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爱笔有神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zz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题所说,似是溢美之词,其实是读了王昕朋作品后的真实想法。
   与王昕朋相识在北京后海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到《民族文学》杂志社去看朋友,刚好王昕朋在那里。昕朋身材瘦小、结实,对人热情、友善,说话也直爽、痛快。文学让我们彼此感觉没有隔阂,天南海北地聊得热火朝天,开心处便一起大笑。
   读他的小说,我和一些作家评论家朋友常发出惊奇之问。他作为国家机关的一名干部,却以自己的文字,关注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疾苦和坎坷遭遇,关注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变化。他的小说,从平实的叙事里,把我们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存在提炼出来,精炼了,又虚构了,然后铺陈在读者面前,每一部小说,都带着对生命的关注,带着热爱生活的力度,带着对天下苍生的温度。读一读,便被他作品里的故事和人物感动了。他小说里塑造的人物,多以普通百姓为主。以他的京城生活题材小说为例,有洗车的、收破烂的、运垃圾的、修鞋的、保洁的、报刊亭售书的、停车场收费的、大街上拦车乞讨的、进京上访的……个个都是我们熟悉的,极其真实地活跃在他的字里行间,读者能够体会到这些普通人的勤奋和善良、艰难和无助、追求和向往。他用文字把爱和恨,延伸进我们的生活,承载了历史中真实的碎片,承载了大众生活里的坎坷,承载了他作为作家对生命、对生活的美好渴望。他用真实的素材,虚构成载满温度、载满热爱生命的文学碎片,贴补我们群体记忆的缺失。我曾试图了解他是如何把这些人物写活的,他开始遮遮掩掩,一次两次都不正面回答。后来交往多了,熟悉了,他给我讲了与小说中的人物交朋友的故事。他多次下班后,在北四环外一个叫北沙滩的地方和几个洗车行小伙、拦路乞讨的孩子席地而坐,喝着啤酒聊天,听他们讲家乡、讲奇遇、讲生存,讲接触的各色人物。他们哭时,他跟着掉泪。“那件‘红夹克’是我买了送给那个孩子的。”昕朋含泪说道。别人见了运垃圾的躲得远远的,他却热情相迎,递上一支烟,说几句暖心话。一次两次,运垃圾的也会向他倒一下苦水,说几句心里话……
   “有人也许会误解,我是为了搜集素材,为了写作才和他们接触。其实,我是发自内心接近他们!”有一次,王昕朋这样和我说起他的生活体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蕴涵着他的真实情感。他当过知青,做过工人,做过记者,做过编辑,也做过政府官员。他说,我生活中遇见的人们所经历的快乐、痛苦、煅烧、磨炼都是我熟悉的。我熟悉他们心灵深处的酸甜苦辣,也知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向往。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坎坷磨难,随时与我的思维碰撞,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我要用我的文字和他们交流感情,尽我微薄的能力,让他们的生命借助文学作品,永远存在。所以,我的小说里,总是掺杂着我无法抹掉的感情。这种藏于心里真实的情感,左右着我的笔,我不能,真的不能不關注他们的存在。
   后来,王昕朋送我一本他在199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月亮》。小说的后记题目叫《但愿人人都献上一份爱》。我那时明白了,他的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爱,也可能叫大爱。《北京文学》常务副主编,著名诗人、评论家师力斌有一次和我谈起,北漂一族中有很多诗人,他和诗人安琪打算编一本《北漂诗篇》。这个想法得到了已经到中国言实出版社任社长的王昕朋的大力支持,抽出最能干的编辑负责编辑该书,连续五年,每年一本(还要持续做下去),这已成为诗界的品牌。2014年起,王昕朋策划了年度民生散文选,专门选编那些关注民生、书写民生的优秀散文,每年出版一本,也已形成了品牌。有一次我问他:“这些书不是畅销书,为什么要坚持出?”他沉吟片刻,理直气壮地回答了两个字:“责任!”我当时十分感动,此后也常常感动,责任蕴含着大爱。没有大爱的人很难有责任担当。几次与出版社的同志交谈,从他们口里得知,昕朋一年四季除了出差在外或者是节假日回老家陪父母,都是在办公室加班。这何尝不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王昕朋有近40年的创作经历,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而且,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不断地进行创作。他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文学刊物传播,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同时引起了许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评论和推介。有次聊天,我问他,哪有时间写出这么多的好作品?他笑了笑,自己点燃一支烟,又把一支烟扔给我,才说,有太多东西积攒在心里,不挤时间写出来,总感觉不踏实。为了避免情节相似,我常常同时写几个作品。这样,许多人物同时出现在我的笔下。是的,王昕朋塑造的一批活灵活现的文学人物,成就了王昕朋的小说。