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顾长康(恺之)

来源 :中国凤凰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顾长康时为客,在坐,目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赏以二婢。
   顾长康拜桓宣武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灵虫本知我心
  丙戌秋,范先生携弟子太行石板岩、高家台、洪谷山写生。
   12日上午,少云,去往洪谷山荆浩隐居地。漫步山野之上,边走边画,随行随止。范先生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性,包括你的本性。放下包袱,发挥本性,就可以成佛。”
   11时,画毕,石板路,拾级而上,右有峭壁,见“千佛洞石窟”,建于北齐武平年(574年),内刻有《金光明经》、《金刚经》,和100尊小佛像,大佛头不知去向。时天晴,淡雾,范先生洞前留影,道:
   “影影绰绰的,我们上去看看,礼礼佛。——这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13时35分,写毕一幅,正要继续上山,一弟子拿过来一根黄草,上有一只小草虫(蚂蚱),头冲上顺草而伏,十分安宁。范扬先生见状随即画之。骨法勾毕,即将着色其腹,草虫似解人意,掉转头向下,露其腹,设色完成,草虫复又转回。顷刻画就,草虫飞入草丛,杳然不见踪影,前后10分钟。范先生道,“灵虫本知我心”,即题《洪谷寺前所见灵虫一匹》。
  后范扬先生《我为山川写照》文道:
   “感天地之高阔,想人事之渺小,不觉之间,神飞扬,思浩荡,得之于心,授之于腕,落墨之时,风云际会,亦不知是造化赋我以笔墨,抑或我笔墨暗合造化。”
   然也!
  
  ·游龙前来论道
   丁亥暮春湘西黔东南写生,先张家界、天门山,后凤凰城、梵净山,又行至镇远府地。时18日晨,一阵小雨过后,多云转晴,镇外山黛,烟云笼罩,青龙食府,画台临江,群鸟啾啾,山高水长。对面令公庙、万寿宫,范先生开笔画水墨长卷《镇远府城青龙洞古建筑群》,麻宣两张对接,长4米许。范先生不紧不慢,一一写来。阳光漫过山头,直入水底,远处金光,眼前水碧,忽有小蛇游来,左右上下游动不止,似欲跃出水面,看个水墨究竟,看个画人究竟。范先生站起来俯视一眼,语云:游龙前来论道……
   画稿腕底,一色水洗,左右回望,但见桥远水近,透彻汪汪,古镇沿河排开,山崖古建筑群巍然森森,有诗道——
  镇远古镇一街分,
  一弯碧水绕城深。
  飞檐斗拱绝壁挂,
  大殿洞前青龙吟。
  盘桓游卧二千年,
  水长不见悟道人。
  南通远来北行客,
  水墨一色度真心。
  
  ·我晚上是蝴蝶,白天是我
   乙丑深秋泰山极顶写生。19日,后石坞,朝山门下,自带干粮和方便面,简单填饱肚子,范先生画《泰山后石坞黄花洞碧霞元君修道处》,又画《从碧霞元君庙南望远处是徂徕山大汶河》,时已14时,天气少云。有弟子闲话道,美女坐在这里,老楼你作首诗吧。楼安平道:“她坐在这里就是一首诗。不要写的”。
   老楼是浙江义乌人,年过耳顺之年远道而来进京从师范扬,几乎说不了普通话,但他的意思大家能懂,都忍不住笑将起来。楼安平又道:“泰山雄奇神秘,范老师画秋树,枝叶上下飞动,恰如满山金蝴蝶飞舞”。话音未落,忽见一只金蝴蝶从半空翩翩飞来,落在范先生画稿上,范先生道:“我的画楼安平完全懂。我晚上是蝴蝶,白天是我。”
  闲话处不觉地远眺,
  回眸画稿,但见到——
  玉带绕高山,
  水流落平川。
  见得好风光,
  不枉下人间。
  人间多繁华,
  大隐有神仙。
  来年上青云,
  凭力高过天。
  蝴蝶山间过,
  但问谁谈禅?
  
