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炼传统铸就未来——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3966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源于2009年,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展示世界优秀前沿的金属艺术作品、反映世界金属艺术发展潮流以及学术交流、探讨的重要学术平台.本次展览通过梳理当代金属艺术发展脉络,以“熔古·铸今”为题,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现方式,力求展示传统技艺、设计理念、美学思想在当代金属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世界金属艺术文化交流,为金属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其他文献
唐韩休墓墓室北壁东侧的大幅壁画,今人一般泛称为“山水画”.若从内容题材、墓葬空间和墓葬礼仪等角度来看,它可进一步细化为一幅绘有郊野园林意象的“山亭图”.园林因素是贯通韩休墓整体墓葬空间的一条线索.在唐人的观念世界里,私家园林不只有亲近自然而隐逸退避的一面,亦可作为功业、身份和地位的审美化象征.深入发掘韩休墓“山亭图”的园林文化意涵,不仅可引出唐代山水园林与“山水画”之关系问题,亦有裨于理解唐代的中上层文士热衷于造园,并将这一风尚转化为墓葬装饰的某些面向.
前蜀永陵棺床二十四伎乐服饰形象未见于其他传世及考古图像,针对伎乐服饰形象设计的来源,本文采用图像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时间顺序,重点对伎乐大袖、羽袖、云肩、披帛等的演变历程进行考证与形制分析.对前蜀女装说、宫廷伎乐说、天宫伎乐说三种假说进行论证,认为二十四伎乐服饰并非前蜀妇女及宫廷伎乐,而是对佛教伎乐天形象的吸收与改造.希望对五代伎乐的服饰复原研究提供支持.
文章在分析传统设计专业基础色彩课程特征的前提下,以“微观构造”课程为例,针对学生的观察方式和实践方法,从表现对象到表达手段,从课程结构和讲授方法进行教学探索,进而构建了新型的主题式色彩课程结构范本.课程以“主动创造性思维训练”代替“被动色彩技能训练”,为学生营造了创造性审美体验的课程氛围,帮助他们积累了主观色彩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升了学生色彩设计的创意能力.
马赛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长期从事展示设计的实践与教学研究,承担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景观装置“红飘带”设计,以及国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庆典活动彩车设计和多项与国家社会相关的重大展示设计任务.在实践与教学中,他一直强调从问题实际出发,不局限在单一设计专业知识领域中,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培养新时代面向全社会的高层次美育工作人才.
东南亚的建造传统智慧是一代代人在漫长的实践中从当地气候、建筑材料、建筑类型表达、建造技艺发展、宗教信仰、国际化都市文化、有形与无形的传统以及可持续性中不断学习得出的理性结果.本篇主题论文探讨了不同尺度的城市环境的各色案例,并聚焦于我们如何向历史、真实经历和本土智慧学习,以切实的努力从全局角度达成环境、文化和经济层面的可持续性.
在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理论的推动下,美国提出将培养人才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作为教育改革的总目标,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变,美国的大学校园空间环境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论文从学习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4所创新型大学的校园规划文本进行系统性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新型校园规划空间设计特点:从分散的校园到紧凑的校园,从分隔的校园到连通的校园,从单一的教学场所到灵活的学习空间.与以往环境空间与教育模式无甚关联不同的是,当今的美国大学校园从提高密度、连通性、透明性、多样性方面表现出
本文创新性地运用产品服务系统十字分区法与PCN分析法相结合的思路,在可持续语境下以及物权、使用权基础上深入讨论产品服务系统三导向的分类方法,进而发现:产品导向PSS侧重于独立处理,产品使用技术要求低,服务系统复杂度低;使用导向PSS侧重于代理交互,产品使用技术要求低,服务系统难度中等;结果导向PSS则倾向于直接交互,产品使用技术要求高,服务系统复杂度最高.本文将该结论归纳为PSS“成本效率分类法”,并引入健康医疗领域进行研究,提出“生命与健康可持续”维度,探讨与分析健康医疗领域不同场景下的主张与定位、产品
公共厕所设计是融合了人的需求、社会趋势、制度与政策、地方性文化、地域环境以及技术成本的综合系统设计.本文以西藏那曲地区一项公厕改造项目为研究对象,详述了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地与如厕文化相关的传统、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尊重当地文化需要和价值观,同时满足其长期运作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将讨论在西藏及类似的民族地区实行这种方案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障碍,反思在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中兼顾文化要素需要留意的方面,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厕所系统设计原则.
本文以18世纪英国陶工对于宜兴紫砂的引进、理解、模仿和挪用以及本地创新作为观察框架,基于工艺视角,结合模仿创新理论,以英国陶工对宜兴紫砂的仿制与创新路径为研究对象,把对宜兴紫砂的仿制创新历史分期分为基本创新、改良型创新、根本性创新几个阶段,分析英国陶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陶土原料、造型技术、装饰技术以及烧成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陶瓷工业技术的变革与产业调整,从根本上推进了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
视觉营销行业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实践设计能力的人才.通过雨课堂和体验式教学改革实践的展示课程,能够最大程度地还课堂于学生,使其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展示技巧和制作模型.同时证明了该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自我展示的能力,为之后类似的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