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犯义弟拐走妻女,壮汉骑摩托千里追击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明光从小在东北农村长大,骨子里都是北方人的耿直和热情。热情大方的张明光朋友遍天下,在外打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交上一大帮朋友。令张明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曾经的挚交却恩将仇报,毁了自己的家庭,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痛苦。
  
  夫妻百般照顾服刑义弟生祸根
  
  三年前,张明光经朋友介绍到合肥一家工厂做工。学过机械的张明光主要负责养护和修理机器,平时的工作还算轻松。一次张明光和厂里的一位主管发生口角,这位主管喊来了保卫人员要教训张明光,然后撵他滚蛋。
  这天厂里太忙,许多事情人手不够,便把几位保安喊去临时帮忙,只留一位值班。这位值班的保安就是后来张明光的好友刘刚。刘刚一向恨那位主管,所以不愿意听主管的话去教训张明光。三个人便吵起来,刘刚和张明光一起将主管打得头破血流。结果张明光和刘刚都被厂里开除了。从此,张明光便把刘刚当成了自己的患难知己,二人经常一起出入酒吧,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久,张明光在另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而刘刚却因经济拮据与人合伙偷盗一家工地上的建材被当地警方拘留。得知刘刚被抓,张明光四处找律师托关系,千方百计想为刘刚减轻罪责。最终刘刚被判处两年有期徒刑。
  服刑期间,狱友都有家人前来探望,而唯独刘刚家没人来。每当狱友在一起谈论家里送来多少钱多少东西的时候,刘刚都躲在一边愤怒地看着他们,心里充满敌意,终于有一次和一位老囚犯打了起来,差点儿被加刑。囚犯们都笑话他家里没人了,刘刚将自己的苦恼写信告诉了张明光。
  张明光得知刘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后被一位孤寡老人捡回去抚养成人。孤寡老人可怜刘刚无父无母,就非常心疼和娇惯他,从小刘刚就养成了任性好斗的性格,30多岁了,仍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
  收到信后,当晚张明光便回信告诉刘刚以后他就是刘刚的亲兄弟,他会和妻子常去看望他。刘刚非常高兴,没想到自己在服刑的时候,张明光还把自己当兄弟看。从此,每到探望日的时候,刘刚便有了亲人来探望了,狱友们也不再鄙视他,除了正常的探望以外,张明光还尽量多找一些机会去看望刘刚。
  从去年夏天开始张明光因与别人合伙做生意,经常到外地,长时间不回家。探望刘刚的事便由张明光的妻子王敏代替。受虚荣心的驱使,每次嫂子王敏送钱送物来的时候,刘刚都自豪地向狱友炫耀说那是自己的老婆。王敏虽然早已年过三十,但风韵犹存,更显成熟女人的妩媚。狱友们对刘刚能娶上这么漂亮的老婆唏嘘不已,刘刚的心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渐渐地刘刚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王敏想入非非,随着出狱时间的临近,刘刚对王敏的占有欲越来越强烈,他在心里一遍又一遍设计着出狱后如何让王敏“束手就擒”和自己的发财方案。他认为如果能找到赚钱的捷径,有了钱以后王敏一定会爱上他的。此时,他的心里早已将他和张明光的兄弟情谊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只想不择手段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恩将仇报,义弟拐走仁兄妻女
  
