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莱坞第一夫人”你所不知道的那些往事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nzi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在好菜坞大放异彩,用清新脱俗的魅力和自然的演技征服了世界的观众;为了爱,她不顾事业危机远走意大利,被好菜坞抛弃,数年后回来,她愈发成熟美丽,人们依旧无法拒绝这个拥有清澈但坚毅眼神的女人。她获得过三次奥斯卡,四次金球奖,因为她典雅端庄的形象,她被称为好莱坞第一夫人。晚年的她被癌症折磨,依然坚持电影事业。她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4名。
  《卡萨布兰卡》:烂片咸鱼翻身
  2007年,美国好菜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卡萨布兰卡》排名第一。
  说老实话,这部电影能成功谁都没想到,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本一改再改,爱泼斯坦兄弟实际上在影片开拍的3天前才完成剧本。一开始,编剧们希望在结尾时里克和伊尔莎不能走到一起,但电影审查部门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所以编剧们费尽心思多次改写剧本,最终让观众信服虽然里克和伊尔莎彼此相爱,但他们只能被迫分离。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一生拍片169部,除了极少数叫得响的,大部分都是平庸之作。在影片大火之前,这部电影一度被演员们认为是“史上最烂剧本”。以至于扮演维克多-拉斯罗的保罗·亨里德最初并不想出演这个角色,作为好莱坞爱情片的一线小生,他很怕维克多这个角色会毁掉他的形象。
  1942年,正值战时,电影的经费很紧张,拍摄的时间也很短,导演的匈牙利口音很重,演员常常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片中演员只有饰演山姆的多利-威尔森一人去过卡萨布兰卡,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地方在哪儿,反正都顺着自己的感觉演呗,反正好莱坞都有套路和程式,如果不是阴差阳错这部电影正好点中了时代的G点,真不知道它的命运会是如何。
  作为片中的大咖,英格丽-褒曼认为自己的左侧轮廓更完美,所以影片中她的大多镜头都是在左侧取景。亨弗莱·褒嘉和英格丽·褒曼虽然在片中演情侣,显得非常默契,但实际上两个人在幕后几乎都不和对方讲话。两位都是世界级大咖,估计谁都不服谁,而且,最致命的是,英格丽·褒曼比亨弗菜·鲍嘉还要高一些,为了让观众觉得男主人公更加高大一些,在很多场景的表演中,鲍嘉都是站在盒子上或是坐在枕头上完成的,而英格丽·伯曼只能在与他的对手戏中穿平底鞋。你说以英格丽·褒曼的高傲她能对鲍嘉有好印象吗?
  希区柯克:接吻五十三秒
  《卡萨布兰卡》上映后好评如潮,1943年,她主演电影《瑞典人在美国》;同年主演个人首部彩色电影《战地钟声》,并且凭借此片首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44年,她与查尔斯·博耶、约瑟夫·科顿共同主演惊悚片《煤气灯下》,饰演继承了姑妈大笔遗产的少女宝拉;凭借在该片的表现,她获得了第1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奖。
  1945年与格利高里·派克联袂主演由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执导的心理学影片《爱德华大夫》,饰演专心学术的精神病院心理大夫彼特森。这一次,她遇到了又一位对她影响深远的大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我们知道,希区柯克一生见过美女无数,跟他合作过的美女们,如蕾丝·凯丽、琼·芳登、蒂比·赫德、简·怀曼、珍妮特·李、玛琳·黛德丽都是一等一的好莱坞明星,而在众多美女中,英格丽·褒曼的光芒绝不会被轻易掩盖,因为她是独一无二的。
  圆圆胖胖的希区柯克和身材苗条的英格丽-褒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原因仅仅在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在紧张地拍完了一天的电影之后,喝喝马提尼酒。
  在英格丽·褒曼的眼中,希区柯克是个“幽默诙谐、机警灵敏、令人愉快的人”。他甚至不看摄影机,他会说:“我知道画面是什么样子。”值得一提的是,为《爱德华大夫》做美术设计的是萨尔瓦多·达利,所以你看到了,那些梦魇般的大眼睛,都是他风格化的标志。《爱德华大夫》票房大卖,他们马上筹备拍摄另一部电影《美人计》。当时美国电影审查制度明文规定,接吻不能超过十秒钟,可是希区柯克有的是鬼点子,他让男女主演卡莱·葛伦和英格丽·褒曼接吻超过五十三秒,简直是原明文规定的五倍!可是他们也拿他没辙。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接吻了一会,不超过三秒,嘴唇就松开,说一会话,然后再接吻,就这样亲热,打了个擦边球。这些镜头在当时轰动一时,对票房贡献良多。