其他文献
对于经典作品,通常画家与理论家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画家更多从形式师法和审美上进行评析,理论家则多侧重于风格及画史上的研究。对同一位画家的作品,每位画家的评析也不尽一样,有异有同,以此让我们多角度地了解和认识典型画家的经典作品。本期选取姜宝林、龙瑞、范扬对八大两幅作品的对比评述,他们各有洞见,亦各有意趣。   朱耷(1626—1705年),族名统,号彭祖,明皇族江宁献王朱权第九世孙。号雪个、个山、人
期刊
时间:2009年12月25日  地点:北京凤凰岭美术馆  主讲:何家林  资料:北京凤凰岭美术馆教学部录音  整理: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理论研究部     ·文学影响了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史上的每次觉醒似乎都滞后于诗歌的先导,·  山水画一旦失去以诗歌为文学主题背景的影响,便迷失了其追求意境的方向。    比较一下自晋唐以来的山水画的发展与同一时代的诗歌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其中有一个鲜为人察觉的客观现象
期刊
乙酉年,大利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偌大的展厅,偌多的作品和参观的人,他的前言却只有朴朴素素的一句话:“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仿佛一个谦恭的朝圣者,偶尔于跋涉的路上停下来,与路过的人分享他旅途中的心灵所得一样。在随后的画展研讨会上,一位青年学者崔自默君说,读到这样的前言,让他不禁动容泪下,深有感慨。其时我于心亦有戚戚焉。咀嚼这段引自《诗经·小雅·鱼藻之什·渐渐之石》的文字,我似
期刊
王鲁湘:现在韩国的电视剧,在我们中国热络可以说是席卷大陆,三代同堂一起看韩剧,形成中国现在电视接受的一个很热的现象。我经常在想,我们中国人这么热爱看韩剧,以前是有日本剧、有港剧,我们中国自己也拍过历史古装戏和现代戏。但是现在大家一起看韩剧。在韩剧中间大家到底都在欣赏什么东西?我突然有一天悟到,就在韩剧中间,我们中国人在看一个我们差不多已经忘记了有一百年的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因为在韩国的电视剧中间,
期刊
时间:2009年9月18日~20日  地点:泰山玉皇顶  17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师生作品展在烟台美术馆开幕,仪式之后转程泰山写生。  18日,晴。下午,玉皇顶。  一、《泰山极顶东望》,下午14时54分至16时40分,山极顶五岳独尊刻石旁。住处重画《登峰造极小天下》。  范扬:先画石头,到后面再画房子。  张旭(山东电视台编导——编者)我问你,黄格胜在泰山画那么大的画是怎么玩的?  张旭:
期刊
2010年1月29日,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举办了【凤凰来仪】第一回——“贴近文脉”龙瑞山水画展暨新春雅集活动。活动之后,下午14时在龙瑞工作室,由王鲁湘、张桐瑀主持学术研讨会。一则,对龙瑞山水画作品及其“贴近文脉,正本清源”画学主张发表各自的看法;二则,借此机会就北京凤凰岭美术馆推出的“开一中国画之道场,辟一中国画之心斋,修一中国画之禅堂,建一中国凤凰书院”这一理念和雅集活动各抒己见。就内容来看,已经
期刊
刘大为  1945年生于山东诸城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  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教授  解放军美术创作院院长
期刊
回顾我国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世界近代史文化的发展中竟罕有中国文化的大师跻身世界大师之列。或者说,这样的大师依然登台,而整个世界却不识其本来面目,他们依旧在“灯火阑珊处”。这与我们伟大民族的煌煌历史极不相称,也与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不符。在世界文化的大潮中,本土文化的整体失语只能意味着百年来中华民族为现代文化所做的种种努力收获甚微,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化在世界文化盛宴中经常是个缺席者。我们
期刊
自从汉代文人介入绘画之后,作为“百工之技”的绘画,就不再是工匠的专职,而是逐渐演变为中国文人遣性逸兴的艺术手段。到魏晋时期,绘画已经具有后人所谓文人画的性质,其特征一是艺术的自觉,二是画论的诞生。从此之后,所谓中国绘画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文人画史。而各种画论,就是这些文人画家的个人感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与画史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这一点,为我们史、论的互证共论提供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天,中国画传统全
期刊
书法是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的造型艺术。它的点画结构,在“喻物取象”的陶融过程中,以“点画有象”成为形式美要素。因此,它点画的内在法度和外在形态之于绘画中的轮廓线完善较早,如顺应其本性用于绘画,是完全可行的。实际上,就是以书法为基础的构成原则确立了文人写意绘画的品性。但是,书法机制的引入,也使绘画本体论评价受到书法评价原则的陵替,失去了一般性标准。对于“书画同源”、“书画同法”,人人能知能言,但真正
期刊