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鼓还需重槌敲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ki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根据当下的热门话题设计的一堂语文活动课,课题是《让世界充满爱》。在教学的导入部分,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地震来袭,四川汶川强烈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这次大地震涉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而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多达几十个亿。
  房屋倒塌,掩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废墟里隐藏着许多美好的梦想;废墟下一条条生命在痛苦地挣扎着,他们还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一起铭记5月12日——那个令人痛心的日子。(讲述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师:同学们,当你们从广播里听到报道时,当你们从电视上看到那些悲惨的画面时,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地震真是太无情了!
  生:解放军叔叔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幸存者,他们真是太伟大了。
  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帮助,灾区的小朋友能早日回到教室上课。
  (虽然有同学举手发言,但举手的同学很少。)
  ……
  【案例透视】
  教学一开始,尽管我也创设了情境,可孩子们还是显得很沉默。难道那么感人的画面都没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吗?为此,我作了如下思考:
  1.独白式导入造成学生感知障碍。在案例中,教师扮演的只是一个传话者角色,学生则是一个听话者,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讲的。这样的听话者,一旦要求其自己说话,势必造成“失语”和“忘语”。由于教师过多的独白,造成学生在感知、体验地震这一事件上存在困难,自然也就无法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学生也就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体验。
  2.语言叙述缺乏感染力。汶川地震是一个十分令人感动的话题,一个个揪心的场面牵动着人们的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撩拨着人们的情。而教师在描述时,只着重强调了受灾的范围广,没有把地震后的情况给学生视觉上的感受,也就没能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
  3.引导缺少启发性。“房屋倒塌,掩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废墟里隐藏着许多美好的梦想;废墟下一条条生命在痛苦地挣扎着,他们还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光凭老师这简单地导入,是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改进策略】
  经历了上述分析以后,不难发现,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对于以上的导入设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变单向独白为互动对话。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并非师生间一问一答,而是师生间各自向对方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于是,我再上这课时,对导入部分做了这样的修改:
  师:孩子们,近期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是什么事?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事?
  生: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着地震,关注着汶川。
  ……
  师:你们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了解多少?(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他们所知道的一切。)
  我从孩子们的交谈中发现,师生在对话中思想得到了碰撞,并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引发出创造的灵感和冲动,在对话中甄别真善美、提升道德人格、涵养个性。
  2.变平淡陈述为感动描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情绪渲染是讲授的素养之一,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价值。”这也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因素来激发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我们的教学语言不能没有感情,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更有助于他们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因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交流活动,只有教师在课堂中倾注满腔深情,变平淡陈述为感动描述,师生在情感上达成共鸣,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变简单注入为启发诱导。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巧妙的提问、活泼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表述;对那些较为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阶梯”,通过丰富生动的课堂双边活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于是在导入设计中,我还做了这样的补充:
  师:孩子们,那你们知道原来的四川是个怎样的地方吗?(孩子们急切地想看到。)
  师:(播放完视频后)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现在所了解的四川。(孩子们个个眉头紧锁,有好几个女生一边看,一边在抽泣。)
  接下来,再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一下子有了说不完的话。在这里,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导入,让学生直接观看到了具体震撼人心的画面,自主地、快速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师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个法就是课堂教学的规律,把握了这个规律,无论我们教什么内容,都能上出精彩纷呈的好课,演绎我们生物教师精彩的人生。我把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规律概括为五个“度”。    温度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
期刊
教师作为角色身份的出现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首先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并创立了角色理论。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许多教师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担任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社会伦理道德的传播者的角色,长期固守着“师
期刊
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曾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士在一场大病后,突然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符号,这东西非图非文,谁也不认识,谁都无法解读,但就是能抒发她的胸臆。也正是因为能表达她心里那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她每天都坚持写呀画的,数年不辍,竟然积累了好大一堆作品。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自称可以理解的人士,结果在记者背靠背的询问下,两人对同一符号的理解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此时,我突然理解了秦始皇,原来他之所以
期刊
专题学习网站是围绕某一主题的教学(学习)网站。它结合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与开发资源的技术和目标,很好地将专题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信息技能的培养几个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使网络学习成为了现实。  在教学《九寨沟》时,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广阔、更自主的学习空间,笔者大胆尝试,设计制作了《神奇美丽的九寨沟》专题学习网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垒面、综合的发展。  例如,一位教师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菜园里》时,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着绿衣裳的黄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期刊
生机盎然的春天已经悄然离去,喧嚣热闹的夏季又不期而至。黄昏时节,独自漫步在寂静的校园,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享受着独处的妙处,但思绪却在空气中翻飞。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到耕耘于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人生这一重要的转变已经过了六年了。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我的心里热乎乎、收获沉甸甸的,尤其是在课堂教育管理方面,从以前的一筹莫展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我始终都在努力地求索着,因为教育之路漫漫。  六年前,
期刊
今天上《秒的认识》这一课,我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愉快地进入教室。  我面带笑容问学生:“2007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日子,你们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学生齐声回答:“嫦娥一号成功发射。”我饱含深情地说:“让我们再次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吧!(多媒体演示)我们一起模仿总指挥叔叔,再来一次倒计时。”  看完课件,我接着问:“刚才我们的倒计时还不到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用哪一个时间单
期刊
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地了解学生发展需要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期刊
有人认为中国的新课程正处于打造之中——并非有了新课标、新方案、新教材就理所当然地有了新课程,此言中肯。因此我们也能顺理成章地认为:新课标环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并不成熟,还有很大的欠缺——教师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就是明证。笔者以为不够成熟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我国的阅读教学历来就不太重视“阅读过程”的研究,而是过分重视“文章学”的分析,阅读教学实践没有已成共识的宏观理论架构作
期刊
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地了解学生发展需要就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是一个我们成年人不了解的世界。我们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教学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只有读懂学生,才能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落到实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