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業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实现顺利就业,然而现行的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学时较少、授课方式单一、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文章通过分析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 改革 问题
  
  一、我院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是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其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创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提前做好就业或创业的准备,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我院,课程标准由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并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组织上课教师学习新的就业政策,交流授课经验及心得,探讨授课形式和方法,同时聘请本校资深专家听课,根据听课情况适时进行指导。我院的就业指导课程共24学时,计1个学分,根据课程标准分为两大模块:第一大模块,包括现今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等内容。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寻找人生目标和定位,并根据目标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历程。这部分内容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第二大模块为就业前的准备。包括: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的写作技巧、礼仪与面试技巧以及创业。这部分内容在大二第二学期开设。
  从整体来看,我院历来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很重视,但如何根据新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模式却有待探讨和研究。
  
  二、现行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时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的掌握知识
  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例,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计划中,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安排了4个学时,在第一大模块中占33.3%。可见其在整个就业指导课程中居有重要地位。但在讲授过程中,仅2个学时就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讲透,时间上远远不够。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从而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缺乏规划和准备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在职场上屡受挫折和失去方向的主要原因。
  2.授课方式单一,灌输式教育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
  在就业指导课程讲述过程中,大部分的授课环节教师授课仍是以知识传播为主,采用灌输式讲述,缺乏针对性和新颖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状态没有大面积形成,导致实际授课效果不理想。
  3.任课教师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够高
  我院的就业指导课程大部分是由各系辅导员担任的,虽然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在课程开始之前会通过培训的方式来进行选拔,但就业指导课涉及各专业技能知识、心理学、法律学、社会学、求职技巧、就业政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会出现有的教师在没有实践经验或自己对就业政策还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讲解的现象。这种质量不高的就业指导必将影响今后的学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
  
  三、对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增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显性与隐性的课程性质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
  就业指导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学习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教学计划以外所学习的课程称为隐性课程。在加强显性课程学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群团力量,最大程度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人际情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有意义的校园活动都会帮助学生在学校期间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他们塑造良好的职业品德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两课”、专业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融入其它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学校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2.改变传统上课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在传统讲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误区:从学生角度来讲,很多学生会认为就业指导课仅仅是一门获得学分的课程,最终交份作业,获得学分就可以了,上课认真不认真听无所谓,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从教师角度讲,就业指导课不仅仅是一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更多的在于课外的实践,因此,教师除了要讲授好课堂教学中必须传授的相关理论、技巧和法律法规外,更多的是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互动和实践演练,甚至要求学生在课外的各种活动和交往中,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理论与行为的相互转化。除了传统的讲授之外,就业指导课程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专题研讨方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1)一般情况下,当教师开始讲上届学生情况时,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聆听,可见学生对学长们在校外的就业情况非常关心。教师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案例,集成案例库,尤其多引用本地区、本校、本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就业形势分析,这种更具说服力的案例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度,提高授课效果。(2)采取专题研讨方式教学,教师可以就某一种现象,要求同学现场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讨论中明辨是非、明白事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亲口表达机会。(3)实践教学法也是就业指导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可以联系相关企业人士,建立资源库。让学生与之近距离接触;将平时由老师组织的模拟招聘改为由企业人事参与的近距离招聘,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另外,就业指导课程进行过程中可以邀请成功人士、校友等开设讲座,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到人才市场参加招聘会等形式让学生增强认识和紧迫感,自觉明确学习目标,提高社会竞争力。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方法并用的转变,可以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拓展自我素质转变,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政策法规讲授向更广泛的职业素质的训练转变。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
  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中,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应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证。另外,还可以聘请校外企业家、成功人士、校友作为兼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稳定这支教学队伍。
  就业指导课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经验和理论,需要一批有责任心、有热情,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针对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认真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将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工作切实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资.试析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特性及建设.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第四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稿.
  [2]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7,(3).
其他文献
在现代旅游中,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伴随着消费行为而发生,来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消费,不仅为当地的直接旅游企业提供了商机,而且还通过继发效应,对当地的其他企业也带
公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第四代评价理论”为价值导向,以目标清晰化、指标全面性、主体多元化和过程动态性为构建原
在知识经济时代,项目管理正逐惭成为当今世界大型企业和政府相关机构的主流管理方法,项目管理理念正在国内被广泛接受.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北京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吴之明
对T形应力片测量应力的商榷苏州大学杨诚成,蔡振岩在应力分析实验的电测方法研究中,为了使应力分析较为快速简便,通常采用T形和V形两种应力片来测量正应力的简便方法。文献「fi较详细
【活题导入】“状元”索要巨额奖金,北大说N0北京大学招生办昨天表示,在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阶段,北大明确拒绝了少数企图向北大索要巨额奖金、进行讨价还价的所谓“状元”。招
在低语教学中,组词是一种常见的练习,学习的过程中组词的形式也在悄然变化,出现了超前组词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学生初次接触某个生字、还不理解字义的时候,老师就让学生生硬地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要求在搞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开展第二课
多媒体演示系统制作软件的探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谢永强随着以“信息一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不断推广,作为多媒体领域的重要应用软件,多媒体演示系统制作软件,也因其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而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OOSD...
果树病毒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张鹏张承安(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果树病毒病害是果树的重要病害,目前由于其鉴别与防治技术相对落后,致使不少果园病毒病蔓延,发病率极高,造成树死园毁
[摘要]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有所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模拟生活情节,把生活引进课堂,让抽象的文字符号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演中,感悟语言的内涵,领悟课文的情思。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兴趣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学生的认知和阅历的背景上寻找与教学内容上的连接点、生长点,才能激起他们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