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中职学生学好VB

来源 :教育研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新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527400
  【摘要】VB程序设计语言简单易学,其开发环境功能强大,应用也十分广泛;VB作为语言程序设计领域的前沿软件,深受开发者的喜爱;因此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都较差,再加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自控能力偏弱,自信心不足,导致教师在VB的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学好VB,本文在这里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VB;程序设计
  许多中职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而Visual Basic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首选教学语言。大家选择它,是因为它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非常适合于毫无编程经验的初学者。在学习VB的初期,学生们会感受到使用VB开发一个小程序的便捷,他们很容易的就搭建好了界面,写出了简短易懂的程序代码;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兴趣十足。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学生要完成一个较复杂的程序设计变得很困难,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素质较低。作为中职学生,其本身的理解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较差,自我激励与克制性偏弱,自信心不足。程序设计是一门需要兴趣、耐心与恒心相支撑的课程。很多学生因为遇到一点困难,思考一段时间,想不出来,就轻易的放弃了。而每一次上课遇到的问题都不及时去解决,而是选择放弃,这样就对后面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困难,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可能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这门课程。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许多教师在讲VB编程的时候,讲解的都是程序代码的语法、代码表达的意思。而为什么要这样编写,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编写这样的程序的思想,则完全没有讲。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认为程序设计就是死记硬背,从而造成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低下,最终导致程序设计能力低下。那如何去改进,去避免这些问题呢?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和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较好。在VB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课程难度也会增加,只有让学生始终对该课程保持一定的兴趣,肯动手动脑,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可选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可以挑选带动画效果的小型实用程序,展示给学生看,鼓励学生通过学习,自己编写一些有趣实用的程序;在学习语言的基本结构时,可以让学生编写一个他们较感兴趣的,关于判断体型的,生活中用得到的程序来学习条件语句;在学习的最后阶段则可以挑选更具有综合性的编程任务,也可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造性地设计实例。而对于较复杂的实例,最好分成项目小组,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不管在教学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教师在每节课后最好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当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那应怎样去操作呢?如果是用常规的调查问卷法,虽然也可以知道学生的问题,但是每次课前需要做几十张问卷,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很多教师根本做不到。现在网络十分发达,教师利用网络申请一个教师博客,让学生在上面留下每天遇到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去及时的了解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会问学生上网的设备应该怎么解决呢?在当今智能手机的时代,大多数学生的手机都已经智能化了,3G网络早已经普及了,4G网络也悄然来临了。这难道还是问题吗?
  2 以实例为载体,把抽象的问题具体话,避免枯燥空洞的讲解。
  VB语言是学生学习程序设计思想与算法的载体,里面涉及到许多抽象的理论概念。大多数教材都是在第一章里介绍许多概念,如面向程序设计方法、对象、事件、属性、窗体等。对于初学的中职学生来说,直接讲授概念,很难理解,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理论知识用实际例子来讲,而且尽可能选择简单的实例,会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这些概念,如讲解一个简单的加法程序,并让学生进行类似练习,让学生在这些简单的例子中去体会基本控件(窗体,按钮,标签),事件,属性,方法等概念。
  3 以编程思想为核心,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
  VB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既掌握VB的知识 、 编程技术和基本算法,又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具备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运用VB进行程序设计。要让学生学好VB,仅凭兴趣还不行,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编程思想。
  在VB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细化,将一个大问题细分为小问题,直到满足每一个要求,再用基本的语句去实现。在授课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编程思想。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建模思想,适当的开展数学建摸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全局观念,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2 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在VB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关注:① 对于一些简单的程序要求同学们直接写出结果;② 对于有循环或判断结构的程序,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出条件成立或不成立的结果,记录好循环过程;③ 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的程序,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把编写错了的地方改正过来。也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易犯错的例子让学生先尝试解决,再针对出错之处进行讨论与分析,加深理解。
  3.3 实时跟踪,分层教学。
  编程能力的提高,语言的掌握,都靠多练多思考总结。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多关注,多给予鼓励,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共同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加强个别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可选择难度稍大的实际生活中的题目,让学生来挑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4 以课程设计为阶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在语言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都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专门的练习,学生学到的知识点较分散。但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与编程中,需要的是综合考虑问题与综合编程的能力。因此,在VB语言的教学中,可以考虑加设课程设计,合理选择难度,提高学生综合应用VB程序语言的能力。
  综合来说,由于中职学生本身具有的一些特点,在中职学校中开展VB教学时肯定会碰到各种困难。我们只有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精选好例题与课程设计题,注意难点的破解,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引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编程思想和兴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学好VB。
  参考文献
  [1] 刘士贤.《程序设计语言VB课教学方法探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 吴星.《如何教好VB程序设计课》电脑与信息技术.2005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湖北省广水市应山桂花岛小学 432700  【摘要】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创设一个好的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体验赏析,使学生陶醉在音乐的美妙意境之中,畅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享受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呢?  【关键词】情境教学;生活展示;语言描述;气氛渲染;场景烘托  1 自然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
期刊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小学 5142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空间,让学生自
期刊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314000  【摘要】课堂提问一直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设计巧妙合理的提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拟从英语课堂中如何牢牢把握住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对于其内在的提问技巧,设计和艺术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提问技能;提问艺
期刊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东丰镇仁合小学 136300  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阅读,把阅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根据多年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通过对许多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内容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观察,我认为
期刊
安徽省桐城市范岗中心小学 23146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所学的语文课本为什么叫“语文”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在前,足以表明语的地位。文字文章,只不过是记录语言的,是把听觉的“语”转化为视觉的“文”。由此可见,“说”是语言的根本。只有会说了,才会表达思想,才会下笔如有神。为此,我从“说”字练起,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兴趣和能力。  1 创设机遇,让学生主动地说。  说的最佳氛围
期刊
陕西省西安市海伦幼儿园 710000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就提出了“重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情况,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制定计划。”我园在课改的过程中,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活动主题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时令季节,扩充到大自然、大社会。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在我园的价值所在体现于此。  1 重视以大自
期刊
湖北省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 441806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良好品格、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目标。作文能力应包括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两方面的能力。认识生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而反映生活则需要准确的表达能力。  
期刊
湖北省孝昌县小河镇中学 4329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
期刊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兴隆街校区 644000  【摘要】“小中见大”阅读训练内容中之所谓“小”,是指训练背诵内容都是由小故事构成的,字数不太多,不会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所谓“大”,是指故事虽小却能给人以较大的启迪。阅读训练过程中的“小”:即每天花少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所谓“大”,指学生在经过一年多时间训练后,记忆力、遣词造句力、思维力、分析力明显进步,特别是进入初高中后,此四方面能力明显
期刊
湖北省麻城市实验中学 438300  我们都知道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但英语是一门外语,我们缺少了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要让学生逐步形成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怎样做呢?多读多背英语句子、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对英语的阅读和背诵达到了一定的量,学生才会有较好的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英语阅读背诵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非常的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