  2006年11月,刘刚出狱后径直来到张明光家要求借住一段时间,张明光见刘刚刚出狱没有生活来源,二话没说就同意刘刚在自己合肥打工的住家暂住一段时日。刘刚一住就是几个月,他在张明光家由嫂子王敏伺候着心安理得地吃喝拉撒,丝毫没有找工作干或搬走的意思。平时张明光大部分时间在外做生意,刘刚就趁张明光外出的间隙,对王敏由大献殷勤到大讲黄段子。刘刚见王敏不但不反对他讲黄段子,还含情脉脉地夸他幽默,便得寸进尺,将咸猪手伸向王敏的敏感部位。长期寂寞难耐的王敏对刘刚早已郎有情来侬有意,与刘刚一拍即合,便与刘刚发生了性关系。事情发展顺利得出乎刘刚的意料,他没想到王敏会投怀送抱。
  王敏对张明光在外做生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极为不满,夫妻之间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甚至大打出手。2007年2月初,张明光的合伙人卷款逃跑,张明光在生意场上的打拼最终落得一败涂地。心情郁闷的张明光回到家后面对的却是妻子的冷嘲热讽和喋喋不休的指责。一天张明光实在受不了王敏带有辱骂和挑衅性的指责,甩手打了王敏几个大嘴巴。一旁的刘刚可不干了,他激动地向前护住王敏,还对准张明光的面门打了两拳。
  生意完了,妻子终日在家撒泼,朋友反目,张明光愁肠百结,时常喝得烂醉如泥,在外彻夜不归。对于刘刚来说,这却是他实现预谋已久的计划的最佳时机。刘刚曾多次要带王敏走,但王敏一直犹犹豫豫的,这次见王敏和张明光感情危机,他再次提出要带王敏远走他乡去广州。这次王敏没再犹豫,因为她对张明光的前途已彻底绝望。两人将家中的东西变卖一空后,连夜坐车南下。
  第二天,张明光回到家里顿时呆住了,屋里屋外一片狼藉。见人去楼空,张明光才意识到刘刚早已鸠占鹊巢。张明光曾多次听到街坊邻居的一些风言风语,但都没有往心里去,直到刘刚动手打了他,他也没有往那方面想,他认为他和刘刚之间情同手足,并且他对刘刚有恩,刘刚再浑蛋也不会做出如此对不起他的事。现在,他才明白,他要刘刚和他一起出去做生意,刘刚找各种理由搪塞是另怀鬼胎。
  往后的近一个月,张明光都在四处寻找妻子的下落,却一直杳无音讯。绝望中的张明光咬牙切齿地恨刘刚,恨不得将他撕得粉碎,生吞活咽。
  2007年4月中旬,张明光在饭店做服务员的女儿突然也失踪了。张明光慌了手脚,但他很快得知女儿去了广州,去她刘叔叔刘刚那儿了。
  
  后悔引狼入室,壮汉千里追击
  
  “女儿去广州干什么?刘刚抢走了我的妻子还想再骗走我的女儿?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他简直就是一只披着人皮的狼!”张明光怒气冲天,他无法忍受被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如此玩弄。张明光卖掉了老家的旧房子,怀揣一把尖刀,要去找刘刚算账。
  屋漏偏遭连阴雨,头天买好了的车票到了车站却怎么也找不着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被妻子带走了,家乡农村的老屋也只卖了几千元,到广州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需要花钱。想到这些,张明光把多日不骑的那辆旧摩托车找出来,擦拭一新,准备骑摩托去广州。
  张明光仅靠一本地图册,一路饥餐渴饮,走走停停。那辆旧摩托车很争气,没有出什么大毛病,一个多星期后张明光终于摸索到了广州。几千里的劳顿,张明光顾不上休息就开始按照自己打听到的妻女的下落去找刘刚。
  刘刚来广州,是投奔以前的狱友朱某而来的。朱某比刘刚早出狱一年,在广州开歌舞厅,同时暗地里做一些不干净的生意。刘刚一向好吃懒做,到广州不久就把王敏带来的那一点积蓄花得精光。捉襟见肘的刘刚视朱某为财神,死心塌地地跟在朱某后面当马仔。
  一天晚上,朱某为刘刚找来小姐,让刘刚一番逍遥快活之后对刘刚说:“兄弟,现在有一笔生意需要你帮忙。”一直想依附朱某发大财的刘刚听到有一笔生意要他做,自然喜不自胜:“老兄,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朱某说:“做汽车生意的赵老板刚丧偶,现出大价钱要我们帮他物色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供他包养,要处女,你就给提供‘货源’吧。”
  刘刚一听朱某要他找“货源”,首先想到的就是张明光刚初中毕业的女儿小燕。刘刚瞒着王敏打电话给小燕,说她母亲在广州为她找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体面工作。一听能多赚好几倍的钱并且母亲也在那面,不谙世事的小燕就轻信了刘刚。
  赵老板见小燕发育得比较成熟又颇有几分姿色,很满意。可无论刘刚怎么哄诱,小燕就是不肯做赵老板的情人。见来软的不行,刘刚凶相毕露,恶狠狠地要硬逼小燕就范。就在这时,刘刚听见大厅里有人在吵闹,就气愤地走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
  张明光见刘刚大步流星地走过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此时的张明光恨不得上前生吞了刘刚。刘刚劈头盖脸挨了一顿打之后才明白过来是张明光找上门来了,自己把小燕叫来广州暴露了目标。张明光赤裸着上身,从腰间拔出尖刀,要和刘刚拼命,刘刚见势不妙,慌忙向外奔逃。
  张明光追出几里地被朱某带着一群人围住,对方人多势重,张明光被打得遍体鳞伤昏死在路边,后被好心人送进了医院。刘刚托人捎话给张明光:“王敏是你的老婆,那是过去;现在她跟我了,就是我的女人。既然早已不是朋友了,就是敌人。”
  张明光从医院出来欲再去找刘刚,富有戏剧性的是刘刚和朱某因涉嫌组织卖淫和黑社会等罪被当地警方拘捕了。
  
