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丁酯接枝的纳米SiO2对聚甲醛的改性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在纳米SiO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制备了纳米复合粒子SiO2-g-PBA,并以此对聚甲醛(POM)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SiO2-g-PBA在POM中分散均匀,使POM/SiO2-g-PBA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明显高于POM及POM/SiO2复合材料。当SiO2-g-PBA纳米复合粒子的质量分数为2%时,POM/SiO2-g-PBA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71.2kJ/m^2,较纯POM
其他文献
以2-苯基-1,2,3-三唑-4-甲酸、氨基硫脲为原料在三氯氧磷中反应得到2-氨基-5-(2-苯基-1,2,3-三唑-4-基)-1,3,4-噻二唑,然后分别采用超声辐射法和常规加热法与芳酰基异硫氰酸酯
由壳聚糖与环氧丙烷制备了取代度为0.46的羟丙基壳聚糖(HCS)。将其配制成水溶液,利用离子凝胶法与多聚磷酸钠(TPP)反应,形成形状规整、粒径在100~300nm可控的羟丙基壳聚糖纳米微球,以
通过逐层自组装(Layer—By—Layerself-assembly)的方式在自制的经过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上连接聚电解质和磁性物质制备了核壳结构的磁性微球,并用此磁性微球固定木瓜蛋白酶。固
针对人参稀有皂苷极性较小的特点,选择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SFE-CO2)技术进行提取,最佳提取实验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50℃,夹带剂为70%乙醇,夹带剂用量为1.7mL/g。利用高效液相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Cu^2+掺杂的CdS纳米晶。分别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形状进行分析表征,研究了掺杂CdS
研究了稀土三元催化剂(三氯乙酸稀土配合物/二乙基锌/甘油)催化下的正辛酸缩水甘油酯、CO2和环氧丙烷三元共聚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DSC结果表明,所获得的聚合物是一种新型
合成了4种高纯度十五烷基间二甲苯磺酸钠,测定了在纯水溶液和0.0393mol/L异丙醇溶液中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随芳基向碳链中间位置的移动,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分子极限占有面积(Ami
以SnCl4·5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了粒度均匀的SnO2纳米粒子,并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度/Z
以1-丁基-3-甲基咪唑盐作为离子液体阳离子,与3种不同阴离子BF4、PF6、Tf2N组成性质不同的3种离子液体,催化呋喃类和丁炔二羧酸酯之间发生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化合
采用微波辐射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F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三元共聚细乳液。用重量法测定了转化率,考察了细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膜的吸水率,用接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