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RACE星间速度恢复地球重力场

来源 :测绘学报 |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zx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给出了用星间速度恢复地球重力场的数学模型,然后用GRACE卫星30天的星间速度观测值计算了一个100阶的地球重力场模型DQM2006S2。为了对这一模型的精度进行评述,将它与EGM 96,EIGEN-CHAMP03S和GGM01S3个地球重力场模型作了比较,并用这一模型计算了高程异常与GPS/水准实际观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QM2006S2模型精度优于EGM 96和EIGEN-CHAMP03S模型精度,但是不及GGM01S模型精度。精度不及GGM01S的原因是GGM01S模型使用了11
其他文献
基于高低卫卫跟踪的模式用积分方法分别研究轨道误差和加速度计误差对于重力场模型位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轨道误差对于重力位系数的影响很大,5 cm精度的轨道数据至多能恢复40阶的重力位模型;加速度计的随机误差对于重力位系数的影响相对轨道误差要小得多,即使是10-7m/s2的加速度计误差引起的位系数误差比3 cm的轨道误差引起的位系数误差要小得多,加速度计的系统误差对于重力位系数的影响很大,但是采用
随着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速度的提高,小光斑机载激光雷达系统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数字化采样来存储整个反射波形,而不仅仅是由系统提取出来的3维坐标(即离散点云)。分析波形数据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在后处理过程中让使用者自己来提取3维坐标。一般的分解方法基于波形的局部最大值和波形的重心,或者有设备厂商提供的简单阈值法,无法获得高精度的分解结果。本文使用改进的EM脉冲检测算法来得到回波脉冲的位置和宽度,并能得到
交通标志检测技术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查阅诸多文献,文章阐述模式识别的概念,并且给出计算机模式识别的抽象过程。通过对现有交通标志检测框架进行研究,根据交通标志设计之规则,结合概率神经网络,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决策树的PNN分类算法模型,并对神经元高斯函数的参数进行改进,最终建立交通标志检测的算法流程。通过实验,对60个交通标志进行晴天、多云以及阴雨三种天气背景下的检测。最后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建立
本文从主要科技指标的角度,利用统计数据,探讨了当前我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宽基线影像匹配问题,提出基于信息量和空间分布均衡性双重约束的多层次特征筛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集成该特征筛选方法、MSER(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 detector)、SIFT(Scale Invariant Scale Transformation)的特征提取算法,以达到提取高质量(高信息量、空间分布均衡、高重复率)仿射不变特征的目的。实验表明,相
通过介绍定义在偏序集上的不动点映射理论,并给出相应的证明,同时相应地对偏序集上不动点定理的条件进行改进,以及保序映射与连续映射的相互关系,从而推广了这些结论。
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研究了具用相互竞争的近邻与次近邻交换耦合作用的Heisenberg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纳米颗粒的磁性质。模拟结果表明,当考虑次近邻交换作用时,系统的磁相
海量地形数据的网络传输和可视化是实现网络环境下大规模地形漫游的关键。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随着用户的增加,面临着负载过大,性能下降等问题。基于对等网结构,提出一种混合式对等网络模型下的地形数据传输机制PeerVOLT,能够以较小的服务器代价实现大规模地形数据的传输。PeerVOLT中每个节点都分配有一定的数据空间缓存接收的地形数据,同时缓存组成员列表和地形数据索引列表,同组成员节点通过交换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