王昕朋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相比那些题材相似、情节相似、语言相似的作品,有着质的区别。他的小说,在关注现实的同时,对生命的存在有着深层开掘的渴望。他试图使自己小说里的人物克服我们的弱点,积蓄我们的力量,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小说里的世界,其实是作家在审视了现实存在后,以自己对社会的感悟,希望对种种不合理的存在进行修正,以使众生远离痛苦、压迫和欺诈,能够获得更多机会,拥有公正、快乐和爱情。作家对现实的关注,从哲学的层面来判断,才能体现其作品的文学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植株形态、果形、皮色、种片大小一致, 抗病性强, 产量高且稳定的籽用南瓜杂交优良品种梅亚雪城2 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叶色浓绿, 分枝性较弱, 第1 朵雌花着生节位第9~10 节。果实扁圆形, 果皮银灰色; 单瓜产籽量100~117 g, 单瓜籽数300 粒, 每hm2 产量1 400 kg; 种片横径12 mm, 纵径22 mm, 百粒重36.52 g; 蛋白质含量
关于栋梁,我有说不完的话题,讲不尽的故事。  栋梁敬我若兄。我敬栋梁如师。  栋梁从小是个苦孩子,七岁时,曾在几个苹果的引诱下走了百里山路。即便在青少年时代,生活也是超乎想象的艱苦。在他衣食无忧时,颇有感触地说,那时候只要有面包,其余悲痛都能忍受。所以,对于他今天的成就来说,喻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最为贴切了。  栋梁是文学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皆有涉猎。他的诗如“英雄死在路上,美人
十三姨来电话,说两天了一直没见我父亲出门,又说:“我是个妇道人家,你也知道你爸作风不好,我也不方便进去看看。”在我感觉,“作风不好”应该是个至少有四十岁以上年纪的词汇了。   十三姨是我老家旧宅的东邻,三十岁上时,男人给人家盖房子,从脚手架上失足滑落,头先着地,尽管没有生命危险,却折断了颈椎,此后就像一把蔬菜躺在炕上动弹不得。十三姨一手照顾男人不离不弃,一手拉扯大三个儿女,我对她十分敬重。但我又
一   他把车停到房子远处的空地里,套上夹克,打开后车门,看着座椅上的一提啤酒,想了想,还是没拿。高端宴会上自带酒水的都会被视为公认的傻子,拉倒吧,总不会浪费的,我可以宴会散了之后和他们两个去小区旁边的烧烤摊喝一会儿,距离他做婚姻心理咨询的地方很近,就当是一起叙叙旧。   他锁好车,四处眺望,有点紧张地摸了摸自己满是胡茬的下巴,显出中年危机男人的小里小气。老实说,他感觉和两个哥们有八辈子没见过
摘 要:安业8号是山东省邹平县安业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熟、花皮、大果型一代杂交西瓜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00 d,果实发育期33 d;具有果个大、花皮韧、易坐果、品质优、抗性强、适应范围较广等突出特点。  关键词:西瓜;新品种;安业8号;中熟;高产    1 育种目标    目前生产上花皮西瓜品种种植面积相对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优质、高产的花皮西瓜品种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笔者在本所现有花皮西瓜品种
一   盛夏的昆嵛山是另一种生气。   这座逶迤百余里的山脉,如天地间一扇巨大山水屏风,矗立于胶东半岛。登上主峰泰礴顶,俯瞰昆嵛全貌,但见群峰如浪,盘旋着、咆哮着、奔腾着,正欲发出阵阵轰鸣。万千幽壑,如霹雳破地,裂透千仞,令人揣想那极底处的神秘,心中顿生寒意。古木参天,不知几亿斯株,肩并肩排成方阵紧密团结在一起,自有一种沉默的力量。飞瀑流泉,山东、山南、山西、山北、山间,数不胜数,由此形成的汉
文清丽是鲁迅文学院第3届高研班学员,我是第15届学员,按说此等前辈只能遥望、仰望,可是鲁迅文学院又办了回炉班,即第28届高研班,我们相差12届的学员做了同学,而且巧的是分小组的时候,分在了一个小组——鲁28第一组,成员有邵丽、文清丽、于晓威、黄孝阳、邰筐、瓦当、补丁和我。选组长时,大家推选文清丽做组长。文清丽憨厚地笑着说:“你们是不是看我老实,让我当组长?”邰筐还是谁说:“因为你作品写得好,人好,
一、阳台的黑色记忆   如果你是一只猫,听我的,不要轻易到阳台去。除非,你断定那里属于你。即使跟着人类去了阳台,也要保持高度警惕。我这样说是有惨痛教训的。我和我的哥哥姐姐,当时要是没跟着主人进北阳台,断奶的事件就不会发生。最起码,不会那么快发生。   说起断奶的那段日子,真叫人心酸。我和哥哥姐姐被关在北阳台,那里只有一碟粮食一碗水一盆猫砂。粮食,看起来颜色脏乎乎的,有股冲鼻子的香味,和妈妈的奶
血缘之外的任何愛,坚持二十年,也该算深爱。业余写作已二十年。二十年的所有周末都被它缠绕着,分割着。但,最终是陪伴着,支撑着。   几年前,我写过一个创作谈《写作——祛除生命恐慌的药》。那时的我,还算年轻。   年轻的生命,因为成长,总有虚空生出来。这种虚空常常像黑洞,吸着人很多的精神,让你看自己就像看黑洞一样茫然无措——这条命就要老了,这条命还一事无成,这条命就要白活了……类似的恐慌,密密麻麻
我写下这句诗句  在山鸡的鸣叫 布满  山坡的春天  我不思桃花  清明日的崔护 桃花虛掩的长衣  太多的魂牵梦绕与孤独  也不言梨花  胡天的八月 白草抽打的北风  山回路转 空阔的马蹄印太多寒冷  我只对杏花说  我是冬日里发出的那首  想念春天的诗笺  咫尺的路  我走了千里  走成了 二月剪刀风口中的一场碎雪  在清明的前日  终于赶到你的花期  顾影相盼 杏眼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