  同年,英格丽-褒曼以电影《圣玛丽的钟声》入围第18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也是她连续3年入围这个奖项,海明威说她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演员,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好莱坞第一夫人”。
  可是好景不长,事业到达巅峰的褒曼却选择与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发生婚外情,一时间,指责之声蜂拥而至,无奈之下,褒曼只能选择远走意大利。
  事实上,在遇到罗伯托·罗西里尼之前,她与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还有过一段情。1945年6月6日,英格丽·褒曼住进巴黎里兹饭店,她在自传里说那天“发现卧室门底下有一个字条”,卡帕由此闯入她的生活。卡帕身上独特的流浪气质吸引着她,可是也正是这种流浪气质让她抓狂。在英格丽再三催促下卡帕到了好莱坞,可他根本坐不住,在桌子旁呆不了五分钟。他不听任何人的指挥,褒曼曾向友人说,如果他求婚,她一定会抛弃了一切跟他去。但是卡帕热爱的,只是战地摄影,这是他的生命,所以,最终,他死在了越南,踩在了一颗地雷上。
  命中注定她和罗西里尼有一段夫妻的名分。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罗伯托·罗西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一见倾情,她主动写信给罗西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二人由合作伙伴逐渐发展成了情侣。但实际上,两人的婚姻不过维持了8年时间。1950年,彼得·林德斯特伦与英格丽·褒曼离婚,同年5月24日,褒曼与罗西里尼在墨西哥举行婚礼。1952年英格丽·褒曼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与伊斯塔·英格丽·罗西里尼。1958年褒曼和罗伯托·罗西里尼正式离婚;同年12月21日,英格丽·褒曼与从事戏剧演出事业的瑞典人拉尔斯-施密特结婚。
  女神在癌症期间的痛苦创作   英格丽·褒曼出过一本自传,而且这本自传1983年就译成中文分别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你没看错,1983年,中国有三家出版社同时出版了三个译本的英格丽·褒曼自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本书没有再版过。
  为什么1983年中国大陆会同时出版三本英格丽·褒曼自传?因为前一年,即1982年,她去世了,死因是乳腺癌手术后产生的淋巴瘤并发症。她生前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和瑞典另一位国宝——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合作的《秋天奏鸣曲》。
  褒曼其实就是伯格曼。瑞典文中的Bergman,在英格丽,翻译成了褒曼(以显示女性化),在英格玛,翻译成了伯格曼,但实际上是一回事,名字也差不多,一个是Ing rid,一个是Ingmar,尽管两人并没有亲戚关系,而且事实上,两个人的想法南辕北辙,一度闹得不可开交。
  一个享有“好菜坞第一夫人”的美誉,一个是瑞典电影执牛耳者,谁听谁的?你从两个人的回忆录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矛盾重重。英格丽-褒曼的回忆是:“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麻烦。”
  英格丽·褒曼是个什么人?她受好菜坞教育这么多年,就是好莱坞商业片流水线塑造的女神,高鼻深目、优雅迷人、胆大心细、处变不惊。可是在伯格曼这里,他要的是残酷的真实:母亲与女儿之间深深的裂痕,在爱与恨之间挣扎的家庭关系,就如我们在《呐喊与低语》中所看到的那样。
  英格丽·褒曼一开始根本不能理解。她对导演吼道:“七年!母亲七年不看她的孩子!这怎么可能!”为了让情绪激动的褒曼平静下来,伯格曼将七年缩短为五年,可是等褒曼看到成片的时候,她发现又改为七年了。
  在伯格曼看来,一开始进入剧组的这位好莱坞大明星演戏时矫揉造作,戴上了与她完全不适应的面具。在《魔灯》中,伯格曼毫不客气地写道:“她早已对着镜子排练过若干次了,可令人吃惊的是,她依然把台词念得拿腔拿调,场记小姐早被她气得躲到走道上沮丧地哭了。”
  如果换了希区柯克,我想他一定很满意女神的表现,可是眼前的是伯格曼,和走惊险悬疑路线的胖子完全不同的路线。保险公司拒绝为褒曼保险,因为她刚刚动过手术;医院传话来,褒曼的癌细胞有扩散的迹象。
  在疾病的折磨和电影理念的分歧中,他们不停地争吵。曾经优雅的女神为癌症困扰,现在变得易怒,她大胆地攻击导演,说电影太平淡,不如加点俏皮话,但被断然拒绝。有一天早上,她打了伯格曼一个耳光,嚷着:我要把你碎尸万段!
