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热细菌来源角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ts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跟踪发酵液中pNPB水解酶活性,对角质诱导的Thermobifida fusca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活性炭脱色、硫铵沉淀、Phenyl HP疏水色谱、DEAE Sepharose阴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pNPB水解酶.该酶水解角质可得到角质单体,是一种角质酶.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角质酶表观分子量约为29×103.该酶的最适温度为60℃,在40℃和60℃下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适pH为8.0,pH稳定范围为6.0~9.0.该角质酶的生化性质适合在纺织工业中应用.
其他文献
2004年3月-11月对人工湿地循环处理的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放养类型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水体
经多次实验优化,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较合适的条件.Zy的诱变菌株Zy-1在该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比原始菌株更有较大优势.当葡萄糖浓度为200gL^-1时,发酵48
以高沙土和黄泥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塑料盆分装土样,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Cu^2+(100、200、300mgkg^-1)或Cd^2+(5、10、15mgkg^-1)模拟土壤污染,待这些污染土壤平衡培养2mo后,设置接种蚯蚓(Ph
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IGS PCR—RFLP等方法对分离自我国11个省的50株蚕豆根瘤菌及11株参比菌株进行了表型测定和遗传型研究,同时对5株蚕豆根瘤菌的代表菌株进行
以岷江中下游流域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按流域分上中下游区段3个抽样层采样,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为紫色土退化评估及地力维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紫色土有机碳总量以林地(14.151g/kg)显著高于果园地(9.458g/kg)、菜园地(8.542g/kg)、草坡地(7.875g/kg),以玉米地(6.226g/kg)最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现林地>果园地>菜园地>草坡地>玉米地趋势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杜仲抗性生理及药用成分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在系列模拟酸雨胁迫下,杜仲叶叶液pH值、K^+、Ca^2+含量随酸雨pH值降低而降低,呈
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云南省会泽县者海镇废弃铅锌矿区的17科21种植物的丛枝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5种植物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71%;2种植物不确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