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恢复系1521C的选育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8113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利用双低油菜杂交种杂油77作母本,黄籽低芥酸油菜宁油10号优良株系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6代连续定向选择,2003年育成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恢复系1521C。其芥酸含量均在0.6%以下,硫苷含量19.8-22.6μmol/g,含油量46.5-48.6%。以1521C组配的新组合212A×1521C和咸黄×1521C在2007、2008年度示范产量均高于对照。
其他文献
在南京地区观察记载从荷兰引入的22个洋水仙品种的植物学特征、观赏特性和物候期等生物学特性,按照美国水仙协会制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属10个类型,均可在南京地区栽培种植。
对引自约旦不同地区的4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的40份材料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约旦野生大麦材料群体间与群体内在株高、穗颈长、旗叶长、穗长、芒长和穗粒数等性状上均
在宁夏灌淤土中低土壤肥力条件下,采用钾肥施肥梯度法研究施钾对宁夏春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肥力条件下,施钾对春小麦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2.1%~9.1%,
以甘蓝型油菜不育系212A和恢复系1521C组配的含144个单株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用RAPD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结合BSA法,对可育DNA池与不育DNA池筛选,存在差异的引物再用分离群体
2008-2009年冬春季在北方发生持续3个月严重干旱,利用此极端自然条件,对46个来自不同地域的油菜品种(系)的越冬存活率进行了调查,并比较了灌水、覆土、覆膜农艺措施对提高存活
在不同施氮水平夏玉米的6个典型生育期,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冠层叶绿素含量,利用叶绿素计测定的叶绿素读数以及光谱反射率,系统分析了单波段反射率、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组合而成
从青藏高原牦牛粪中分离出1株可降解毒死蜱的细菌,经形态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细菌。对其进行重离子诱变并筛选出菌株Sph-25-T1,该菌株
采用盆栽方法,在0、0.05、0.1、0.15、0.2 g/kg 5个N水平下对甘蓝型油菜13号(N高效基因型)和4号(N低效基因型)的N效率、N吸收效率、N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以及农学性状
通过分析6种大麦种子的基本理化指标,并利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和SDS-PAGE电泳技术检测和比较泡沫蛋白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了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酶、多
对三江源区人工调控的4龄混播草地人工植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调控的混播群落盖度和植物量均高于对照(自然演替草地),尤其是人工群落植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草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