  曾经幸福的家庭四分五裂
  
  2007年5月底,经历一番折腾,张明光终于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了合肥。后张明光回到东北老家,找来双方父母亲戚开了家庭会议,然后和妻子离了婚。
  王敏和刘刚在广州的日子并不幸福,刘刚不但自己找小姐,为了多赚钱,还让王敏到朱某的歌舞厅去接客,王敏稍有不从就遭毒打。
  王敏痛哭流涕地向张明光忏悔,张明光已铁了心肠不再原谅她,毕竟他在这件事中受到的打击太大,创伤太重。张明光和王敏上中学时就已相恋,二人结婚较早,感情基础还是很好的,然而却因张明光的交友不慎和王敏的失足而分道扬镳,情断义绝。
  女儿受了刺激经常一个人发呆,张明光把女儿小燕交给了老母亲,来到南京打工,他想远离那些伤痛,开始新的生活。
其他文献
1958年,我转业到江苏省作家协会,很快和凤章(1930—)结识。到2006年,两人的交谊已近半个世纪。  新中国成立后,在二十世纪,这批青年作家大多已进入七十多岁高龄,至今坚持创作仍有佳作问世的,已经屈指可数了。而凤章则是其中的一个。撇开身体健康因素不谈,这批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名的青年作家,如今之所以只有少数几个人仍在从事文学创作,是因为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文学列车的前进途中
期刊
清明前夕,我去无锡探亲。闲暇便到锡惠公园游览,此时,意外地发现阿炳的坟墓就在公园映阳湖畔,墓是1983年迁葬的,墓墙倚山而立以石作碑。墓前有一尊阿炳铜像,头戴旧毡帽,身穿粗布衫,背上一只破琵琶,左手抱着二胡柄,右手执弓弦,看上去他好像正在为世人拉唱一曲甜、酸、苦、辣的人世吟。  阿炳是无锡东亭镇人。生于公元1893年,幼年家境贫寒。小时就随父学习各种乐器演奏,由于他勤学苦练,很快有一手过硬的艺术水
期刊
徐州是座雄性的城市,又是座温情的城市。它心里一团火,却用来温暖苏鲁豫皖。它有九里山的战场,又有大运河的柔波,有汉兵马俑的威仪,又有汉画像石的传神。历史深处风暴迭起:“大风起兮云飞扬”,当今盛世和谐安详:“云龙山下试春衣。”  初识徐州,是少年时期来徐报考煤矿职业学校,考试完毕就去云龙山看大佛。进三砖殿,看三丈佛。大佛展眉含笑,温和敦厚。徐州人把微笑和慈祥刻在石头上,向四方播洒温馨和友善。  徐州七
期刊
她——吴秀瑛,一个美丽的上海姑娘。1943年8月25日清晨,在县梁东乡龙王村的邓家坝(现为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沈河村)惨死于日寇的屠刀下,年仅19岁,谱写了一曲千古传颂的巾帼英雄壮歌,她的英名永远镌刻在苏中人民光辉抗战史的丰碑上。    毅然从军    吴秀瑛1924年出生于上海,在她少年时代,目睹了“国中之国”的上海租界,成了洋鬼子的天堂,外国列强享受着各种特权,胡作非为,中国人民反而遭受着无端的
期刊
红娘子呀女多娇,  白布褂子青围腰,  不搽杭粉自来白,  不点胭脂赛樱桃  满口银牙如糯米,  整整齐齐白皓皓,  自幼生成风流体,  不胖不瘦好苗条  走起路来风摆柳,  浑身相称真俊俏,  人见人喜满口赞,  迷得许多少年豪,  唯有情哥最爱她,  几番约定在今朝  情郎开口叫爱妹,  你让小郎把魂掉,  我本是个情种子,  恩恩爱爱永不抛  爱妹见他也中意,  提醒郎哥少风骚,  莫嫌我是
