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培养动力学的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察了中国红豆杉悬浮细胞培养中细胞生长的动态变化,培养基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耗,细胞的氧消耗速率,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紫杉醇的生产状况。实验结果表明,细胞比生长速率为0.129/d,紫杉醇的积累与细胞生长呈部分相关在,培养静止期达到高峰。
其他文献
对铜合金进行固体渗硅的工艺方法和渗硅后铜合金表面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本院研制的渗剂对ZQSn6-6-3进行渗硅化学热处理,获得了0.8 ̄1.2mm的渗层。探讨了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
提出一种确定转瓶中昆虫细胞摄氧率(OUR)的简便方法。不同溶氧水平的转瓶实验表明:在考虑了小型培养装置中溶氧解吸过程的这种方法不仅能正确反映细胞OUR的变化状况,而且能借助OUR迅速判断
在我省实施林业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各地广泛筹集林业资金,努力做好育标基金征管工作,为二次创业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1997年育林基金工作要认真贯彻“实现征收总额
用Co^60处理螺旋霉素产生菌PS,获得了一株抗噬菌体且摇瓶发酵单位比原菌株稍高的突变株R10,继而对R10进行理性化筛选,在加有2-脱氧葡萄糖的分离培养基上分离到一株抗噬菌体稳定、摇瓶发酵单位又
采用热重和差热(DTA)等热分析手段研究了了Zn(CH3COO)2.2H2O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Zn(CH3COO)2.2H2O在200℃以下脱去两分子结晶水,形成的Zn(CH3COO)2在242℃熔融,370℃完全分解为ZnO。脱水和分解过程失重分别为17.1%和46.7%,与理论值植符。
利用缔合物Cr(HL′)2-SCN-DBS能被可溶滤膜富集的特点,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Cr(VI)为0.1μg·L-1级水样。在Cr(VI)为1.0~6.0μg·L-1测量范围内,Cr(VI)的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0.9988,检测限0.05μg·
以明胶为原料,用悬浮成球、甲苯制孔的方法制备大孔明胶微载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及其配比、油水比、明胶浓度、制备方式和表面修饰等对载体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大孔明胶微
利用恒化器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发酵动力学,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恒化培养系统。对采集的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回归,求得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0.225h-1、饱和常数Ks=8.91g/L、基质得率系数YGmax=0.49g/g以及维持系数m=0.02g/g·h。
采用等电点结晶法,对液膜法提取的苯丙氨酸内相的模拟浓缩液进行了结晶工艺的研究。对不同操作温度,初始浓度和外界添加物影响下结晶质量的考察结果表明:只有控温在转化点温度以
通过重氮化,偶合,还原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7个氯代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在烷基化反应中使用了相转移催化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经红外,核磁共振,质谱等确证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