度。占地面积30多亩的城南实地公园建成使用;总投资近4亿元的碧桂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售罄,总投资10亿元的碧桂园二期工程也基本建设完成;南部新区已完成城市、福星大道和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岭南华府、碧桂园等中高层房地产项目基本完工;抓好205国道蕉岭段升级改造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桂岭大道、塔牌大道等城区街路改造。县城现有大小11个公园,其中,有湿地公园,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面积3000多亩,将来要发展到3万多亩。全国文明县城总体形象不断提升。
  今年蕉岭县又把塔牌大道、石伯公路、环东路、北街等城区街路改造列为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十件实事”之一,进一步提升宜居环境。如今的蕉岭县城,更加精致、绿色、和谐,处处洋溢着“长寿蕉岭·大美台乡”的人文气息。
  除了改善城区环境、扩容提质之外,去年以来,蕉岭县科学编制了《蕉岭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等三个旅游规划,确立“长寿蕉岭·大美台乡”的总体形象定位和宣传口号,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今年2月,该县成功举办首届长寿文化节,打响了“长寿蕉岭·大美台乡”品牌;塔牌集团整体开发长潭旅游区项目已聘请中山大学进行规划设计,目前规划设计初稿已完成,长潭旅游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长潭至平远旅游公路建设扎实推进。
  随着一个个发展项目的推进,随着一个个发展规划的不断实现,一幅多姿多彩的蕉岭未来蓝图正徐徐展开。在这个全县人口只有23万的小县里,不仅有新培育的绿色产业,更有幸福导向型产业。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变得更加宜居、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蕉岭大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工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精神,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环境,蕉岭县通过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大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工程。
  建设新区
  蕉岭加大新城建设力度,以石窟河为中轴,规划建设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桂岭新区,当前,重点推进“三片区、一个综合体”建设。城南片区已完成一、二期高档住宅区、湿地公园、游泳池建设,三期高星级酒店、桂岭长寿广场、步行街建设扎实推进;福星大道片区已完成城市、道路和名木公园规划设计;石窟河西岸片区“香榭丽湾”、“岭南院子”旅游地产项目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综合体建设项目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县城塔牌大道、石伯公路、环东路、北街、镇山路、新东市场周边街道等城区街路改造工程基本完工。
  改造旧城
  大力引进北京天健集团拟参与西街约85亩范围内的老城区改造。致力将旧城区改造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质量优良的现代化街区,推动新老城区的融合和发展,增强城区商贸流通活力。
其他文献
6月9日上午,广东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省政协原副主席肖耀堂一行5人,在梅州市有关部门领导陪同下,来到兴宁调研老区建设工作。兴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何建元,市政协副主席刘卫星以及兴宁老促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调研座谈会。  近年来,兴宁市坚持把解决老区群众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作来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千方百计加快老区建设,先后投入1.2亿多元,改善老区办学条件,完善老
期刊
科学扶贫 幸福“双到”  “富裕”光环之外,“贫穷”如影随形。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GDP总量连续20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而在这光鲜的背后,到2009年,却有着占全省行政村总数16.2%的共3409个贫困村庄,70万户316万贫困人口,其中属于革命老区的有2396个贫困村,25.08万贫困户。超过40%的贫困线以下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大多数人居住在危房、泥砖房、茅草房中。
期刊
情系苏区  近年来,蕉岭老促会深入老区调查研究,倾听老区群众心声,他们想老区人民所想,急老区人民所急。为改变老区落后的面貌,帮助老区群众解决“五难”问题,蕉岭老促会的老同志们不遗余力,出谋划策,他们既是县委、县政府的参谋智囊、得力帮手,又是老区人民的“福星”。他们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老区群众的好评。  蕉岭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属典型的山区县。因地理等自然条件的长期制约,过去几年,蕉岭的经济
期刊
韶关  南雄再投4万元修复革命遗址  近日,记者从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了解到,南雄今年再投入4万元继续修复湖口镇新迳村古坑中共南雄中心县委旧址,目前专项资金已经下拨到位。古坑村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南雄中心县委所在地,是目前确认的南雄41处革命遗址之一。据悉,4万元主要用于旧址主体工程的后续完善、革命史料图文布展、建碑撰记和环境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特约记者?肖 锋)  2.5万老区群众喝上“
期刊
“抓住特色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翁源县人大代表最近视察该县现代特色农业生态发展区建设情况时明确指出。  翁源县地处粤北山区,是革命老区,中国三华李、兰花、九仙桃之乡,省市粮食、糖蔗、蚕桑、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代表们通过到马墩“冷泉滩”生态休闲观光园、康泉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珠江源胜龙茶场、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翁源核心区农业园实地视察,听取各园区介绍和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局汇报,看到该县发展
期刊
丰顺,位于广东东部、梅州南端,毗邻潮汕地区,素有“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的美誉。今年以来,丰顺抓住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汕潮揭同城化等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 全力打好招商引资、交通水利、资源整合、环境整治、耕山致富五大会战,推动丰顺新区建设,着力打造“梅州南大门、潮汕后花园、温泉宜居城、生态工业区”,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据省财政厅相关文件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丰
期刊
10月18日,秋高气爽,记者一行从蕉岭县城驱车直奔三山。蕉城到三山不过20公里,进入三山的环山公路曲折崎岖,汽车不断地爬山下坡、拐弯转角,让人有点头晕。三山的风景却异常迷人。车窗外,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笔直翠绿的毛竹漫山遍野,像天然屏障一样笼罩着一座座大山,蔚为壮观。  汽车在环山公路上绕行良久,可并没见到人家,这里毫无喧嚣,寂静得与世隔绝一般。不知什么时候,前面出现了两间旧房屋,房屋分明已经无人
期刊
丰顺新区位于丰顺县南部,地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四个地级市的核心位置,规划范围包括汤坑、汤南、八乡山、埔寨、汤西和北斗6个镇,总人口32万,面积865平方公里,核心区50平方公里。  温泉宜居城,选址位于汤坑、汤南两镇,规划面积130平方公里,核心区1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商贸文化区、温泉区、宜居区和古村落保护区,尤其是依托全国最好的温泉资源、潮汕平原广阔的消费市场、发达的区位交通、生态工业区和周
期刊
区位好。地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四个地级市的核心位置,东邻潮汕平原,南靠珠三角,北接海西区,西有广阔发展腹地,是梅州市南部对接潮汕地区的门户、通往海洋的通道,能更直接地承接汕潮揭同城化的辐射带动。  交通好。广梅汕铁路、汕梅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半小时车程可直达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中心站,1小时车程可直达潮州、揭阳、汕头三大港口;梅汕高铁、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将进一步
期刊
八乡山地处粤东莲花山脉中段,位于梅州市丰顺县西南部,南接揭阳,西连五华,旧时因此地有小溪、贵人、大竹、滩下、戏潭、蝉田、高车等八块盆地和村寨,故得名八乡。纵观八乡山,高达1200多米的鸿图幛,终日云雾遮绕。  行走在八乡山的崇山峻岭中,人们总会把遥远的历史风烟与眼前的秀丽风光联系在一起:过去,这里曾是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东江特委、东江苏维埃政府以及红十一军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