期刊
无锡军分区党委是军区部队加强风气建设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前些年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2004年以来,军分区党委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胡主席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形象工程”、维护官兵切身利益的“满意工程”,自觉践行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风气建设深化。南京军区党委、
期刊
2007年12月27日上午,天,雾蒙蒙的,下着密密麻麻的雨,风吹着雨,在这寒冷的冬季飘落到人们的身上,冷飕飕的一位年已80岁的刘姓婆婆由她的养子小伟搀扶着,手捧感谢信和锦旗冒着寒风冷雨赶到N市妇联,跪地感谢妇女权益部的工作人员是什么事让一个年老的婆婆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跌跌撞撞赶到市妇联?又是什么事让婆婆激动得跪地答谢呢?这事得从五个月前的一天说起  那天婆婆跪在妇联权益部的门口,喊着救救我权益部的
期刊
婚姻是爱情的行板,是由爱情向亲情的过渡,从而使爱情得到升华。   ——题 记    那天晚上,因为从乡下小学来了一位同学,我们一道分配到G县实验小学的6位男生都聚到校图书室闲谈。不知是谁提起我还没有对象。于是,有人提议说,王茂春,你们学校有没有合适的女老师,给我们这个“小和尚”介绍一个。听了这话大家一致叫好。王茂春是那所小学的教导主任。他当即就说,有。他沉思了一会又说,一共有三个哩,都还没有对象,
期刊
夏夜,挑灯读《宋史》,在“忠义传”中,一个姓陈名东字少阳的丹阳人引起我的注意一是他生于丹阳,葬于丹阳,而丹阳与我驻守的地方毗邻,不知可否寻找到墓冢遗迹?二是此人一介书生,无官无职,却在北宋末年那个外敌入侵,国运飘摇的年代,屡次上书,抨击朝政,又率十万民众伏阙请愿,要求重用忠将,捕杀奸臣,甚是轰轰烈烈南宋建立,他奉诏晋见宋高宗,又上书言事,直指奸贼误国,终与另一布衣欧阳澈血染东市几年后,朝廷又为其平
期刊
100多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如椽巨笔写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时,人们大约再也想象不到,在一个远离欧洲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今贪污腐败竟会成为当今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反贪防腐竟会成为众人关注的关键词汇。   诚如众所周知,时下反贪防腐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曝光率最为频繁的时髦词汇,国民最为关注的公众话题。这不仅是许多国人所不忍、不愿见到的,更是一些毁家纾难、追求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