  最终,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是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如果你仅熟悉好莱坞时期的她,你可能完全认不出她来。你一下子就能看到她的痛苦,从她苍老的脸上看到她的心灵,因为那痛苦是如此真实。
  事实上,除了我们现在看到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之外,伯格曼还顺便拍摄了《秋天奏鸣曲》摄制经过的纪录片,有5小时那么长。电影拍摄结束后,英格丽·褒曼来到伯格曼居住的法罗岛,看完纪录片后,她沉默良久,说:“我要是在开拍前就看到这部纪录片就好了。”3年后,一代女星英格丽·褒曼去世,去世的日子正是她的生日。
其他文献
能影响到艺术趋势和艺术内容的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而是生活,于时代中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  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做什么”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在艺术经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古典、浪漫、印象后印象、现代艺术,到达“后现代”的断面时,宏大的题材大抵已被表现殆尽,留给当代艺术家的,除了在理念上的琐碎修补空间外,剩下的不过是尽力寻找自我的艺术形式和语言,建构自己的美学体系,以求
期刊
作为在纽约冉冉上升的跨学科艺术家和作家,这位“上海女孩”的艺术之路,可谓色彩斑斓。有评论认为,“她可以用任何材料来描述心中的故事,尤其擅长用平面手段表现戏剧元素,包括用多时空的形式展现。她倾心于艺术和科学的浪漫主义,以及非线性结构的故事。”8月份,她创作的戏剧作品《Al》,将在纽约布莱克剧院(Brick)连演三周。  从纸上到舞台  夏然的艺术创作从画笔和不同材质的纸开始。  2008年,当她从上
期刊
读书的时候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现代舞,一直喜欢用肢体语言表达的造型艺术,如舞蹈、默剧。前些日子看山本耀司于巴黎男装周的2016春夏发布会视频,他邀请了一个现代舞团在秀场作贯穿全场的表演。探索着如何去定义和用衣裳覆裹一个物体、或运动中的人体。当时我想起了皮娜-鲍什。  要如何去捕捉和定义一个女人的性感?官能的性感是很容易被约简和物化的东西,记忆偷懒地送给你一个符号:梦露的痣、赫本的浓眉毛、斯嘉丽-约翰
期刊
在700万年前,人类才与正式『分家』。尽管一直以来,高级进阶后的人类始终认为,自己独有的特质是动物所无法企及的,其中以艺术最为高贵,它就像说话的能力一样,将人超越于动物之上,为人、兽之分立下了明确的界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似乎却越来越站不住脚,一些动物在自己的领域里正进行着或人或小的创作,无论初衷如何,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以证实了它们与人类之间,似乎不再有那不可跨越的鸿沟。  人类近亲猩猩的艺
期刊
青州,作为传统书画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90年代始,已经自发式成规模地组建起画廊集群,优先获得了书画市场的话语权并奠定了其龙头老大的“江湖地位”,于是有了“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青州”的行业俚语。据统计,截止2013年,青州已有700余家画廊,从业人员3000多人,书画创作人员近20000人,青州书画市场交易额在全国中小城市中排名第一。  艺术品有别于—般商品,其价值难以估算,不可量化。在既往经
期刊
2015年7月25日,红星地产总部壹号作品——新华·红星国际广场展示中心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放。红星地产、新华发行集团各级领导,以及众多商界精英、全国主流媒体齐聚新华·红星国际广场,与国际巨星范冰冰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当商业巨头联手文化领袖  此次开放盛典选在夜晚时分,夜幕之下,展示中心的外立面绽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魅影,来往吴中路、虹井路的车流与人流络绎不绝,只为一睹“世界的广场”首次亮相。
期刊
样样都赞的跨界艺术家  平素,他身边一直带着一本本子,只要一有空就不停地在本子上画画或写作,这些行为可以帮助他减压,也是释放他创造力的一个过程。只要安德鲁先生身边有一本笔记本,他就时时刻刻地可以展开工作。就是这样,安德鲁在建造国家大剧院期间写了两本书——《房子》和《记忆群岛》,其中《房子》的法语版“La Maison”还成功入围2009年小说新手“龚古尔奖”,全法国只有六部小说入围!对蒙田、略萨、
期刊
每一个喜欢东方古董艺术的人,对于“朱塞佩·埃斯卡纳齐”这个名字似乎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全世界最为知名的中国艺术品经纪人,他一生都追随着东方文化的脚步,用敏锐的目光流转于中国古董的虚实之间,感受每一次相遇的欣喜和震撼。  半世纪心血结晶中文版问世  6月20日,在即将开幕的中国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全世界最为知名的中国艺术品经纪人朱塞佩-埃斯卡纳齐先生揭幕了他半世纪中国顶级古董领域的结晶:《中国艺术
期刊
1.《财富堂》一问:5月9日,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帷幕,近年来,由于参与这项艺术大展的中国艺术家逐年增多,加之媒体的报道,使得这个具有120年历史的艺术大展成为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也引发了诸多讨论甚至质疑。我们得知,你是应邀参加圣马力诺国家馆“友谊·中国”项目去威尼斯的,你对参加本届威尼斯持何种态度呢?  李磊:我是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也是第一次去威尼斯,现场感受确实不一样。以前威尼斯
期刊
贾科梅蒂  隐秘伤痛的揭示者  TIPS 雕塑放在哪里?  雕塑与绘画作品不同,它们是三维的,十分强调空间性,雕塑的摆放要能与整个居住环境形成空间上的呼应。对于家庭来说,室内环境一般高度有限,内部充满了房主的家具和装饰物,因此在室内摆放雕塑,通常都要让空间变得“空”一点,雕塑的尺寸也不能过大,这样才能让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并让雕塑强大的“场”明显地散发出来。另一方面,室内的一些特殊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